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茶的現代散文: 一盞清茶,過往皆尋常
清茶,很普通,在意的與誰一起品茶,一起回憶跟茶有關的人和事,那些年的記錄的文字是否還能想起呢?
仲春,寒雨,午后。
一盞清茶裊繞的時光,一些記錄點滴回憶的文字,一個清淡如茶的平凡女子。
——題記
猶如文字、音樂,茶之于我,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對于茶的執愛,緣于自小家庭父親的熏陶,更緣于歷經世事風霜后心境對淡泊寧靜的向往,對于茶的執愛,已然成為生活中不可改變的習慣。記得曾與友人玩笑,說生活中什么都能戒,但唯茶不能矣。
年少時,尤喜綠茶。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即使無暇煮水泡茶,也經常取一小撮茶葉置于透明杯子,當片片茶葉在熱水中舒卷,輕舞翩然間,茶香漸漸升騰。看茶葉舒展,曼舞,釋放,心生無端的歡喜與愜意,疲憊頓消。我想,這就是一盞茶給予身心困倦的我最恰時的撫慰。
記得老家石坑,素有出產綠茶。每年春末四月,酷愛喝茶的父親,總是喜歡把從老家帶回的綠茶,一罐一罐的密封保存好,仔細地寫上年份。前些日子,和父親談笑說起他珍藏的老茶,他說居然還有一小罐爺爺留下的老茶,算來已封存了二十多年。小時候的記憶里,父親的櫥柜總是放著各種各樣的茶,小時候我喜歡取來一小撮茶葉,放進嘴里慢慢的嚼,喜歡那種甘苦之后口舌生津的感覺,有時候比吃糖更好。如今想來,對于茶香的偏愛,自小已是不覺中。
年少時喝茶,想的都是意境。茶,飲滌凡塵,其雋永悠長,遠不是我這一介凡女俗子所能體味,雖不曾深諳茶道,但對茶之清雅,卻是神往不已。記得那時有一朋友開茶莊,相贈一些茶葉,是我最愛的鐵觀音。于是會在心里默想:能不能有這樣一個夜晚,伴一曲素琴,煮一壺清茗,對一窗如水月光,薰一室茶香,若可以,邀上三兩摯友,圍案而坐,低語談笑間,也抵得半生塵夢了。想來最愛古人“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詩句,也不過是如此意境吧。
偶爾也憶起曾經那段燈下敲字的靜夜時光,一杯熱茶,裊裊暖著微涼的指尖,對一屏字,寫一段文,深夜里,唯有茶為伴,安暖自知。
許是年歲漸長,最近這些年,感覺脾胃不甚好,漸漸較少喝綠茶,開始鐘愛老茶。歲月經久之后,之于人,或之于茶,或許都會有著一種歷經沉淀后的沉穩,時光淬煉里,那溫厚淳樸的茶性,仿佛更懂我所需,亦更適合現在的自己。
其實,很多時候,遇見適合自己的茶,便似相識多年的故人,知你,懂你,暖你,予你清靜獨有的時光,渡你。
和丹姐的相識,緣于文字,這個曾歷經生活磨難而依然有著一顆如茶澹泊心的美麗女子,幾許天真,心存執著,文字里總有春暖花開的明媚。那天上班之余偷空去丹姐店里喝茶,我說我愛上了她的武夷大紅袍茶餅和金邊蘭,茶罐空空時,便覺無茶難度日。茶香氤氳里,聽她講如今日趨清簡平常而知足感恩的日子,看書,養花,寫字,喝茶,仿佛我們已是相識已久。
春節,有摯友遠方歸來。清茶相待,知己二三,談笑間感慨,外面世界太紛繁,身心疲憊,坐擁事業錦繡房車鮮亮,亦不如歸來安居小城,粗茶淡飯暖羹湯,清淡日子里安暖自在。朋友說,每次回老家,總喜歡帶上幾罐家鄉的茶,身心疲倦的時候,總能在一縷茶香里,回味家鄉的味道。茶香未散去,我們莞爾一笑,懂了,拿起,放下,便是至簡茶境。生活里從不缺繁喧熱鬧,唯無求以安然自得。是如此慶幸,可以安守在生于斯長于斯的家鄉小城,一山一水,一溪一云,總有一種根植于心的安穩與篤定。
世味有濃淡,素心無嗔喜。平凡如我,茶之于生活日常,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深遠意境,而是一粥一飯間的煙火氣息,晨昏日暮,清茶一盞,更多的是平淡流年里的妥帖與安暖。清晨,泡一壺老茶,煎一盤婆婆親手做的蘿卜粄,就著淡淡的家常滋味,就已覺身心安頓的滿足。
窗外,寒雨瀟瀟,幸有清茶暖時光。陽臺上,草木初萌新芽,深紅淺綠,都是季節的恩賜。春季里,一切都是新的開始,此時,淡茶書心,細碎光陰里,一花一盞渡時光,一草一葉見清澈。
最真無非平淡,最暖不過日常。一盞清茶,過往皆尋常。
本文作者: 鄭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