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生活美文:我的大姑
大姑是我們家最有故事的人。父親兄妹四人,大姑排行老三,是父親和叔叔的妹妹,也是小姑的姐姐,你看她所處的位置多么關鍵,承上啟下的。
大姑出生在五十年代,現(xiàn)在大概在六十五歲左右。一九六零年,在那個艱苦年代,大姑當時也就五六歲光景。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爺爺和奶奶不得不搬到奶奶的娘家住,因為奶奶的弟媳(我的舅姥)很能干又剛結婚沒孩子,夜里,她可以幫奶奶偷生產隊里的一些莊稼來養(yǎng)活這三個未成年的孩子。但隊長們個個兇神惡煞般看守著莊稼,得逞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一天,舅姥對奶奶說:“姐,你看咱們都兩三天沒有東西吃了,這樣下去,一家人都得餓死。弄到野菜啥的先盡量給這倆男孩吃,這個小妮子餓死就算了……”這話被餓得卷縮在床上的大姑聽得真切,也不知她當時是多么無助和絕望。五六歲的她居然知道自救,她戴上奶奶縫的布兜兜拖著因饑餓而浮腫的雙腿趁著月落天黑之際跑進了生產隊那一望無際的豌豆地。豌豆還沒熟,她就吃豌豆尖,她不停地吃呀吃呀,直到第二天天黑才回家,還不忘摘滿滿一兜兜豌豆尖貼補家里的伙食。當奶奶看到瘦小的大姑兩個嘴角都沾滿豌豆秧的綠汁,心疼地說:“這下好了,你餓不死了。”唉,那是怎樣的一種心酸!
人常說大難不死,必有后福!這話在大姑身上應驗了。轉眼大姑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了,作為長嫂的母親對大姑的婚事很是掛心。那天,我剛出生不久,母親去村里河邊給我洗戒子,正好遇見同村的叔叔領著現(xiàn)在的大姑父向村外走,原來叔叔是給大姑父說親的,母親急忙攔下讓大姑見見。大姑父英俊帥氣,因家里窮,弟兄多,親事也一直沒有著落。大姑開始也有點嫌棄他家里貧窮,母親說:“你跟著他去討飯,也不丟你的人!”母親的這句話讓大姑動搖的心堅定下來。正如母親所言,嫁出去的大姑成了方圓幾個村子里嫁得最好的人。大姑父不光一表人才,還是百事通。做得一手好菜,掙錢的手藝更是層出不窮,家里地里,全都是大姑父一人擔起,母親也經常引以為豪,大姑能有今天,母親功不可沒,我想,剛出生的我是不是也立了一功呀?
大姑很尊重母親,一直都是,也就是這關系她終身幸福的大事,讓她真正了解了母親的善良和對她的真誠。大姑也很知足,她逢年過節(jié)都會來看母親,也許在她的心里母親不僅僅是嫂子而是她今生最可信賴的親人。雖然爺爺是位教師,大姑卻沒有讀過一天書,兄妹四人就她自己沒受教育,我有點替她鳴不平。我猜想是爺爺重男輕女的觀念在作崇。大姑似乎很不在意這些,對她來說,能活下來,能過上這殷實的日子,能遇到大姑父這么優(yōu)秀的人……命運已經很眷顧她了。
努力和機緣是成功路上的兩大法寶,大姑有幸擁有,并和幸福撞個滿懷!
啊,我可愛的,可親的大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