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二十四 列傳第一百十二
纁凝重有識,議事不茍。石星代為戶部,嘗語纁曰:“某郡有奇羨,可濟國需。”纁曰:“朝廷錢谷,寧蓄久不用,勿使搜括無余。主上知物力充羨,則侈心生矣。”星憮然。有郎言漕糧宜改折,纁曰:“太倉之儲,寧紅腐不可匱絀,一旦不繼,何所措手?”中外陳奏,帝多不省,或直言指斥,輒曰“此沽名耳”,不罪。于慎行稱帝寬大,纁愀然曰:“言官極論得失,要使人主動心;縱罪及言官,上意猶有所儆省。概置勿問,則如痿痹不可療矣。”后果如其言。
陸光祖,字與繩,平湖人。祖淞,父杲,皆進士。淞,光祿卿。杲,刑部主事。光祖年十七,與父同舉于鄉。尋登嘉靖二十六年進士,除浚縣知縣。兵部尚書趙錦檄畿輔民筑塞垣,光祖言不便。錦怒,劾之。光祖言于巡撫,請輸雇值,民乃安。郡王奪民產,光祖裁以法。
遷南京禮部主事,請急歸。補祠祭主事,歷儀制郎中。嚴訥為尚書,雅重光祖,議無不行。及訥改吏部,調光祖驗封郎中,改考功。王崇古、張瀚、方逢時、王一鶚掛物議,力雪之。既而改文選,益務汲引人才,登進耆碩幾盡。又破格擢廉能吏王化、江東、邵元善、張澤、李珙、郭文通、蔡琮、陳永、謝侃。或由鄉舉貢士,或起自書吏。由是下僚競勸,訥亦推心任之,故光祖得行其志。左侍郎朱衡銜光祖,有后言,御史孫丕揚遂以專擅劾光祖。時已遷太常少卿,坐落職閑住。
大學士高拱掌吏部,謀傾徐階。階賓客皆避匿,光祖獨為排解。及拱罷,楊博代為吏部,義之,特起南京太仆少卿。未上,擢本寺卿。又就進大理卿。半道丁父艱。萬歷五年,起故官。張居正以奪情杖言者,光祖遺書規之。及王用汲劾居正,居正將中以危禍,光祖時入為大理卿,力解得免。居正與光祖同年相善,欲援為助,光祖無詭隨。及遷工部右侍郎,以議漕糧改折懺居正,御史張一鯤論之,光祖遽引歸。
十一年冬,薦起南京兵部右侍郎。甫旬日,召為吏部。悉引居正所擯老成人,布九列。李植、江東之力求居正罪,光祖言居正輔翼功不可泯,與言路左。植輩以丁此呂故攻尚書楊巍,光祖右巍詆言者。言者遂群攻光祖,乃由左侍郎出為南京工部尚書。御史周之翰劾光祖附宗人炳得清華,帝不問。御史楊有仁遂劾光祖受賕請屬,巍力保持之,事得寢,光祖竟引疾去。
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尚書,就改吏部。率同官劾東廠太監張鯨,且乞宥李沂。已,言國本未定,由鯨構謀,請除之以安宗社。及帝召還鯨,復率同官極諫。入為刑部尚書。帝嘗書其名御屏。吏部尚書宋纁卒,遂用光祖代,而以趙錦代光祖。御史王之棟言二人不當用。帝怒,貶之棟雜職。時部權為內閣所奪,纁力矯之,遂遭挫,光祖不為懾。嘗以事與大學士申時行迕。時行不悅,光祖卒無所徇。時行謝政,特旨用趙志皋、張位,時行所密薦也。光祖言,輔臣當廷推,不當內降。帝命不為后例。
二十年,大計外吏,給事中李春開、王遵訓、何偉、丁應泰,御史劉汝康皆先為外吏,有物議,悉論黜之。又舉許孚遠、顧憲成等二十二人,時論翕然稱焉。頃之,以推用饒伸、萬國欽懺旨,文選郎王教以下盡逐。光祖謂事由己,引罪乞休,為郎官祈宥,不許。及會推閣臣,廷臣循故事,首光祖名。詔報曰:“卿前請廷推,推固宜首卿。”光祖知不能容,日懷去志。無何,以王時槐、蔡悉、王樵、沈節甫老成魁艾,特推薦之,給事中喬胤遂劾光祖及文選郎鄒觀光。光祖遂力求去,許馳驛。在籍五年卒。贈太子太保,謚莊簡。
光祖清強有識,練達朝章。每議大政,一言輒定。初官禮部,將擢尚寶少卿,力讓時槐。丕揚劾罷光祖,后再居吏部,推轂之甚力。趙用賢、沈思孝以論此呂事與光祖左,后亦數推挽之。御史蔡時鼎、陳登云嘗劾光祖,光祖引登云為知己。時鼎視鹺兩淮,以建言罷,商人訐于南刑部,光祖時為尚書,雪其誣,罪妄訴者。人服其量。
孫鑨,字文中。父升,字志高,都御史燧季子也。嘉靖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編修,累官禮部侍郎。嚴嵩枋國,升其門生也,獨無所附麗。會南京禮部尚書缺,眾不欲行,升獨請往。卒,贈太子少保,謚文恪。升嘗念父死宸濠之難,終身不書寧字,亦不為人作壽文。居官不言人過,時稱篤行君子。四子,鑨、鋌、錝、鑛。鋌,南京禮部右侍郎。錝,太仆卿。鑛自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