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高平王仁英,武成第六子也。舉止軒昂,精神無檢格。位定州刺史。
淮南王仁光,武成第七子也。性躁又暴,位清都尹。次西河王仁機,生而無骨,不自支持。次樂平王仁邕;次潁川王仁儉;次安樂王仁雅,從小有暗疾;次丹楊王仁直;次東海王仁謙,皆養于北宮。
瑯邪王死后,諸王守禁彌切。武平末年,仁邕已下,始得出外,供給儉薄,取充而已。尋后主窮蹙,以廓為光州,貞為青州,仁英為冀州,仁儉為膠州,仁直為濟州刺史。自廓已下,多與后主死于長安。仁英以清狂,仁雅以喑疾,獲免,俱徙蜀。隋開皇中,追仁英,詔與蕭琮、陳叔寶修其本宗祭祀。未幾而卒。
后主五男:穆皇后生幼主;諸姬生東平王恪,次善德,次質德,次質錢;胡太后以恪嗣瑯邪王,尋夭折。
齊滅,周武帝以任城已下大小三十王歸長安,皆有封爵。其后不從戮者,散配西土,皆死邊。
論曰:文襄諸子,咸有風骨。雖文雅之道,有謝間、平,然武藝英姿,多堪御侮。縱咸陽賜劍,殲覆有徵,若使蘭陵獲全,未可量也。而終見誅翦,以至土崩,可為太息者矣。安德以時艱主暗,晦跡韜光;及平陽之陣,奮其忠勇,蓋以臨難見危,義深家國。德昌大舉,事迫群情,理至淪亡,無所歸命。廣寧請出后宮,竟不獲遂,非孝珩辭致,有謝李同,自是后主心識,去平原已遠。存亡事異,安可同年而說。武成殘忍奸穢,事極人倫;太原跡異猜嫌,情非釁逆,禍起昭信,遂及淫刑。嗟乎!欲求長世,未之有也。以孝昭德音,庶可慶流后嗣,百年之酷,蓋濟南之濫觴。其云"莫效前人"之言,可為傷嘆。各愛其子,豈其然乎?瑯邪雖無師傅之資,而早聞氣尚,士開淫亂,多歷歲年,一朝剿絕,慶集朝野,以之受斃,深可痛焉。然專戮之釁,未之或免。贈帝謚恭,矯枉過直。觀過知仁,不亦異于是乎!
《北史》 唐·李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