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班級管理寫建議書(精選3篇)
針對班級管理寫建議書 篇1
1、要求學生嚴格遵守學校規章制度,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提高學習興趣 ,使學生主動學習,提高學習成績。班內有一部分同學平時對自己放松要求,在學習方面不抓緊,導致期末考試成績不良。針對上學期末的考試成績,要求考得不理想的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多問、多做、多看,向優秀生學習。
2、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勇于表現自己,多參加學校活動,如體育活動、文娛活動等比賽。我班有幾位同學在文娛方面表現突出,鼓勵他們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多參加校內外活動,把班級氣氛搞得更活躍。
3、發掘學生特長,培養多方面的人才,鍛煉學生動手、動口能力,為他們升入高中或踏上社會打好基矗這方面準備在這學期多開展主題班會,如演講比賽等。
4、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做到有禮貌、講文明、守紀律、講衛生。在校內要尊重老師,主動打招呼;在參加公眾場合注意班級面貌,保持安靜,遵守紀律。
5、健全班委會,明確分工,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在學期初,對原有的班委進行調整,每位班干部都認真寫好工作計劃,帶動全班同學認真學好每一門功課,搞好各項活動。
6、做好弱勢學生工作。我班弱勢學生主要對象是對學習不重視的,在這方面我準備多場地家長聯系,雙方共同來督促其認真學習,培養其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其實這些都有些空洞,關鍵是自己根據自己班級的了解,對癥下藥。
針對班級管理寫建議書 篇2
在班級建設中,班主任要充分發揮每個同學的潛能,調動學生參與的主體性,形成教育的合力,使集體的成員緊緊凝聚在一起,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風,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他們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具有民-主精神,實施民-主管理。
正如所說:民-主管理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多數人參與政治,參與決策,參與比較復雜的工作。在管理中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工作中尊重每個學生的意見,而不重優輕劣,讓學生感到他們都是班級的主人。同時還可采取一些措施,如共同制定班級管理制度,實施班組長輪值制等,增強學生班級的主人翁意識。
在學校倡導班級自主管理的新理念下,我也進行了嘗試。下面具體談談我的做法。
一、 建立一支精銳的班委隊伍
剛接手一個重組的新班,面對的是一張張完全陌生的面孔,學生在重新組合后,除了原來一個班的同學又分到一起還比較了解外,對其他同學也比較陌生。如果再沿用以前干過的班干部,那么只有極少數人得到鍛煉,大多數學生的潛能得不到充分開發。所以在我一番鼓勵后,展示出班委職務名單,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位置,毛遂自薦,自我申報。學生熱情很高,于是,一個職位有好幾個同學報名。再讓報名的同學演講,經過激烈角逐確定職位得主。骨干力量便誕生了:學生部部長、課程部長、衛生部長、公物部長、團支部書記、體育部長、電教部長、文娛部長等。
第二步,各部“招兵買馬”,充實隊伍。如:學生部成立了紀律委員會,面向全體同學選出了紀律總監督員。由學生部長和紀律總監督員再選出七名值日班長,排好值日,制定值日班長職責――負責班級一整天的日常事務:每天三時點好名,記錄好出勤情況;監督衛生清掃;與相關人員一起帶好兩操;帶好回公寓樓和去餐廳的路隊;
記錄好各宿舍的衛生及紀律檢查情況;記錄好課前、上課的紀律情況,并配合班主任處理班級臨時事情,負責如實填寫好班級日志,等等。公物部長,再組織公物管理部,由公物部長查看登記班級財物,再詳細分工,由專人負責,如門窗保管員、電源管-理-員、圖書保管員、報刊收發員、班級動態匯報員,空調、燈棍、電腦、錄音機、衛生清掃用具、飲水機、水桶、窗簾等,都有專人負責。要求所有負責人員每天都要及時清點所管財物,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解決。
二、 全員參與,獻記獻策,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
每個學生都起草一份班級管理建議書,由幾個部長整理記錄,去掉重復的,然后分門別類地羅列出來,如課堂紀律、路隊、集會、學習、作業、宿舍的衛生及紀律,等等。然后逐條在班上讀,落實是通過或者刪除,能集體通過的便保留下來,整理出來便是班規(當然不能與學校的各項規定相沖突)。
1、實行值日班長輪流制。每周由七名班長輪流值日。負責并處理好班級一天的日常事務。
2、 實行獎懲積分制。根據各項規定制定了獎懲分數段。如:拾金不昧者視所拾物值可加5--10分,其他助人為樂者加2-5分,作業認真并被表揚者加2分,月考成績進步者視進步情況加2-5分,上課舉手率高回答問題積極者加2分,等等。違規違紀者要扣分,如:課堂違犯紀律被老師點名者一次扣5分,早操遲到者扣3分,預鈴前不進教室者扣2分,作業不及時完成者扣3分,罵人者扣5分,打架斗毆者視情節輕重按學校規定處理,等等。
3、 團體競爭制。根據積分情況,每周評出文明紀律小組,衛生優勝小組,學習模范組,文明宿舍等。
4、 每日公布制。根據班規,設計活頁班級日志,每天由值日班長填寫,每天一張貼公布。對存在問題的學生當天過問了解情況,督促其改正。班級日志欄目包括:衛生、紀律、常規、出勤、好人好事、學習、作業完成情況、建議等。
5、 教師重在抓落實。班級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了,老師也不能當甩手掌柜,在一邊偷著樂,而是要勤到教室了解學生,查看學生送上來的“班級日志”,對記錄的問題要親自核實一下,對違犯紀律的學生與其面談,批評教育,落實好后再張貼公布,對表現好的同學在班里大張旗鼓地表揚,使每天都有同學被表揚,每周一匯總,總結。
這種形式多樣,人人參與,各司其職的自我管理機制,使學生學會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識明顯提高。同時也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管理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在班級中找到滿意的位置,擔當成功的角色,促進了整體素質的提高。
針對班級管理寫建議書 篇3
敬愛的老師:
您好!
學校還需加強如下方面的工作:
1、安全教育只起到預防事故發生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自護自救教育極為重要。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又大部分學生的玩具數不勝數,“刀槍炮、海陸空”樣樣齊全,各種各樣的玩法層出不窮。加上影視傳媒的大量普及,學生對英雄人物盲目崇拜,讓教育者措手不及。這給學校的安全教育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光憑學校的教育是不夠的,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工作,消除安全隱患。加強家校聯系,完善學生請假制度。如:事假、病假必須由家長向班主任提出。
2、學校教育除了教學活動,還有體育課、課間活動、校內、校外勞動等,為了避免學生事故的發生,學校應對校舍、活動場地,其它的教學設施,生活設施進行不定期的檢查維修,達到符合安全標準,給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如:加強課間紀律,避免出現上學、放學學生“真空時間”,杜絕學生私自外出,每天上學、放學時間安排領導、值周教師進行巡視檢查,教師時刻跟班。做到預防為主,安全第一,才能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
3、學校、班級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由專職老師上課,有針對性地疏導學生的心理問題,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開設心理咨詢室,開通心理咨詢熱線,為家長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
4、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安全實踐活動,建立安全教育實踐基地,聘請交警、消防員等校外專職人員為學生開辦安全講座。
5、加強與家長的聯系,積極引導學生家長加強對學生安全知識教育,增強家長的安全意識,形成安全教育合力。
6、加強健康網上行教育工作。
7、學校必須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校園周邊環境的清理工作。
8、學校還應該對學生加強流行性疾病的防治教育工作,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生活習慣。
學生平安,老師心安、家長心安、學校心安。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成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