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五十四 列傳一百四十一
萬承風 周系英 錢樾 秦瀛 李宗瀚 韓鼎晉 朱方增萬承風,字和圃,江西義寧人。乾隆四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授檢討。直上書房,侍宣宗讀。六十年,典試云南。時仁宗在潛邸,賜詩寵行。累遷翰林院侍讀。嘉慶三年,大考,降檢討。四年,督廣東學政。瓊州海寇猝發,承風以聞,命總督吉慶按治,總兵西密揚阿等以恇怯置吏議。累遷侍講學士,任滿還京,直上書房,擢詹事。督山東學政,整厲士習,扶持善類。洊擢禮部侍郎,命還京。
十二年,督學江蘇。以清江浦、荷花塘河工取勢太直,屢筑屢圮,奏請復舊,詔如議行。調兵部。十四年,上五旬萬壽,陳請解任還京祝嘏,詔嚴斥,左遷內閣學士。調安徽學政。定遠士子與鳳陽胥役有隙,至試期輒修怨,當事者庇胥役,士益憤,承風疏請下巡撫嚴治胥役,置諸法。擢兵部侍郎,還京,仍直上書房,充經筵講官。十七年,引疾歸,尋卒,入祀鄉賢祠。宣宗即位,追念舊學,贈禮部尚書銜,謚文恪。道光十二年,晉贈太傅,子方楙等加恩有差。
周系英,字孟才,湖南湘潭人。乾隆五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嘉慶十年,督四川學政。十四年,入直南書房,擢太常寺卿。尋改直上書房,授三阿哥讀。上諭:“不但授讀講習詩文,當教阿哥為人居心以忠厚為本。”系英請加授資治通鑒,以知古今治亂興衰之故,悉民間疾苦,上韙之。轉光祿寺卿,督山西學政。任滿回京,仍直上書房。十九年,擢兵部右侍郎,母憂去,服闋,補吏部侍郎。
二十四年,湘潭民與江西客民閧,相殺傷,巡撫吳邦慶亦籍江西,陳奏偏袒。系英詢赍奏人,得事始末,於召對時面陳,乃調邦慶福建,詔以獄事畀總督察治。系英素以樸直被眷遇,邦慶初與善,約地方事有見聞必告,至是手書言其曲直;系英子汝楨亦致書在籍給事中石承藻詢獄事:書并為邦慶得,先后以兩書上聞。上怒系英庇鄉人,部議革職,猶命以編修用。繼以汝楨致書事,褫職回籍。
道光初,以四品京堂召用,歷翰林院侍讀學士、內閣學士。二年,遷工部侍郎,督江西學政,尋調江蘇,許密摺言地方利病,人才臧否。會瀕江大水,學政駐江陰,系英目擊災狀,貽書督撫,留官吏素得民者治賑務,假庫帑三萬兩購米平糶,民感之。四年,調戶部左侍郎,卒於任。
錢樾,字黼棠,浙江嘉善人。乾隆三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典陜西鄉試,督四川學政。直上書房。兩典江西鄉試,督廣西學政,累擢少詹事。嘉慶四年,還京,仍入直。驟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督江蘇學政。時吳縣令甄輔廷治諸生糾控罪過當,學政平恕曲徇所請,斥革生員二十五人。上聞之,解平恕任,以樾代,至則先復諸生名,僅坐首事者三人,士民稱慶。方其赴任,途中見行船有大書“內廷南府”者,因上疏劾奸吏詭讬,上累圣明,詔飭關津禁絕,嚴罪所司。
時南河邵壩決口,瓜、儀私梟充斥,為閭閻害,命樾密訪以聞。疏陳:“黃河自豫東界至桃、宿以上,水緩沙停,致河高堤淺,所在防潰。請於霜降后鳩工疏正河,并增筑堤防,先務所急。又以私梟為患,皆由官鹽價貴,民利食私,若稍平鹽價,則私梟自絕。”疏入,俱報可。尋調吏部,任滿回京,調戶部,兼管錢法堂事務。奏請申禁改漕折色,以清弊端。復調吏部,九年,坐失察書吏舞弊,以告病治中趙曰濂虛選運同,降內閣學士,樾上疏置辯,議革職,加恩賜編修。十年,擢鴻臚寺少卿,督山東學政。累遷大理寺少卿、內閣學士。母憂歸,服闋,引疾不出。二十年,卒。
秦瀛,字凌滄,江蘇無錫人,諭德松齡玄孫也。乾隆四十一年,以舉人召試山東行在,授內閣中書,充軍機章京,洊遷郎中。五十八年,出為浙江溫處道,有惠政。嘉慶五年,擢按察使。寧、紹、臺三府水災,有司匿不報,瀛力言於巡撫,乃得賑。調湖南,衡州歲歉,有司匿不報,方議派濟陜西兵米,瀛復力言於巡撫,留米平糶。七年,以病歸。逾兩年,起授廣東按察使,督郡縣治盜,擒著盜梁修平、吳鰕喜置諸法。撫瓊州黎匪,嚴禁賭博白鴿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