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九 志第十九
庶征恒風
魏齊王正始九年十一月,大風數十日,發屋折樹。十二月戊午晦尤甚,動太極東閣。
嘉平元年正月壬辰朔,西北大風,發屋折樹木,昏塵蔽天。案管輅說,此為時刑大臣,執政之憂也。是時,曹爽區{雨瞀}自專,驕僣過度,天戒數見,終不改革,此思心不睿,恒風之罰也。后逾旬而爽等誅滅。京房《易傳》曰:"眾逆同志,至德乃潛,厥異風。其風也,行不解,物不長,雨小而傷。政悖德隱茲謂亂,厥風先風不雨,大風暴起,發屋折木。守義不進茲謂眊,厥風與云俱起,折五谷莖。臣易上政茲謂不順,厥風大飆發屋。賦斂不理茲謂禍,厥風絕經紀,止即溫,溫即蟲。侯專封茲謂不統,厥風疾而樹不搖,谷不成。辟不思道利茲謂無澤,厥風不搖木,旱無云,傷禾。公常于利茲謂亂,厥風微而溫,生蟲蝗,害五谷。棄政作淫茲謂惑,厥風溫,螟蟲起,害有益人之物。諸侯不朝茲謂畔,厥風無恒,地變赤,雨殺人。"
吳孫權太元元年八月朔,大風,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拔高陵樹二千株,石碑蹉動,吳城兩門飛落。案華核對,役繁賦重,區{雨瞀}不容之罰也。明年,權薨。
孫亮建興元年十二月丙申,大風震電。是歲,魏遣大眾三道來攻,諸葛恪破其東興軍,二軍亦退。明年,恪又攻新城,喪眾太半,還,伏誅。
孫休永安元年十一月甲午,風四轉五復,蒙霧連日。是時,孫綝一門五侯,權傾吳主,風霧之災,與漢五侯、丁、傅同應也。十二月丁卯夜,有大風,發木揚沙。明日,綝誅。
武帝泰始五年五月辛卯朔,廣平大風,折木。
咸寧元年五月,下邳、廣陵大風,壞千余家,折樹木。其月甲申,廣陵、司吾、下邳大風,折木。三年八月,河間大風,折木。
太康二年五月,濟南暴風,折木,傷麥。六月,高平大風,折木,發壞邸閣四十余區。七月,上黨又大風,傷秋稼。八年六月,郡國八大風。九年正月,京都風雹,發屋拔樹。后二年,宮車晏駕。
惠帝元康四年六月,大風雨,拔木。五年四月庚寅夜,暴風,城東渠波浪殺人。七月,下邳大風,壞廬舍。九月,雁門、新興、太原、上黨災風傷稼。明年,氐羌反叛,大兵西討。
九年六月,飆風吹賈謐朝服飛數百丈。明年,謐誅。十一月甲子朔,京都連大風,發屋折木。十二月,愍懷太子廢,幽于許昌。
永康元年二月,大風拔木。三月,愍懷被害。己卯,喪柩發許昌還洛。是日,又大風雷電,幃蓋飛裂。四月,張華第舍飆風起,折木飛繒,折軸六七。是月,華遇害。十一月戊午朔,大風從西北來,折木飛沙石,六日止。明年正月,趙王倫篡位。
永寧元年八月,郡國三大風。
永興元年正月乙丑,西北大風。趙王倫建始元年正月癸酉,趙土倫祠太廟,災風暴起,塵四合。其年四月,倫伏辜。
元帝永昌元年七月丙寅,大風拔木,屋瓦皆飛。八月,暴風壞屋,拔御道柳樹百余株。其風縱橫無常,若風自八方來者。是時,王敦專權,害尚書令刁協、仆射周顗等,故風縱橫若非一處也。此臣易上政,諸侯不朝之罰也。十一月,宮車晏駕。
成帝咸康四年三月壬辰,成都大風,發屋折木。四月,李壽襲殺李期,自立。
穆帝升平元年八月丁未,策立皇后何氏。是日,疾風。后桓玄篡位,乃降后為零陵縣君,不睿之罰也。五年正月戊戌朔,疾風。
海西公太和六年二月,大風迅急,是年被廢。
孝武帝寧康元年三月,京都大風,火大起。是時,桓溫入朝,志在陵上,帝又幼少,人懷憂恐,斯不睿之征也。三年三月戊申朔,暴風迅起,從丑上來,須臾逆轉,從子上來,飛沙揚礫。
太元二年二月乙丑朔,暴風折木。閏三月甲子朔,暴風疾雨俱至,發屋折木。三年六月,長安大風,拔苻堅宮中樹。其后,堅再南伐,遂有淝水之敗,身戮國亡。四年八月乙未,暴風揚沙石。
十二年正月壬子夜,暴風。七月甲辰,大風折木。十三年十二月乙未,大風,晝晦。其后帝崩而諸侯違命,權奪于元顯,禍成于桓玄,是其應也。十七年六月乙卯,大風折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