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局局長述職述廉報告
XX年5月底,根據組織安排,本人由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崗位調任xx縣廣播電影電視局黨組副書記、局長,6月初正式到崗。XX年3月,文化行政體制改革后,任新組建的縣廣播電視臺臺長,兼臺黨組副書記。
三年來,我國互聯網、電信網、電視信號傳輸網三網融合強力推進,縣電視臺有線網絡公司與省網——湖南有線集團實現對接和整合,并完成了股權重組。同時,按照中央、省、市、縣深化改革的總體部署和具體安排,文化行政體制改革全面鋪開,xx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剝離了行政管理職能,原分管的縣電影公司也整體劃轉到新的職能局,新組建的xx縣廣播電視臺正式掛牌成立。我縣廣播電影電視系統經歷鳳凰涅槃、浴火重生,作為原任的局長、現任的臺長,本人有幸參與并見證了這一場宏大的改革與蛻變。
其間,所做的主要工作為:
一、 總攬全局,銳意深化改革
一是從熟悉局情、臺情入手,突出重點,研究對策,分年確立當年工作思路。XX年至XX年,縣廣電局下轄九個部門和三家公司,是一個擁有200左右員工的大局,攤子大、事務繁雜,我明確提出“四個強化”的工作定位:強化宣傳質量、強化經營效益、強化管理效能、強化職能服務,并貫之于全年各項工作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XX年文化行政體制改革順利完成,新的廣播電視臺成立,對照職能定位,為實現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轉,我對全年工作進行了準確定位:秉持“新聞立臺、事業強臺、機制活臺、產業興臺”的辦臺宗旨,創新、創業、創優。并落實了九大工作要點,倡導全臺人員在思想觀念、工作方式、機關作風上實現轉變,開展第二次創業,特別強調新聞要出優稿、服務要做到優良、后勤要提供優質保障,全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摘取了新的廣播電視臺事業建設和產業發展的開門紅。
二是拓寬視野,開闊眼界,走出去,請進來,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做井底之蛙。多次組織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到省內外優秀縣級電視臺進行專題考察學習,先后去瀏陽、攸縣、韶山、湘鄉、永興、靖州、花垣、臨湘、汩羅、平江以及山東梁山等十多個縣市臺進行對口交流活動;三年來,耗資三萬余元,安排三個批次、選送了黃建國、吳智勇、涂捷、陳超、周芳、譚金剛等六名基層采編播方面的骨干人才參加國家級和省部級舉辦的各類專業技能培訓班;積極支持宣傳部和我臺共同主辦的“媒體大講堂”活動,主動邀請省、市級媒體專家和資深編輯記者給新聞從業人員授課。這些活動的組織和開展,都有效地提升了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乃至一般員工的創新、創業、創優的意識。
三是富于憂患意識和進取意識,立足當前,思考長遠。克服阻力,頂住壓力,不計親疏,大膽放手用人,為有潛質、有能力的,尤其是年輕人提供廣闊平臺。如總編室主任、新聞中心主任、廣告中心主任的提拔使用,報社(廣播電視新聞中心)執行總編及視頻網編輯的使用(兩年前,有人說兩兄妹在一個部門工作會出大問題,但兩年來我想反問一句的是:到底出了什么大問題?)等;同時,為志存高遠者提供引薦條件、廣開方便之門,三年來,共有楊習光、劉勝林、李琪、王照、張杰、劉理等十多位年輕才俊走出電視臺,走上領導崗位或能夠施展其才華的新的工作平臺。XX年底至XX年初,深入開展的文化行政體制改革對廣電是一場新的挑戰,我主動向縣文改領導小組匯報改革構想,在廣電臺部門設置(原來,編辦只承認辦公室、社管股、有線服務部和青山臺等兩個內設機構、兩個二級機構,改革后設立辦公室、總編室、電視中心等十個部門)、人員編制(原有69人,增加到82人,其中自收自支編增加22個)、部門負責人高配(總編室、電視中心、廣播電視新聞中心三個主任高配副科級)等三個方面爭取了工作主動,為廣電臺事業發展打下了體制基礎。三年來,面對班子成員和部分中層干部年齡老化、動力不足的現狀,鼓勵出新點子,鼓勵干事創業,激發工作的創造性和主動性。多次積極向組織人事部門反映情況,請求各方支持,組織了三場招聘活動,改善了臺內人員結構。今年四季度,為認真謀劃明年工作,兩次召開部門負責人和基層骨干座談會,分析現狀,聽取建議,形成共識,更進一步堅定了XX年全面組織開展“新聞質量提升年、產業發展推進年、文明機關建設年”的決心和信心。同時,始終以清醒的頭腦,保持對廣電臺目前大局的總體把握:資金不是問題,如何發展才是問題;人心不是問題,凝聚力才是問題;素質不是問題,修為才是問題。并將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帶領一班人,努力做到“務大局、議大事”,“講團結、樹正氣”,“求發展、謀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