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標兵心得體會(精選3篇)
學習標兵心得體會 篇1
當得知自己被評為本學期的“學習標兵”, 我激動之余,更有許多感觸。進入中學已第三個年頭,我愈發體會到,要想更好地學習初中的課程,除了要做到上課認真學習外,還要懂得隨機應變,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體會,我十分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自覺主動。
當學習是一種自覺的行為時才更有效,特別是中學生的學習,主要依靠自覺來完成。如果把學習變成一種被別人壓迫的行為,學習的動力就會減弱,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厭倦感,失去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可想而知。一切屬于自己的事,必須自覺地去做,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
2、專心致志。
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做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氐郊視r創造一個適合學習的環境,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
3、獨立思考。
對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先思考,不要著急去問父母或老師,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不輕信,不盲從,不人云亦云,能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輕易受群體因素的影響。這樣更有助于自己鉆研精神的培養。我認為,如果在學習中沒有獨立性,就沒有創造性,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4、認真細致。
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且不能草率馬虎。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為了提高正確率與責任感,還要求養成檢查的習慣。
5、培養活躍的思維。
掌握知識要活不要死,要善于把各門課程有機聯系起來,并進行豐富的聯想,總結性思維,開拓性思考,從而使自己能力提高。
6、培養周期學習習慣。
掌握學習周期,按預習、聽課、復習、作業這樣的周期進行學習的習慣。
二、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學會自我評價。
每次考試結束后,發下卷子,要對卷子進行仔細分析,分析自己失敗在哪里,掌握好的是哪里。特別是前者,哪些是根本就沒有掌握的知識,需要及時彌補失誤,改正不足。哪些是自己會卻粗心大意失誤的地方,要牢記在心,今后加以注意。
通過這些學習方法,可以矯正不正確的學習習慣,改正錯誤,才能進步,這樣有秩序、有條理地去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也可以比別人掌握更多、更好的知識,通過這些方法,學習起來就更輕松,更快捷。
三、樹立信心,虛心好學。
除此以外,在我的學習中,除了任課教師,至少還有三位特殊的“老師”,它們的作用和老師一樣重要,也是我學習中的良師益友。
1、自信
缺乏自信,會嚴重地阻礙學習的進步。如果說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那么,自信就是開發巨大潛能的金鑰匙。只要自己敢想、敢做,永不服輸,就一 定能不可阻擋地走向成功。自信是學習中的第一位老師。
2、課本
課本是我學習中的第二位老師。課本知識是最基本的知識,平時不重視閱讀課本,只把課本當做課后練習的習題本是很難學好知識的。對我來說,課本起著訓練我自學能力的作用。
3、同學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是我學習中的第三位老師。學習不僅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傳遞,更需要同學之間的多向交流,同學之間的協作更方便。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爭辯,有助于開拓思路,激發思維,互相促進。
總之,只要學會制訂學習計劃并堅持按計劃學習,意志品質就會得到增強,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隨之而來的將是豐收的喜悅和欣慰。
學習標兵心得體會 篇2
首先我很榮幸當選為學習標兵,能夠獲得這一榮譽稱號跟同學們的支持和老師們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其實在我看來要想在大學里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并不難,關鍵是學習的過程,如果只把目標關注在結果上,是沒有什么意義的,因為將來進入社會參加工作,人家看的是你在大學里學到了什么而不是看你在大學里獲得了多少個90分,拿到了多少次第一名。
不得不承認,此次學習標兵僅僅是根據學習成績來評定的,也就是考試卷子上的數字,其實作為當選者的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眾所周知,考試前老師把考試范圍都告訴同學們了,有的老師甚至把考題原封不動的告訴同學們,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考高分就是輕松加愉快了。只要你不懶惰,只要你肯花時間把老師給你的范圍一字不落得背下來,考試時再默寫在卷子上,何愁不能考高分,這比起中學的默寫課文可容易得多,中學默寫課文不能有一個錯字,而大學的考試,不但允許你有錯字,連句子都可以錯,只要意思對即可。這么簡單的事情誰都做得來,也就是說只要你花時間背了,誰都能考第一。在這里,我說的是“花時間”,而不是說“努力”,因為這種復習方法是侮辱了“努力”這個詞,所以,得了這個第一我不但沒什么成就感,反而覺得是對自己的一種諷刺。
相反的,我的另一層面上的認識是從平時開始,我覺得,學習標兵不是那些考試能考第一的人,而是那些平時就非常努力早出晚歸去圖書館學習的人,清晨第一個起床,收拾好之后去食堂吃飯,然后在圖書館里學上一整天,晚上伴著圖書館閉館的音樂,踏著輕松的步伐走在回寢的小路上,每天都有自己的收獲,每天都會學會一些東西,感覺自己的生活很充實,不會因別人的庸庸碌碌而影響到自己的一絲一毫,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用功的人,才配得上學習標兵的稱號。我之所以說這些話不是因為我認為自己配不上這一稱號,相反,我認為我做到了一個學習標兵應該做的事情。雖然我確實在考試前開了小差,把老師給的復習范圍背得滾瓜爛熟,而不是靠自己平時學的去臨場發揮,但是我也確實做到了每天第一批到達圖書館,最后一批離開圖書館。其實,我自己對圖書館有一種深深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家一樣,每天必須得去,就像每天必須回家一樣,帶著這樣的一種感情,以及我所行動的,我想我應該可以給同學們做好榜樣,不管我在圖書館的學習效果如何,但最起碼可以裝裝樣子嘛。
我所說的這些話,只是想告訴同學們,大學的學習可以說是什么也沒有,也可以說是非常豐富。如果你一味地專注于考試成績,而忽略過程的話,可能你的考試成績會很高,你也會獲得獎學金,但是請注意了,這里只是說“考試成績”而不是“學習成績”,二者不能等同視之,如果盲目的將“考試成績”認作“學習成績”簡直就是對學習的一種褻瀆,是對那些真正學習成績好的人的不尊重,或許有的人認為評定學習成績的好壞就是通過考試成績,其實不然,現在在大學是這樣的,因為老師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去評定你學得如何,只能評定你考得如何,但是將來畢了業走向社會就不同了,將來你的能力是落實到工作中的,你工作能力的好壞以及熟練程度才是檢驗你學習成績的做好的度量衡,而你也不可能單單靠著大學考試前背的那些范圍就能在工作上獲得別人的認可。
所以,大學的學習一定要注重過程,只要收獲了過程,體會到了過程中的快樂,結果如何無所謂,好的結果也許會讓一些不知情的人刮目相看,但自己并不能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成就感很重要,它會讓你更加有信心去迎接接下來的挑戰,它會讓你今后的路越走越精彩,其實活得成就感并不難,只要你每天多學一點,比別人多學一點,別人背10個單詞,你背11個,每天比別人多背一個單詞,一年下來你就比別人多背了365個,從小的方面積累,成就感不知不覺就產生了。還有多看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書,每個人的需要不同,同樣,寫書的人的風格也不同,總有一個人的寫作風格會配合你的需要,當你找到了對你真正有幫助的書的時候,用心去讀,會受益終生。
學習標兵心得體會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我們的人生之路總是陽光明媚,晴空萬里,到底哪一縷陽光最耀眼?有人說是優異的學習成績,有人說是給予別人幫助……而我認為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最燦爛的陽光應該屬于知恩圖報,感謝幫助我們成長的每一個人。是的,學會感恩,是一種情懷,學會感恩,更是一種情操。
兩年前,我得了一場大病,父母背著我東奔西跑,到處求醫,從他們焦急的神態中,從他們悉心的呵護中,我深深地體會到父母對我發自內心的愛。一天,爸爸用自行車馱我去醫院,我坐車后發現爸爸騎得很慢。幾個月了,爸爸是太累了,我的病讓他身心疲憊。我無意中發現了爸爸頭上的一些白發。啊,爸爸變了,變老了。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歲月的滄桑,看到了生活的艱辛,更看到了爸爸為我操勞的痕跡。啊,爸爸沒變,大山般的父愛沒變。我依然感受著他的溫暖,他的愛。
那是我住院期間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后趕來給我送飯,可是我想吃餃子。他二話不說,放下手里提來的家里做好的飯菜,迎著凜冽的大風,冒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又出去為我買餃子。天黑了,風更猛了,雪更大了。這時,雪人似的爸爸一邊走還一邊說:“餓壞了吧!”看著爸爸慈祥的面容,摸著爸爸凍得通紅的雙手,我感動得流淚了!鞍职,爸爸……”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卻仿佛陽光,溫暖我病痛的軀體;又似暖流,融進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關愛,撐起了我戰勝病魔的信念,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我康復出院。
我永遠不會忘記父母對我的愛,對我的呵護和關懷。我能為他們做些什么?我常常這樣問自己。哪怕是為他們垂垂肩,洗洗碗,給他們唱段曲兒,陪他們逛逛街,散散步,我也會感到心里的安慰。學會感恩,學會報答,我仿佛一下子長大了:我用心學習,不讓他們為我的操心;我搶著洗碗揀菜,讓他們能多休息一會兒;我經常哼哼小曲,讓家庭充滿歡聲笑語……我盡我所能給父母留下最難忘的美好時光,讓他們開心,讓他們驕傲,
我愛我的父母,普天下的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讓我們一起對父母說一聲:“我們愛您!”讓我們一起行動,知恩圖報,學會感恩。冬天就不再寒冷,黑夜就不再漫長,幸福快樂就時刻陪伴在你我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