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四 列傳第二十二
詔曰:"可如所請,并就太常,冀兼教八書史也。其有所須,依請給之。名目待書成重聞。"式于是撰集字書,號曰《古今文字》,凡四十卷,大體依許氏《說文》為本,上篆下隸。正光中,兼著作郎。卒官,贈巴州刺史。其書竟未能成。式兄子征虜將軍順和,亦工篆書。
先是,太和中,兗州人沈法會能隸書。宣武之在東宮,敕法會侍書。后以隸跡見知于閭里者甚眾,未有如崔浩之妙。
論曰:游雅才業,亦高允之亞,至于陷族陳奇,斯所以絕世而莫祀。明根雅道儒風,終受非常之遇。以太和之盛,有乞言之重,抑乃曠世一時。肇既聿修,克隆堂構,正清梗概,顛沛不渝;辭爵主幼之年,抗節臣權之日,顧視群公,其風固已遠矣。高閭發言有章句,下筆富文詞,故能受遇累朝,見重明主,掛冠謝事,禮備懸輿。美矣!趙逸文雅自業,琰加之孝義,可謂世有人焉。胡叟顯晦之間,優游無悶,亦一代之異人歟!胡方回、張湛、段承根、闞骃、劉延明、趙柔、索敞皆通涉經史,才志不群,價重西州,有聞東國,故流播之中,自拔泥滓。人之不可以無能,信也。宋繇處屈能申,終致顯達。游道剛直自立,任使為累。江式能世其業,亦足稱云。
《北史》 唐·李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