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樣做班主任》心得體會(通用5篇)
《今天怎樣做班主任》心得體會 篇1
這段時間有幸的讀到了王曉春老師的《今天怎樣做班主任——點評100個典型案例》這本書,在這本書中王老師通過他自己多年的經驗和總結從班主任的作用、班主任的心態、班主任與學校的管理、以及班主任與家長的關系等各方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簡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王老師平實樸素而又深刻務實的語言讓我深深地體會到,真正的班主任工作,是踏踏實實地去尋求教師和學生的雙向發展。整本書讀下來,讓人掩卷深思。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以身作則,做一個學生尊敬的班主任。
班主任老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試想,當我們站在校園門口見到國旗升起立即肅立的時候,我們身后的學生定然會靜悄悄立正站好,向國旗行禮;當我們走在校園見到有紙屑彎腰撿起的時候,身后自然會有孩子效仿,撿起第二片、第三片;當我們面對學生的行禮問好微笑回應的時候,我們一定會發現孩子笑得特別燦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們希望學生做到的,我們一定首先做到,這種以身作則的示范與表率就是一種最好的教育。因為我們是班主任,所以我們的言行需要特別謹慎,四十多雙眼睛在時刻關注著我們。我們要求學生言行有禮貌,可是,我們卻對學生態度粗暴,那無疑是對自我的否定。做學生尊敬的班主任,我覺得班主任首先要言行一致,說到做到,我們讓孩子講誠信,如果我們說過的事情卻不能兌現,那么我們該如何為自己的不誠信開脫?
二、站在學生的視角,做一個學生喜歡的班主任。
因為我們的工作是辛苦而瑣碎的,所以,我們必須及時調試自己的心情,讓自己每天擁有一個快樂的好心情。因為你哭或者笑都得面對同樣多的工作,那為什么不能選擇快樂面對呢?常常看到一些富有經驗的優秀班主任,對于班級出現的違紀同學,不僅僅只是嚴厲的批評和斥責,有時候只是輕描淡寫地寬容一笑,甚至只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提醒學生今后要注意。因為他們深知傷人傷己的道理,發一頓火的結果難受的不僅是學生,更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的心情一團糟的結果可能將影響到后續工作,如此惡性循環,多么可怕!有時候,我們適當地換一種方式,教育的效果可能更好,不是嗎?班主任工作需要常常反思,同樣的事件屢屢發生的話,那不僅僅是學生的問題,可能更多的是老師的問題。我們應該堅信,每一個孩子都是有著一顆向上向善向真的心的,只是有時候那顆美麗的心靈蒙了一點塵埃而已。而我們的工作就是想辦法讓每顆心向著你向往的方向飛翔,不是嗎?當你看到所有的孩子都積極向上,健康成長的時候,你就在享受幸福,你就會擁有陽光的心態。這樣的一種心態會直接影響你每天的工作生活。所以,各位班主任老師,笑一笑吧,不要吝嗇您的真誠贊美,學會悅納,學會欣賞,當你感覺"不是幡動、不是風動,而是心動"時,你會發現,其實孩子們真的都很可愛!其實我們的工作真的很幸福!
三、做適合"今天"的班主任
今天的學生和我們那時候完全不一樣,《今天怎樣做班主任》中今天的比重尤為重要。原來苦行僧似的老師已經不能夠勝任今天的班主任工作。今天的學生喜歡的班主任應該"真"。要真心實意的對學生,不是千篇一律的溺愛和遷就,也不是不明就里的批評指責,有的放矢的愛才是真愛,班主任應愛在細微處,愛在威嚴中。今天的班主任應該是多才多藝的,一個真正讓學生喜歡的班主任,應該是靠自己的各種魅力去征服學生,用道理讓學生心甘情愿的做,這樣就對我們老師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實我們的工作不僅要培養學生,更是一個提升自我的過程,正如王曉春老師所說,老師真正的價值所在不僅僅是培養優秀的學生,也是不斷地優化自己。在我們的平時教學中,經常會看到老師把學生的成績作為自己的一切,實際上不是這樣,一個教師的成長不僅僅是表現在學生身上,更多的是自我的成長,我們老師的幸福感不僅僅是來自于學生的成績,更來自于自我價值的提高,在"一切為了孩子"口號下不要忘了自身素質的鍛煉和提高。
今天怎樣做班主任?是王老師在這本書中探討的一個首要問題。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就在于"今天"兩字,今天的學生,今天的家長,今天的老師和學校其實和我們上學時是完全不一樣的,不一樣是必然的,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做到敏銳的觀察出這種不一樣,積極地調整自我,積極地學習,那么班主任工作不再是繁瑣的,而是對學生對自我的成長有意義有價值的。
《今天怎樣做班主任》心得體會 篇2
“班級,其實是一所學校最小的行政單位。那么,我們的班主任誠然也就是最基層、最重要的行政領導了。”其實,這樣的說法一點兒也不為過,為什么呢?眾所周知學校的管理千萬面,哪一面不涉及到“最小的班級”呢?哪一項工作又不是多多少少會涉及到我們的班主任呢?
擔任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感到:班主任工作不僅僅是工作量大小的體現,更是一種“肩負責任”的縮影。那么,今天我們到底該怎樣做班主任,怎樣做一個學生擁戴、領導放心的班主任,是需要我們認認真真做好思慮和工作的。
重溫班華主編的《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個人的感觸還是比較多的,書中所呈現的不僅僅是班級管理中的方法、策略,同時也渲染了一種作為班級管理工作者的謙遜、認真、細致、仁愛等等一些從容的態度,我想這是需要我們班主任去虛心學習的。
在讀書的同時,結合本身的班主任工作實際和在處理學生突發事件的處理經驗談以下幾點看法:
(1)拉家常法。用拉家常逐漸引出所要談的話題,這樣可以緩和氣氛,縮短學生和教師間的距離,使得談話法猶如水到渠成一樣。
(2)暗示談話法。這種方法不開門見山,學生能平靜下來,認真思考自己的行為,并通過教師的暗示,讓學生自己找到缺點,自然地改正缺點。
(3)寬容談話法。荀子曰:“遇賤而少者,則修告導寬容之義。”用寬容的方式,使學生不再記恨老師,反而讓學生有愧疚之感,也使學生有了改正的機會和余地,這樣會使事情迎刃而解。
(4)逐級談話法。人們常說:欲速則不達。分幾次進行談話,逐級提高,把學生的缺點加以分解,并充分挖掘學生的閃光點,讓學生覺得教師能理解自己,在潛意識中有了承認錯誤的勇氣,為今后的轉變埋下了伏筆。在這時班主任要抓住有利的時機,推波助瀾,那么所期望的教育效果已為期不遠。
和諧、健康、全面、自主、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每一位班主任的精心設計和打造,是一個精細化管理的過程,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是一個心與心交流的過程,是一個個性發展和班集體精神與文化和諧統一辯證交融的過程。毋庸諱言,當班主任是異常辛苦的,但也是十分幸福的。因為有了學生的愛,才使班主任在工作中有了不竭的動力。當看到經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一個個學生從借懂無知逐步成長為國家的有用之才時,心中就會時常涌起一股幸福的暖流。這種幸福感來自于師生割舍不斷的情感以及對事業的成就感,這也是教師不辭辛勞、甘于清貧、終身為教育奮斗的強大的精神原動力。
成長的腳步始終伴隨著思考,思考的腳步總是伴隨著讀書。品味《今天,我們如何做班主任》一書,讓我思考很多,體會很多,它將做為我教師職業生涯的加油站,促使自身業務能力不斷增強成為一名優秀的班主任。
《今天怎樣做班主任》心得體會 篇3
怎么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班主任,《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首先它的題目就吸引了我,這不正是我時時在考慮的問題嗎?作為e時代的班主任,我們面對的是在網絡時代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的一代,與過去的學生相比,他們的眼界更開闊,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廣泛,自我意識、依賴性更強,我們必須做一個與時俱進的人,不斷補充知識,尋找更獨特、更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同時還要有一些堅守的東西。
通過對這本書的閱讀,并且結合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經歷,關于班主任應具備的素養和能力有以下兩點思考:
一、關于素養:
接納:教育是建立在教育研究的基礎上,了解今天中學生的心理、生理、所處家庭、社會環境的特點,是教育的前提。一個班集體中每一個孩子都有不同的特點,俗語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自身的心理品質和基礎不同,他們在校的表現也就不一樣。另外,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學習成績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外界因素的影響而變化,班內出現部分后進生實屬必然,作為教師應該正確看待這一點,認識今天的學生,接納每一位學生。
愛心:沒有愛,便沒有了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樹立起一切美好的東西。”如果教師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學生親其師,就會信其道,才能效其行。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記得聽過一位心理學專家的講座,說到當心理咨詢師遇到具有他所厭惡的性格特點的病人時,要學會轉介,即推給其他的咨詢師。聽到此時,我感到班主任工作比心理咨詢師還要神圣。班主任工作中沒有轉介,無論什么樣的孩子都只能選擇接受和面對,即使遇到具有你不喜歡甚至厭惡的品行的孩子,也需要你的接納、傾聽、影響和干預。我曾經笑侃:“太清高的人當不了班主任”。因為這項工作要求我們要有博愛之心,我理解的博愛有兩層含義:一是愛護每一位學生,二是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他們是還在成長中的個體,需要我們的影響而轉變。
二、關于方法
記得參加工作的第一年,校長在大會上對新老師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是一只貓,就別扮大老虎,貓自有貓的優勢。
十幾年過來,這句話時常在腦海中浮現,尤其在矛盾中猶豫轉型蛻變時。工作中時常聽到一些富有經驗的老師說:“當老師就要厲害些”,“老師(班主任)當久了,對家人說話都帶有訓斥的色彩”。我經常反省自己:是否也變成這樣了。如果本性是貓,裝扮的大老虎也是令人發笑的。這里就要提到在教育教學中用什么樣的方式方法才是有效的。
記得看到這樣一則故事,大致的意思是有兩位不同的班主任用不同的方法帶班,年輕的老師有激情、有煽動性,激勵學生朝高分、高薪努力,班里學生斗志昂揚,三年后班級成績顯赫,學生榮登高校大門;相比之下,老教師手下的學生好像少了一些斗志,穩定平淡,三年后,各有所歸。又幾年、十幾年過去,兩班學生的人生發生了轉折:曾經名牌大學、錦衣華食的人因貪污、吸毒身陷囹圄的、誤入歧途的、家庭破裂的,而老教師班的學生在不同的崗位平穩發展的開始收獲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享受著家庭的幸福。
無疑,現行的教育體制下,一些經驗之談是有依據的,緊鑼密鼓下的嚴格治理下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學生規矩了,整齊劃一、好管理了,但硬刀子自有它的硬傷,而且有些影響和傷害是無法愈合的;而軟鞭子自有它的長處,短期內雖不會有明顯的效果,但日積月累的作用達到了教育的目的:影響和轉變。
總之,不同性情的教師用不同的方法,堅守責任和愛心,等待收獲花開的喜悅,花期長的需要的是耐心的
《今天怎樣做班主任》心得體會 篇4
我的班主任工作雖然很努力,我和學生也很親近,很受學生的歡迎,但是班主任工作的整體性和規劃性很弱,總是遇到什么解決什么,并不能做到未雨綢繆。難道這就是別人常說的:邊學邊做?經過一年的鍛煉,我深刻體會到:在向生活學習的同時,也要向書本學習,才能總結出自己真正的經驗。我總是埋怨時間少,沒有空看書。這次趁著暑假,一口氣買了許多的關于教學教育的書,真希望可以一口氣吃成胖子,練就一身真本領。面對這么多書,最后我真正靜下心來反復研讀了一本《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
《今天,我們怎樣做班主任》一書。此書共有四章,分別論述了:怎樣走近學生;怎樣進行班級建設;怎樣引導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怎樣提高自身的素養。書中一個個鮮活的案例,一句句精彩的論述,讓我手不釋卷,細心品讀,受益匪淺。
書中提到了許多理論方面的知識。我以前的觀點總是認為:這些講大道理的東西,是虛的。實際措施總是是在實踐中反復琢磨才能出來的。殊不知,這些我所謂為的大道理,就是我的前前輩輩在實踐中琢磨出來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怎樣進行班級建設,怎樣引導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這真是我最想學習的。
班級是師生共同生活的場所,班主任要與學生一起將班級建設成為一個精神家園,讓學生在這個家園里健康、快樂地成長。一個好的班級集體應該是一個“家”,在這個“家”里,大家互相依存,互相關愛,密切合作,愉快生活。怎樣進行班級建設包括怎樣建設師生共同的精神家園,怎樣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怎樣營造和諧的班級文化,怎樣實施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怎樣形成班級教育合力,怎樣建立發展性的評價機制。作為班主任,我們在組織活動時,是不是應該首先考慮孩子心靈的需求,讓活動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熱忱與興趣,使活動的教育功效最大化。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好的教育就是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班主任通過班級文化建設,為學生創造一個優美和諧、豐富多彩的文化環境,陶冶學生的心靈。班主任是班級教育中的主要角色,但建設好班級不能僅靠班主任一人。班主任要善于通過多種方式,與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協調一致,形成教育合力。身為班主任,就要打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結合與最優點來提高教育效果。
怎樣引導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包括怎樣指導學生學會健體,怎樣啟迪學生學會學習,怎樣教會學生學會做人,怎樣教誨學生學會審美,怎樣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健康的身體是兒童學習和生活的`基礎和保證。知道學生學會健體,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是班主任的重要職責。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事、學會合作。而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人的一生都在做人,到底怎樣教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人又包含哪些實實在在的內容呢?書中都有詳細的講述和點評。學會審美是現代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基本任務,就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對美的感受能力、鑒別能力、欣賞能力和創造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和健康的審美情趣,以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近距離地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是班主任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我們是有心人,就能從孩子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中,把出他們心靈跳動的脈搏,從而及時、準確、有效地指導孩子進行心理調節,優化他們的心理品質,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
總之,我還是認為開卷有益,書中有許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案例都是值得我學習和借鑒的。俗話也說:理論是灰色的,實踐之樹長青,希望自己可以把書中學到的知識轉化為實踐經驗。
《今天怎樣做班主任》心得體會 篇5
最近讀了《今天怎樣做班主任》,感觸很深,下面結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談談一些看法。
1、要把學生當作事業的同伴。
班主任是青少年美好心靈的塑造者,同樣學生對班主任自身美好心靈的塑造也起著促進作用。學生是班主任最嚴格的監督者,班主任的一舉一動都處于學生最嚴格監督之下,所以必須要加強自身修養,力求做高尚的人,要把學生當作自己事業的同伴。要懂得,班主任工作取得的成績是自身努力的結果,同時也是班內學生積極努力的結果。只有班主任一方的努力,那是孤掌難鳴的。有位優秀班主任說得好:“我培養了學生,學生也培養了我。”名師出高徒,高徒使名師嶄露頭角,徒不高,師的名聲從何而來,水漲船高。
2、要尊重學生。
我們一再強調學生要尊師,這是應該的,同時也應該提倡教師要尊重學生(不僅僅是愛護學生)。班主任要認識到學生具有不可侵犯,不可傷害的自尊心。要尊重他們的人格,要尊重他們的感情,要尊重他們的愛好,要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任何時候都不能挖苦,不要強迫學生絕對服從自己。在人格上應把學生置于同自己完全平等的地位,要牢記陶行知說過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3、不要以成績高下論英雄。
我認為,人的素質、智力不盡相同,我們不僅要看成績高低,更應看學習的態度,學習上的目的動機和學習的毅力。有的學生考90分,也許應該批評,因為他的實力應考一百分,有的學生考60分,也許應該表揚,因為他的基礎差,這次確實努力了。一位哲人說得好“對一個學生來說,100分是成功的標志,面對另一個學生來說,60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功了。教師要善于確定每個學生在此該能夠做到什么程度。”我認為全面發展者是好學生,成績暫低的但確定努力者也是好學生,那種偏愛成績突出的學生,輕視成績稍差的學生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4、抓住差生行為上的閃光點。
班級工作中,后進生問題是非常突出的。我的主要做法是抓信契機,適當抓住后進生行為上的“閃光點”,增強其榮譽感、自信心,并使之成為上進的推動力。善于理解差生,做到不厭棄他們,關心其生活、身體和學習情況,及時發現他們的優點,可以逐步消除后進生的自卑心理,讓他們健康成長。
教育無定法,貴在得法,只要深入學生,認真探討,不斷研究。以突出學生的主體為指導思想,以提高學生的素質為目的,我要繼續努力,為我的學生作出一份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