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五十二 列傳一百三十九
姜晟 金光悌 祖之望 韓崶姜晟,字光宇,江蘇元和人。乾隆三十一年進士,授刑部主事,累遷郎中。擢光祿寺少卿,轉太仆寺,仍兼刑部行走。四十四年,出為江西按察使。逾年,超擢刑部侍郎,屢命赴各省按事讞獄。五十二年,授湖北巡撫。時大軍征中國臺灣,晟運米十萬石濟餉需,上嘉之,予議敘。五十三年,荊州江堤潰,命大學士阿桂等往勘,以晟未能疏濬上游漲沙,并坐屬吏婪索淮鹽匣費,褫頂帶。尋召授刑部侍郎。
五十六年,復出為湖南巡撫。芷江境失餉鞘久不獲,晟捕首犯置之法。洞庭湖盜董舒友等積年為商旅害,邏獲之,傳首湖干,盜風以靖。六十年,黔苗石柳鄧叛,永綏苗石三保應之,晟偕總督畢沅往剿。尋云貴總督福康安來督師,晟駐辰州治軍需,分兵屯諸要隘,緝獲奸匪百戶楊國安父子解京,詔嘉其治軍鎮靜,下部議敘。三月,赴鎮筸查緝邊備,并撫難民,上以辰州要沖,命仍回駐。首逆吳半生就獲,予優敘。
嘉慶元年,湖北枝江、來鳳邪匪起,遣副將慶溥擊賊於龍山,走之,湖南境內獲安。是年,福康安、和琳先后卒於軍,晟偕額勒登保、德楞泰等剿撫,加總督銜。苗疆漸平,駐辰州治善后事宜。二年,兼署總督。三年,京察,予議敘。布政使鄭源鹴附和珅,以貪著,需索屬吏,必多金始得赴任。屬吏藉胥役為幹辦,縱今哧詐浮收,苦累百姓。四年,和珅敗,為言官論劾。詔“晟平日居官猶能自守,因畏和珅不敢參劾,尚非通同舞弊”,命逮訊源鹴,籍其貲財,澈底根究,具得源鹴加扣平馀、蓄養優伶、眷屬多至三百人諸罪狀,論大辟;晟坐失察,當革職留任,上特寬之。冬,鎮筸苗吳陳受倡亂,晟督師守隘,同知傅鼐以計擒斬之,加太子少保。五年,實授總督,尋調直隸。六年,畿輔久雨,永定河決。坐奏報遲延,褫職逮問,發河工效力。工竣,予主事銜,刑部行走。七年,授刑部侍郎。
晟自為曹郎,以治獄明慎受知高宗,易攵歷中外,至是凡三入佐刑部。仁宗尤重刑事,晟讞鞫務得其平,多平反者。江西巡撫張誠基剿義寧州匪,飾稱自率兵臨陣,為屬吏所訐。命晟往按,得實,逮誠基,遂暫署巡撫。尋回京。九年,兼署戶部侍郎,命赴南河查勘清口運道,疏言河身淤墊,黃水增高,致清水不能暢注,宜啟祥符五瑞等閘以減黃,增運口蓋壩以蓄清,如議行。擢刑部尚書。十一年,以老疾乞休,溫詔慰留。以刑部事繁,特調工部。章再上,乃命解職在京養疴。尋以前在直隸失察藩庫虛收事,降四品京堂。歸,卒於家。
金光悌,字蘭畦,安徽英山人。由舉人授內閣中書。乾隆四十五年,成進士,轉宗人府主事。遷刑部員外郎,歷郎中。截取京察,并當外任,仍留部。五十五年,部臣奏請以四品京堂用,允之。江西舉人彭良馵為子賄買吏員執照,光悌與為姻親,御史初彭齡劾光悌瞻徇,坐降調,仍補刑部員外郎,留部覈辦秋審。御史張鵬展復劾之,詔:“光悌在部久,平日毀多譽少,停其兼部。”尋兼內閣侍讀學士。
嘉慶七年,授山東按察使,晉布政使。十年,召授刑部侍郎,數奉使赴山東、直隸、天津、熱河勘獄,并得實以報。十一年,授江西巡撫。疏言江西積案繁多,請設局清釐。十四年,擢刑部尚書。
光悌自居郎曹,為長官所倚,至是益自力。以當時讞獄多以寬厚為福,往往稍減罪狀上之,部臣懸千里推鞫,茍引律當毋更議。故遇事必持律,不得減比。人咸以光悌用法嚴,然亦有從寬者。舊例,監守自盜限內完贓者減等,乾隆二十六年改重不減等,光悌奏復舊例。后阿克蘇錢局章京盜官錢,計贓五百兩以上,主者引平人竊盜律,當絞情實。光悌曰:“盜官錢當擬斬監追,不決,絞情實則決矣。不得引竊盜律。”奏平之。仁宗覽奏曰:“官盜較私盜反薄耶?”對曰:“與其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律意如是。”卒如其議。光悌練習律例,議必堅執,同列無以奪之。然屢被彈劾,時論亦不盡以為平允。十七年,卒於官,詔依尚書例賜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