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五 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十三年,遷為侍中,免。
永初二年,詔公卿舉儒術篤學者,大將軍鄧騭舉丕,再遷,復為侍中、左中郎將,再為三老。五年,年七十五,卒于官。
魏霸字喬卿,濟陰句陽人也。世有禮義。霸少喪親,兄弟同居,州里慕其雍和。
建初中,舉孝廉,八遷,和帝時為巨鹿太守。以簡樸寬恕為政。掾史有過,霸先誨其失,不改者乃罷之。吏或相毀訴,霸輒稱它吏之長,終不及人短,言者懷慚,譖訟遂息。
永元十六年,征拜將作大匠。明年,和帝崩,典作順陵。時盛冬地凍,中使督促,數罰縣吏以厲霸。霸撫循而已,初不切責,而反勞之曰:"令諸卿被辱,大匠過也。"吏皆懷恩,力作倍功。
延平元年,代尹勤為太常。明年,以病致仕,為光祿大夫。永初五年,拜長樂衛尉,以病乞身,復為光祿大夫,卒于官。
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父崎,順帝時為司徒。寬嘗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寬車中認之。寬無所言,下駕步歸。有頃,認者得牛而送還,叩頭謝曰:"慚負長者,隨所刑罪。"寬曰:"物有相類,事容脫誤,幸勞見歸,何為謝之?"州里服其不校。
桓帝時,大將軍辟,五遷司徒長史。時、京師地震,特見詢問。再遷,出為東海相。延熹八年,征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常以為"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每行縣止息亭傳,輒引學官祭酒及處士諸生執經對講。見父老慰以農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
靈帝初,征拜太中大夫,傳講華光殿。遷侍中,賜衣一襲。轉屯騎校尉,遷宗正,轉光祿勛。熹平五年,代許訓為太尉。靈帝頗好學藝,每引見寬,常令講經。寬嘗于坐被酒睡伏。帝問:"太尉醉邪?"寬仰對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責大,憂心如醉。"帝重其言。
寬簡略嗜酒,不好盥浴,京師以為諺。嘗坐客,遣蒼頭市酒,迂久,大醉而還。客不堪之,罵曰:"畜產。"寬須臾遣人視奴,疑必自殺。顧左右曰:"此人也,罵言畜產,辱熟甚焉!故吾懼其死也。"夫人欲試寬令恚,伺當朝會,裝嚴已訖,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寬神色不異,乃徐言曰:"羹爛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內稱為長者。
后以日食策免。拜衛尉。光和二年,復代段颎為太尉。在職三年,以日變免。又拜永樂少府,遷光祿勛。以先策黃巾逆謀,以事上聞,封逯鄉侯六百戶。中平二年卒,時年六十六。贈車騎將軍印綬,位特進,謚曰昭烈侯。子松嗣,官至宗正。
贊曰:卓、魯款款,情愨德滿。仁感昆蟲,愛及胎卵。寬、霸臨政,亦稱優緩。
《后漢書》 南朝宋·范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