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七 列傳第八十五
其國去漕國千五百里,東去瓜州六千五百里。
初,熙平中,明帝遣剩伏子統(tǒng)宋云、沙門法力等使西域,訪求佛經(jīng),時有沙門慧生者,亦與俱行。正光中,還;凵(jīng)諸國,不能知其本末及山川里數(shù),獸舉其略云。
朱居國,在于闐西。其人山居,有麥,多林果。咸事佛,語與于闐相類,役屬嚈噠。
渴盤陀國,在蔥嶺東,朱駒波西。河經(jīng)其國東北流,有高山,夏積霜雪。亦事佛道,附于嚈噠。
缽和國,在渴盤陀西。其土尤寒,人畜同居,穴地而處。又有大雪山,望若銀峰。其人唯食餅面,飲麥酒,服氈裘。有二道,一道西行向嚈噠,一道西南趣烏萇。亦為嚈噠所統(tǒng)。
波知國,在缽和西南。土狹人貧,依托山谷,其王不能總攝。有三池,傳云大池有龍,次者有龍婦,小者有龍子,行人經(jīng)之,設(shè)祭乃得過,不祭,多遇風(fēng)雪之困。
賒彌國,在波知之南。山居,不信佛法,專事諸神。亦附嚈噠。
東有缽盧勒國,路險,緣鐵鎖而度,不下見底。熙平中,宋云等竟不能達(dá)。
烏萇國,在賒彌南。北有蔥嶺,南至天竺。婆羅門胡為其上族。婆羅門多解天文吉兇之?dāng)?shù),其王動則訪決焉。土多林果,引水灌田,豐稻、麥。事佛,多諸寺塔,極華麗。人有爭訴,服之以藥,曲者發(fā)狂,直者無恙。為法不殺,犯死罪唯徙于靈山。西南有檀特山,山上立寺,以驢數(shù)頭運食山下,無人控御,自知往來也。
乾陀國,在烏萇西。本名業(yè)波,為嚈噠所破,因改焉。其王本是敕勒,臨國已二世矣。好征戰(zhàn),與罽賓斗,三年不罷,人怨苦之。有斗象七百頭,十人乘一象,皆執(zhí)兵仗,象鼻縛刀以戰(zhàn)。所都城東南七里有佛塔,高七十丈,周三百步,即所謂雀離佛圖也。
康國者,康居之后也,遷徙無常,不恒故地,自漢以來,相承不絕。其王本姓溫,月氏人也,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蔥嶺,遂有國。枝庶各分王,故康國左右諸國并以昭武為姓,示不忘本也。王字世夫畢,為人寬厚,甚得眾心。其妻,突厥達(dá)度可汗女也。都于薩寶水上阿祿迪城。多人居,大臣三人,共掌國事。其王素冠七寶花,衣綾、羅、錦、繡、白疊。其妻有發(fā),幪以皂巾。丈夫翦發(fā),錦袍。名為強國,西域諸國多歸之。米國、史國、曹國、何國、安國、小安國、那色波國、烏那曷國、穆國皆歸附之。有胡律,置于祅祠,將決罰,則取而斷之。重者族,次罪者死,賊盜截其足。人皆深目、高鼻、多髯。善商賈,諸夷交易,多湊其國。有大小鼓、琵琶、五弦、箜篌。婚姻喪制與突厥同。國立祖廟,以六月祭之,諸國皆助祭。奉佛,為胡書。氣候溫,宜五谷,勤修園蔬,樹木滋茂。出馬、駝、驢、犎牛、黃金、硇沙、香、阿薩那香、瑟瑟、獐皮、氍、錦、疊。多蒲桃酒,富家或致千石,連年不敗。
大業(yè)中,始遣使貢方物,后遂絕焉。
安國,漢時安息國也。王姓昭武氏,與康國王同族,字設(shè)力;妻,康國王女也。都在那密水南,城有五重,環(huán)以流水,宮殿皆平頭。王坐金駝座,高七八尺,每聽政,與妻相對,大臣三人,評理國事。風(fēng)俗同于康居,唯妻其姊妹及母子遞相禽獸,此為異也。
隋煬帝即位,遣司隸從事杜行滿使西域,至其國,得五色鹽而返。
國西百余里有畢國,可千余家。其國無君長,安國統(tǒng)之。大業(yè)五年,遣使貢獻(xiàn)。
石國,居于藥殺水,都城方十余里。其王姓石名涅。國城東南立屋,置座于中。正月六日,以王父母燒余之骨,金甕盛置床上,巡繞而行,散以花香雜果,王率臣下設(shè)祭焉。禮終,王與夫人出就別帳,臣下以次列坐,享宴而罷。有粟、麥,多良馬。其俗善戰(zhàn)。曾貳于突厥,射匱可汗滅之,令特勤甸職攝其國事。南去䥽汗六百里,東南去瓜州六千里。
甸職以隋大業(yè)五年遣使朝貢,后不復(fù)至。
女國,在蔥嶺南。其國世以女為王,姓蘇毗,字末羯,在位二十年,女王夫號曰金聚,不知政事。國內(nèi)丈夫,唯以征伐為務(wù)。山下為城,方五六里,人有萬家。王居九層之樓,侍女?dāng)?shù)百人,五日一聽朝,復(fù)有小女王共知國政。其俗婦人輕丈夫,而性不妒忌。男女皆以彩色涂面,而一日中或數(shù)度變改之。人皆被發(fā),以皮為鞋。課稅無常。氣候多寒,以射獵為業(yè)。出钅俞石、朱砂、麝香、犛牛、駿馬、蜀馬。尤多鹽,恒將鹽向天竺興販,其利數(shù)倍。亦數(shù)與天竺、黨項戰(zhàn)爭。其女王死,國中厚斂金錢,求死者族中之賢女二人,一為女王,次為小王。貴人死剝皮,以金屑和骨肉置瓶中,埋之。經(jīng)一年,又以其皮納鐵器埋之。俗事阿修羅神,又有樹神,歲初以人祭,或用獼猴。祭畢,入山祝之,有一鳥如雌雉,來集掌上,破腹其視之,有眾粟則年豐,沙石則有災(zāi),謂之鳥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