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列傳第十六◎太祖五王
機字智通,天監二年,除安成國世子。六年,為寧遠將軍、會稽太守。還為給事中。普通元年,襲封安成郡王,其年為太子洗馬,遷中書侍郎。二年,遷明威將軍、丹陽尹。三年,遷持節、督湘、衡、桂三州諸軍事、寧遠將軍、湘州刺史。大通二年,薨于州,時年三十。機美姿容,善吐納。家既多書,博學強記;然而好弄,尚力,遠士子,近小人。為州專意聚斂,無治績,頻被案劾。及將葬,有司請謚,高祖詔曰:"王好內怠政,可謚曰煬。"所著詩賦數千言,世祖集而序之。子操嗣。
南浦侯推,字智進,機次弟也。少清敏,好屬文,深為太宗所賞。普通六年,以王子例封。歷寧遠將軍、淮南太守。遷輕車將軍、晉陵太守,給事中,太子洗馬,秘書丞。出為戎昭將軍、吳郡太守。所臨必赤地大旱,吳人號"旱母"焉。侯景之亂,守東府城,賊設樓車,盡銳攻之,推隨方抗拒,頻擊挫之。至夕,東北樓主許郁華啟關延賊,城遂陷,推握節死之。
南平元襄王偉,字文達,太祖第八子也。幼清警好學。齊世,起家晉安鎮北法曹行參軍府,遷驃騎,轉外兵。高祖為雍州,慮天下將亂,求迎偉及始興王憺來襄陽。俄聞已入沔,高祖欣然謂佐吏曰:"吾無憂矣。"義師起,南康王承制,板為冠軍將軍,留行雍州開府事。義師發后,州內儲備及人皆虛竭。魏興太守裴師仁、齊興太守顏僧都并據郡不受命,舉兵將襲雍州,偉與始興王憺遣兵于始平郡待師仁等,要擊大破之,州境以安。
高祖既克郢、魯,下尋陽,圍建業,而巴東太守蕭慧訓子璝及巴西太守魯休烈起兵逼荊州,屯軍上明,連破荊州。鎮軍蕭穎胄遣將劉孝慶等距之,反為璝所敗,穎胄憂憤暴疾卒,西朝兇懼。尚書仆射夏侯詳議征兵雍州,偉乃割州府將吏,配始興王嶦往赴之。嶦既至,璝等皆降。和帝詔以偉為使持節、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隨郡諸軍事、寧蠻校尉、雍州刺史,將軍如故。尋加侍中,進號鎮北將軍。天監元年,加散騎常侍,進督荊、寧二州,余如故。封建安郡王,食邑二千戶,給鼓吹一部。四年,徙都督南徐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使持節、常侍、將軍如故。五年,至都,改為撫軍將軍、丹陽尹,常侍如故。六年,遷使持節、都督揚、南徐二州諸軍事、右軍將軍、揚州刺史。未拜,進號中權將軍。七年,以疾表解州,改侍中、中撫軍,知司徒事。九年,遷護軍、石頭戍軍事,侍中、將軍、鼓吹如故。其年,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江州諸軍事、鎮南將軍、江州刺史,鼓吹如故。十一年,以本號加開府儀同三司。其年,復以疾陳解。十二年,征為撫軍將軍,儀同、常侍如故,以疾不拜。十三年,改為左光祿大夫。加親信四十人,歲給米萬斛,布絹五千匹,藥直二百四十萬,廚供月二十萬,并二衛兩營雜役二百人,倍先。置防閣白直左右職局一百人。偉末年疾浸劇,不復出藩,故俸秩加焉。
十五年,所生母陳太妃寢疾,偉及臨川王宏侍疾,并衣不解帶。及太妃薨,毀頓過禮,水漿不入口累日,高祖每臨幸譬抑之。偉雖奉詔,而毀瘠殆不勝喪。
十七年,高祖以建安土瘠,改封南平郡王,邑戶如故。遷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普通四年,增邑一千戶。五年,進號鎮衛大將軍。中大通元年,以本官領太子太傅。四年,遷中書令、大司馬。五年,薨,時年五十八。詔斂以袞冕,給東園秘器。又詔曰:"旌德紀功,前王令典;慎終追遠,列代通規。故侍中、中書令、大司馬南平王偉,器宇宏曠,鑒識弘簡。爰在弱齡,清風載穆,翼佐草昧,勛高樊、沔,契闊艱難,劬勞任寄。及贊務論道,弘茲袞職。奄焉薨逝,朕用震慟于厥心。宜隆寵命,式昭茂典?少浭讨小⑻祝跞绻。給羽葆鼓吹一部,并班劍四十人。謚曰元襄。"
偉少好學,篤誠通恕,趨賢重士,常如不及。由是四方游士,當世知名者,莫不畢至。齊世,青溪宮改為芳林苑,天監初,賜偉為第,偉又加穿筑,增植嘉樹珍果,窮極雕麗,每與賓客游其中,命從事中郎蕭子范為之記。梁世藩邸之盛,無以過焉。而性多恩惠,尤愍窮乏。常遣腹心左右,歷訪閭里人士,其有貧困吉兇不舉者,即遣贍恤之。太原王曼穎卒,家貧無以殯斂,友人江革往哭之,其妻兒對革號訴。革曰:"建安王當知,必為營理。"言未訖而偉使至,給其喪事,得周濟焉。每祁寒積雪,則遣人載樵米,隨乏絕者即賦給之。晚年崇信佛理,尤精玄學,著《二旨義》,別為新通。又制《性情》、《幾神》等論其義,僧寵及周舍、殷鈞、陸倕并名精解,而不能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