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列傳第二
及帝幸江都,臣下離貳,有宮人白后曰:"外聞人人欲反。"后曰:"任汝奏之。"宮人言于帝,帝大怒曰:"非汝宜言!"乃斬之。后宮人復白后曰:"宿衛者往往偶語謀反。"后曰:"天下事一朝至此,勢去已然,無可救也。何用言,徒令帝憂煩耳!"自是無復言者。
及宇文化及之亂,隨軍至聊城。化及敗,沒于竇建德。建德妻曹氏妒悍,煬帝妃嬪美人并使出家,并后置于武強縣。是時突厥處羅可汗方盛,其可賀敦即隋義城公主也,遣使迎后。建德不敢留,遂攜其孫正道及諸女入于虜庭。大唐貞觀四年,破突厥,皆以禮致之。歸于京師,賜宅于興道里。二十一年,殂。詔以皇后禮于揚州合葬于煬帝陵,謚曰愍。
論曰:男女正位,人倫大綱。三代已還,逮于漢、晉,何嘗不敗于嬌诐而興于圣淑。至如后稷稟靈巨跡,神元生自天女,克昌來葉,異世同符。魏諸后婦人之識,無足論者。文明邪險,幸不墜國。靈后淫恣,卒亡天下。傾城之誡,其在茲乎。乙后迫于畏逼,有足傷矣。昔鉤弋年少子幼,漢武所以行權,魏世遂為常制,子貴而其母必死。矯枉之義,不亦過乎!孝文終革其失,良有以也。
神武肇興齊業,武明追蹤周亂。溫公之敗邦家,馮妃比跡褒后。然則污隆之義,蓋有系焉。其余作孽為眚,外平內蠹,鑒之近代,于齊為甚。
周氏粵自文皇,逮乎武帝,年逾二紀,世歷四君。業非草昧之辰,事殊權宜之日。乃棄同即異,以夷亂華。汨婚姻之彝序,求豺狼之外利。既而報者倦矣,施者無厭。向之所謂和親,未幾已成仇敵。奇正之道,有異于斯。于時武皇雖受制于人,未親庶政,而謀士韞奇,直臣鉗口,過矣哉!而歷觀前載,以外戚而居宰輔者多矣;而傾漢室者王族,喪周家者楊氏,何滅亡之禍,若合契焉。
隋文取鑒于已遠,大革前失,故母后之家不罹禍故。獨孤權無呂、霍,獲全仁壽之前;蕭氏勢異梁、竇,不傾大業之后。至或不隕舊基,或更隆克構,豈非處之以道,其所致然乎?
《北史》 唐·李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