施振榮柳傳志看好網絡業 聯手投資互動雜志
最近,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兩位電腦行業教父級人物柳傳志和施振榮同時看上了一個網絡投資項目——互動雜志新門戶,并決定聯手投資。互動雜志新門戶網站是由新數通公司去年5月率先在北京推出的,目前每月閱讀量為250萬左右。據了解,施振榮領導的智融集團、柳傳志旗下的聯想投資聯合招商富鑫資產管理共同向新數通投資450萬美元用于發展這種新型的互動數字媒體。柳施聯手進軍內容產業
一個在IT業廣為認同的看法是,IT行業經過PC時代之后,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而下一步必將進入內容為王的時代。在內容時代,互聯網將變成工具,內容將形成產業并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誰搶占了先機,誰就有可能贏。顯然,中國兩位標志性人物柳傳志和施振榮都看到了這一點,并毫不猶豫地進行了投資。新數通公司副總裁林宜發告訴記者,內容要想最終使消費者看到,就要以一種形式通過平臺傳遞給消費者。新數通的定位就是形式和平臺的提供商。新數通通過自主研發的Xplus客戶端軟件發行“互動雜志”,并通過Xplus網站將供應商提供的雜志接受消費者訂閱。林宜發告訴記者,新數通不會涉足內容,只是和一些媒體集團合作,將這些媒體集團用Xplus軟件制作的雜志放到Xplus網站上接受讀者訂閱。而新數通提供的是網絡平臺、帶寬并高效率地傳遞給讀者。數據顯示,2005年單月雜志發行量達100萬本以上。目前互動雜志的讀者群體主要集中在18~35歲的年輕人。網絡廣告資深人士認為,網絡互動雜志有極強的廣告價值,根本原因是互動雜志的每個頁面可以同時展現視頻、音頻、三維動畫、FLASH、圖片、文字,也就是說集電視廣告、網絡廣告、電臺廣告、平面廣告的優點于一身,可以說是網絡廣告的終結者。
三大盈利模式制勝
互動雜志如何盈利?林宜發告訴記者,新數通設計的收費模式非常簡單、直觀,可以用三種形式盈利。第一種是直接向讀者收取訂閱費用,由內容供應商和新數通雙方分賬。而是否采用這種形式,將由上游的供應商來決定,目前由于處于運營初期尚未采用。第二種形式是由新數通付費給內容提供商,買雜志內容,并取得100%的廣告經營權,自己運作廣告獲利。第三種形式是由內容提供商付費給新數通,使內容提供商在新數通的網絡平臺上發行自己的雜志,并自主經營廣告獲利。“這三種不同的盈利模式,可以由內容提供商自由選擇。”林宜發告訴記者,互動雜志可以顯示閱讀數量,使廣告主有一個量化的指標來衡量廣告效果,將以閱讀量作為直接的廣告收費依據。
先在大陸推出
2003年底,新數通公司在中國臺灣成立。新數通的創立者林國華最初投資了幾十萬美元,并把互動雜志的形式和技術都研發了出來。到今年5月真正開始運營的時候,林國華等人卻將新數通的運營地點放到了北京。新數通公司負責大陸整體運營工作的副總裁林宜發告訴記者,要想發展互聯網產業,在中國臺灣地區肯定不行,因為中國臺灣地區的互聯網市場非常成熟,并受限于市場規模,發展空間有限,很難融到支持公司發展的資金。“現在,如果想創業,在全球最好的地方就是中國大陸。”林宜發認為,在大陸,雖然受制于版權和市場不規范等諸多難題,但是大陸市場規模和容量大、市場發展速度快,留給投資人的想象空間非常大,而這也是致力于短期內IPO或被購并的概念型企業最希望看到的。另一個原因,林宜發向記者透露,現在很多風險投資商都在緊盯著中國市場,一個好項目往往有好幾家風險投資商來爭,并把價格抬得很高,而這無疑提高了創業者討價還價的空間。“至少到今年底以前,風險投資對創業者來講都是買方市場。”林宜發認為。事實也證明了林國華和林宜發等人的判斷,剛到大陸運營不久,這種獨特的模式就吸引了包括柳傳志和施振榮等人的注意。拿到第一期風險投資后,新數通正在進行第二輪私募,為進軍東南亞和日本等市場準備資金。“如果條件成熟,明年第一或第二季度就可以拿到風險投資并進軍海外市場。”林宜發告訴記者。
來源:慧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