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九十八 列傳二百八十五
◎孝義二盧必升 李應麒 李中德 張文齡 黎安理 易良德
方立禮 丁世忠 汪良緒 賈錫成 王長祚劉國賓 曹超
黎興岕夏汝英 金國選 張愫 李志善弟志勃 彭大士
錢孝則 任遇亨族子裕德 陸國安 徐守質兄基
黃簡 程原學 郁褒 姚易修 胡夢豸 賀上林何士閥
陳嘉謨 林長貴弟長廣 戚弢言 李敬躋
張大觀楊璞 蔡應泰 張士仁 潘瑂 劉希向
沈嗣綬謝君澤 馮福基 黃向堅顧廷琦 李澄
劉獻煜錢美恭 趙萬全 劉龍光 李芳巇 唐肇虞
繆士毅子秉文 陸承祺弟承祚 汪龍方如珽 張燾
朱壽命 潘天成 翁運槐弟運標 楊士選 徐大中
沈仁業 魏樹德 李汝恢 鄭立本 李學侗
董士元 李復新 黨國虎 嚴廷瓚 陸起鹍弟起鵬
虞爾忘弟爾雪 黃洪元弟福元 顏中和 顏鼇
王恩榮 楊獻恒 任騎馬 李巨勛 任四
王國林 藍忠
盧必升,字寀臣,浙江山陰人。九歲,父芳病,思得蟚蜞炙,必升挾筐求之沙上,潮至,幾死,不釋筐。明季遇寇,芳獨行入山,必升行求得之歸。必升為叔父茂后,順治初,寇縶茂舟中,必升繞岸哭,三晝夜,不絕聲。寇引使見茂,脅茂降,拔刃屢欲下,必升叩頭流血,乞貸死。久之,寇中有義其行者,脫茂使共還。茂有女忌必升,嗾母遣必升往松江,使盜擊諸途。盜察必升且死,曰:“爾死勿我仇,誰某實使我。”必升陽死,盜擲之水,復以救免。必升書告所后母,但自謝不謹被盜,所后母為感悟,為母子如初。
李應麒,云南昆明人。遘亂,與其父相失,被略至迤東,乞食歸。喪母,勸父再娶,后母至,遇應麒虐,應麒賣卜以養。失后母意,輒笞楚,跪而受杖。后乃被逐,事父母愈謹。父生日,賣卜得雞米,持歸為壽。佃人田,方耕,聞后母病,輟耕走三十里求醫藥。后母生三子,友愛無間。后母久乃悟,卒善視焉。
李中德,漢軍旗人。康熙初,父從征福建,中德亦出參陜西軍事,奉母以行。事畢,還京師,父先自福建還,已娶妾生子矣。中德母至,父暱妾而出嫡,拒不相見。中德為請,叩頭流血,父終不聽。請得居別室,亦不聽,及營室東直門外奉母,早晚侍父側無幾微憾,善視諸庶弟。越六年,父病棘,乃告父迎母還,父深悔焉,旋卒,妾亦死。中德母撫妾生四子如己出,中德亦友愛如父在時。
張文齡,字可庭,河南西華人。父暱妾而憎其母,文齡事父撫庶弟甚篤,庶弟亦感之,而父終不悟,逐文齡。文齡號泣呼天自懲艾,謂不復比于人,未嘗一言揚親過。遠近慕其行,遣子弟從游,得束脩,因庶弟以獻其父,或不得通,循墻走,泣且望,見者皆泣下。雍正五年,成進士,父榮之,意稍改。八年,就吏部選,京師地震,死者眾,文齡亦與焉。鄒一桂與為友,歸其喪,父始悟其孝,為之慟。
黎安理,貴州遵義人。祖母卒,復娶而悍,父不容於后母,客授四川灌縣,遂卒,葬焉。母還母家,安理方十歲,留祖父母所。祖母遇之虐,晝則令刈薪,夜督舂,舂重不舉,繩絡碓,以足挽之。恒不使得飽。嘗取毒蠚納其口。誘之溪側,推墮水。皆瀕死,遇救蘇。既長,習舉子業,出客授佐家。祖父卒,為治喪葬。祖母病,侍疾不倦,卒,又為治喪葬,無缺禮。其事祖父母凡三十有四年。痛父客死,恒詣灌縣謁墓。母復歸,事之孝。兩弟不勝祖母虐,出走,安理往來黔、蜀,求得仲弟還。季弟客死,撫其孤。安理晚舉乾隆四十四年鄉試,授永清教諭,遷山東長山知縣,有治績。告歸,卒於家。
易良德,湖南黔陽人。出為世父志宰后。志宰性急,屢撫兄弟子,皆不相能,遣還本支。最后得良德,良德能先意承志,得其歡心。有疾,晝夜侍,寢食俱廢,里人無子者恒舉良德相慰藉。
方立禮,江蘇江都人。母歾,后母遇之虐,怒輒與大杖,立禮謹受無{封心}。一日,杖幾絕,及蘇,無變容。父歾,遂逐立禮。立禮時時候門外問起居,疾則憂懼不食,愈乃已。妻洪,亦孝謹,日受鞭撻,后母稍自悔,為少戢。后母歾,為之哀毀。后母二子皆早死,立禮育其子女如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