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群眾入黨思想匯報3篇
尊敬的黨組織:
群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群眾路線、群眾觀點、群眾觀念。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黨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總理的一句“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標準”,再次將群眾觀點、群眾觀念擺在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也是對各級黨員領導干部的提醒。
一、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中最有發言權的是人民群眾。
堅持“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群眾觀的生動實踐。群眾說好,才是真的好,群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了,才能指導和推進黨和政府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大樹扎根于沃土,高樓立足于基石”。人民群眾是我們最強大的后盾,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人民”一詞出現145次,這充分體現了黨的人本理念、為民情懷。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在社會轉型期和矛盾凸顯期,走好群眾路線,進一步密切群眾變得尤為重要。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所有工作的生命線。黨發展壯大的歷程,是一部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生動歷史;黨長期執政的歷程,是一部為了群眾、服務群眾的鮮活歷史。正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且創造性地貫徹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貫徹于我們黨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動中,我們黨才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真誠擁護。入黨思想匯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二、堅持群眾滿意的唯一標準,必須始終堅持“群眾第一”、“群眾至上”的原則。
必須將民意、民情真正吸納、充實到方案、標準的制定中,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廣泛征求民意,將評判的標準和標尺交給群眾,讓群眾說話,讓群眾說得上話,讓群眾說話管用。群眾滿意、高興、答應的唯一標準,不是放在嘴上說說而已的,它必須落實到黨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項工作上。無論是征求對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還是做好其他一切工作、做出其他有關決策,都要廣泛、全面、真實地聽取群眾意見,并將結果交給群眾評判、讓群眾打分,只要群眾不滿意、不高興、不答應的,就堅決不做、不出、不行、不施。
新時期,新要求,時代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要從更加科學角度走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管是在什么時候群眾都是我們最有力的后盾,這也是我們黨永葆生機的力量源泉。
新時期,新任務,黨給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們要從更加合理的角度做群眾工作“依靠群眾,服務群眾”,不管任何時代群眾都是我們最堅實的支撐,這也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不竭動力。
堅持走群眾路線,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將權力受用于群眾之中。權為民所賦,亦當為民所用,權力就是責任、服務和奉獻。黨的群眾路線沒有捷徑可走,也不是紙上寫寫、嘴上說說、墻上掛掛的空洞理論。基層干部是黨直接面對群眾的窗口,走“群眾路線”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穩不穩、路子寬不寬,關系著民心向背,左右著黨群脈動。
要保障“路線”不走樣、不走調,必須要提高走“服務路線”的能力,黨的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就是為人民服務、使群眾得利,基層干部要真心實意當人民群眾的服務員,在涉及民生的問題上,切實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幫、民求我應”。
必須提高走“發動路線”的能力,黨的所有工作和一切發展都需要群眾參與,基層干部要發揮宣傳的作用,通過建立黨群思想溝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見、建議的新平臺,把群眾組織調動起來。
必須提高走“傾聽路線”的能力,群眾的意見和建議是改進黨的領導、實現科學執政的最好助推劑,需要在思想上尊重群眾,懷揣包容之心,傾聽不同意見,從牢騷話中找尋“表達意境”,從質疑聲中聽出“畫外之音”,在抨擊語里發現“訴求真意”。
三、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是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內在要求。
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路徑。 忠心對黨、真心為民、清心律己、公心用權、用心干事包涵了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指導我們工作生活的行為準則。做好本職,服務群眾。群眾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層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務群眾,要弄清楚群眾要我們做什么,能為群眾做什么,認識清楚,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才能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路線,也是黨所有工作的生命線。黨發展壯大的歷程,是一部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生動歷史;黨長期執政的歷程,是一部為了群眾、服務群眾的鮮活歷史。正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并且創造性地貫徹于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進程中,貫徹于我們黨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動中,我們黨才得到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真誠擁護。入黨思想匯報: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乘著“創先爭優”活動的勢頭和東風,通過系列辦法舉措,讓黨員干部深刻剖析在貫徹群眾路線中存在的問題,擺正同人民群眾的關系,知道“我是誰”;借助鮮活有效的活動載體,讓黨員干部走基層、接地氣、轉作風,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明確“依靠誰”;加強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將深入基層、走進群眾固化為黨員干部的常態行為,一切為了群眾著想,弄懂“為了誰”。通過扎實有效的實踐活動,讓黨員干部增強宗旨意識,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四、努力實踐“三個一切”的群眾路線,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這一群眾路線主題教育活動,集中體現了黨的群眾路線、群眾立場和群眾觀點。“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從人民群眾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些表述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尊重,體現了我們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生存發展的根本,體現了我們黨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宗旨信念。
縱觀我們黨九十多年壯闊歷程有力證明,只要在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中,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持續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使人民群眾獲得切實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利益,黨就會取得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源,就會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做好群眾工作。人民群眾是歷史前進和社會變革的最終決定力量,是實踐的主體。廣大黨員干部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創造性實踐之中。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項權益。
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使我們的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
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就要堅持深入基層,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基層是提高干部的“大學校”,是鍛煉干部的“大熔爐”,是服務群眾的大舞臺。要堅持工作重心下移,經常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做到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基礎陣地,引導干部在同群眾朝夕相處中增進對群眾的思想感情、增強服務群眾本領。要把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任務和基層干部的基本職責,使基層黨組織成為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堅強戰斗堡壘。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是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的根本。在實現“”宏偉藍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中,只要我們堅持“三個一切”,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創造人民的幸福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就能書寫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新篇章。
匯報人:
xx年6月22日
敬愛的黨組織: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通過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和中央領導同志關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一系列講話精神,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的基本理論,牢固樹立群眾觀點,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貫穿教學育人始終是我們做好教學工作重中之重。
以維護師生利益為教學育人的出發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檢驗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教學育人工作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就是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實際出發,尊重師生意愿,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不能脫離實際、脫離師生、勞民傷財。正如多次強調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維護師生利益,既要注重維護師生的群體利益,又不能忽視維護師生的個體利益,深入查找在宗旨意識、群眾觀念、師生感情、工作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把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激發學校改革創新動力結合起來,與凝聚師生員工推進學校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結合起來,在實際工作中堅持求真務實,尊重客觀規律,勤于傾聽師生意愿,在全院形成重實際、說實話、干實事、求實效的良好風氣,使全院黨員和干部牢固確立起“為民務實、服務師生”的群眾觀念,為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推進學校各項事業的科學發展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以密切聯系師生為教學育人的立足點。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最大優勢,脫離群眾是我們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因此,要進一步樹立和強化服務師生觀念,不斷提高服務師生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始終站在師生立場上想問題、謀思路、作決策、抓落實,切實解決好師生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院校改革發展成果地惠及全體師生。二是強化問題導向,廣泛聽取師生意見,增強深化改革的動力;鼓勵大膽探索,激發師生創造熱情,增強深化改革的活力。三是堅持以師生為評判主體。師生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也是檢驗教學改革舉措成效的最終標準。凡是符合師生利益、師生滿意的,就大膽堅持和推進;凡是不符合師生利益、人師生不滿意的,就及時修正。
以整治師生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為關鍵點。深入查找制約學院發展的瓶頸問題和黨員、干部“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把著眼點放在師生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上,從師生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抓起,從師生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從師生最盼望的事情做起,引導廣大黨員和干部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在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解決突出問題和主要矛盾上狠下功夫,通過大討論,努力改進教學工作作風,始終保持清廉本色,進一步密切師生關系,把大討論的思想成果轉化成整改落實、建章立制、轉變作風、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凝聚起師生員工促進學院科學發展的強大力量,在實踐中不斷增強服務師生的能力和水平。
以師生支持和參與為教學育人的動力點。依靠師生的支持和參與,是創新教學工作與時俱進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要始終堅持問政于師生、問需于師生、問計于師生,放下架子,從群眾的實踐中汲取營養、增長智慧,積極拓寬師生參與 與 教學改革的渠道,重視發揮師生參與教學改革的正面作用,不斷發揮師生拓展教學創新的空間,使廣大師生便于參與教學管理、敢于參與教學管理、善于參與教學管理,有序地、負責任地參與教學管理,使學院教學管理創新改革發展工作獲得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
此致
敬禮!
敬愛的黨組織:
自從我加入了光榮的中國,我依然沒有放松我的學習,因為,我深知,只有不斷地發奮學習,我才能長久始終的保持最初的黨員先進性,才能起到帶頭作用,才能真正作為一個合格的無愧于黨員稱號的員。
今天我想向黨組織就我對關注群眾聲音,作出如下思想匯報,我認為關注民聲是作為一名合格黨員最基本的要求,才能真真切切地為構建民主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做出應有貢獻。
最基層的群眾是我黨執政的社會基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服務的主要對象。世上的事情常常是矛盾的,最基層的群眾,人數雖多、占的比重雖大,卻未必能占據社會輿論的制高點。常常會出現一種令人尷尬的場面,來自普通百姓的極具價值但又微弱的聲音,被淹沒在一些社會精英條分縷析的雄辯中,淹沒在強勢群體有理有據的呼吁中,淹沒在某些行業或部門領導各執一詞的爭論中。而千千萬萬的小人物、底層百姓盡管有滿腹心事、一堆想法,卻沒有機會或不善于在最重要的場合進行系統的陳述。3月入黨思想匯報范文:密切聯系群眾
鑒于此,人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中央領導同志每次深入群眾中,都要躬下身來細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如此認真,如此專注,入腦入心。那些埋頭在工廠車間名不見經傳的打工仔,那些在田間地頭默默耕耘的草根農民,那些飯館茶肆里晝夜辛勞的小老板,那些小蜜蜂一般奔忙在建筑工地的農民工,他們的疾苦、呼聲、不平、訴求能直達中央領導和許多省市領導那里,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領導同志很看重最基層群眾的話語權,并防止他們的聲音被淹沒。
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在邁向現代化的社會環境里,一個領導者直接聽取百姓呼聲、如實了解民意的渠道很多,方法很多,機會很多,不聽民聲、不解民意的任何借口都是站不住腳的,關鍵還是要有一顆火熱的心。如果動不動就把反映問題、提批評意見的百姓視為“刁民”,把群眾通過民主渠道向領導提出質疑或依法維護合法權益視為“胡攪蠻纏”,避之唯恐不及,當然就談不上虛心誠意聽民聲。難怪這些人要用種種托詞堵百姓的口,像“躲貓貓”一樣躲上門求助的困難群眾,甚至于說服不行時就進行壓服。只是這樣做的結果只會激化矛盾,事情辦到這一步,也就一步一步地遠離黨的宗旨了。
當然我的理解可能不夠全面,但是請黨組織相信我會保持戒驕戒躁的作風,踏踏實實的工作和學習,我希望能夠經常和黨組織交流,并得到黨組織的指導。
敬愛的黨組織:
一、充分認識群眾路線教育的重大意義。群眾路線是我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是黨的根本路線,這是由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黨的發展壯大的歷程,就是一部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生動歷史;黨長期執政的歷程,是一部為了群眾、服務群眾的鮮活歷史。指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搞好群眾路線教育是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必然要求,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我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我們黨員干部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路徑。
二、搞好群眾路線教育是首先要做好群眾工作。群眾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層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務群眾,要弄清楚群眾要我們做什么,能為群眾做什么,認識清楚,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才能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一個新時期中,認真的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群眾的利益,服務群眾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態的聲音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的聲音中落了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時期下的工作。我們黨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群眾中汲取力量源泉。這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黨的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三、搞好群眾路線教育尤其要深入基層群眾的生活。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群眾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體地知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有的干部覺得現在群眾工作難做,是因為利益多元化了,群眾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利益上看問題。事實上,當你的主張不能得到群眾理解時,首先該把自己置于他們的位置上,用群眾的眼光、從群眾的立場來看問題、想問題、處理問題,充分考慮不同群眾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帶著深厚感情,走到群眾中去,才能集思廣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得到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近期機關和各黨支部開展的到敘永縣水尾鎮月明村“扶貧幫困”工作,幫助他們切實解決生活、工作困難就是很好落實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實踐,既解決了老百姓的實踐困難,也讓我們干部受到教育,加強了黨群干群聯系,重塑了黨的形象。今后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切實增強群眾工作的本領。
一、充分認識群眾路線教育的重大意義。群眾路線是我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經驗的總結,是黨的根本路線,這是由我們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所決定的。黨的發展壯大的歷程,就是一部依靠群眾、發動群眾的生動歷史;黨長期執政的歷程,是一部為了群眾、服務群眾的鮮活歷史。指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是要使全黨同志牢記并恪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以優良作風把人民緊緊凝聚在一起,為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目標任務而努力奮斗。搞好群眾路線教育是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必然要求,是當前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我省科學發展、加快發展的內在要求。這就要求我們黨員干部要堅定信念、求真務實、一心為民、清正廉潔、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路徑。
二、搞好群眾路線教育是首先要做好群眾工作。群眾工作就是民情工作,基層工作就是民生工作。服務群眾,要弄清楚群眾要我們做什么,能為群眾做什么,認識清楚,堅持群眾路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才能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在一個新時期中,認真的學習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實干,務求實效,把嘴上說的、紙上寫的、會上定的,變為具體的行動、實際的效果、群眾的利益,服務群眾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態的聲音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的聲音中落了空!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不斷創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時期下的工作。我們黨無論在任何時候,都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人民群眾眾中汲取力量源泉。這是我們黨不斷發展壯大、黨的事業從一個勝利走向又一個勝利的決定性
因素。
三、搞好群眾路線教育尤其要深入基層群眾的生活。始終根植于人民群眾之中,我們才能真正了解到群眾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體地知曉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要求,從而更好地為群眾服務。有的干部覺得現在群眾工作難做,是因為利益多元化了,群眾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場、利益上看問題。事實上,當你的主張不能得到群眾理解時,首先該把自己置于他們的位置上,用群眾的眼光、從群眾的立場來看問題、想問題、處理問題,充分考慮不同群眾的利益和承受能力。帶著深厚感情,走到群眾中去,才能集思廣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得到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持。
近期機關和各黨支部開展的到敘永縣水尾鎮月明村“扶貧幫困”工作,幫助他們切實解決生活、工作困難就是很好落實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實踐,既解決了老百姓的實踐困難,也讓我們干部受到教育,加強了黨群干群聯系,重塑了黨的形象。今后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切實增強群眾工作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