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百五十一 列傳一百三十八
沈初 金士松 鄒炳泰 戴聯奎 王懿修子宗誠 黃鉞沈初,字景初,浙江平湖人。少有異稟,讀書目數行下,同郡錢陳群稱為異才。乾隆二十七年,南巡,召試,賜舉人,授內閣中書。明年,成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編修。三十二年,直懋勤殿,合寫經為皇太后祝釐。逾年,大考翰詹,以直內廷未與試,詔褒初學問優美,特晉一秩,擢侍講。三十六年,直南書房,督河南學政,未赴任,丁祖母承重憂。服闋,遷右庶子。累擢禮部侍郎,督福建學政。遭本生父憂,服闋,起兵部侍郎。尋以母病乞歸終養。后起故官,督順天學政,調江蘇。任滿回京,調吏部,又督江西學政。
初以文學受知,歷充四庫全書館、三通館副總裁,續編石渠寶笈、秘殿珠林,校勘太學石經。嘉慶元年,與千叟宴,充會試知貢舉。擢左都御史,授軍機大臣,遷兵部尚書,歷吏、戶二部。四年,以老罷樞務,免直內廷,充實錄館副總裁。未幾卒,謚文恪,祀賢良祠。
金士松,字亭立,江蘇吳江人,寄籍宛平。舉順天鄉試,改歸原籍。乾隆二十五年,成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侍讀,直懋勤殿寫經。典福建鄉試,督廣東學政。直南書房,累遷詹事,以生母憂歸。服闋,會高宗南巡,迎鑾道左,回京督順天學政。以寄籍辭,詔免回避,聯任凡七年。累擢禮部侍郎,調兵部。五十年,帝御乾清宮,賜千叟宴。士松年五十七,未得與,特命試詩,賞賚同一品。調吏部,直講經筵,校勘石經,遷左都御史。嘉慶元年,再與千叟宴,遷禮部尚書。二年,調兵部,罷直書房。五年,扈蹕謁裕陵,途次嬰疾,遣御醫診視。還京,卒,謚文簡,祀賢良祠。
鄒炳泰,字仲文,江蘇無錫人。乾隆三十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纂修四庫全書,遷國子監司業。國學因元、明舊,未立辟雍,炳泰援古制疏請。四十八年,高宗釋奠禮成,因下詔增建辟雍。逾兩年,始舉臨雍禮,稱盛典焉。尋超擢炳泰為祭酒。累遷內閣學士,歷山東、江西學政。嘉慶四年,授禮部侍郎,調倉場,剔除積弊。坐糧廳顏培天不職,劾去之。六年,京察,特予議敘。軍船交糧掛欠,已許抵補,后至者復然。炳泰慮年年積欠,與同官達慶意不合,自具疏奏,詔斥其偏執使氣,鐫級留任。又奏監督輪值宿倉,倉役出入滋弊,宜令於倉外官房居住,從之。十年,擢左都御史,遷兵部尚書,兼署工部,管理戶部三庫。十一年,兼管順天府尹事。十二年,調吏部。十四年,加太子少保。倉吏高添鳳盜米事覺,坐久任倉場無所覺察,褫宮銜,降二品頂戴,革職留任,久乃復之。十六年,署戶部尚書。尋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炳泰在吏部久,尤慎銓政。十八年,銓選兵部主事有誤,同官瑚圖禮徇司員議,回護堅執。炳泰力爭曰:“吾年已衰,何戀戀祿位?不可使朝廷法自我壞!”自具疏白其故,上韙其言,卒罷瑚圖禮。既而有降革官捐復者二人,準駁不當,侍郎初彭齡論與不合,疏聞,上斥炳泰無定見,鐫級留任。又盜劫兵部主事姚堃於昌平八仙莊,詔以地近京畿,官吏阘茸,不能治盜,罷炳泰兼管府尹事。及教匪林清變起,逆黨多居固安及黃村,追論炳泰在官不能覺察,以中允、贊善降補。尋休致,歸。二十五年,卒。
柄泰自初登第,不登權要之門,浮沉館職,久之始躋卿貳。屢掌文衡,稱得士。立朝不茍,仁宗重之,而終黜。
戴聯奎,字紫垣,江蘇如皋人。乾隆四十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聯奎少從邵晉涵受經學,既通籍,以清節自厲,在翰林久不遷。大學士嵇璜掌院事,將保送御史,列聯奎名,滿掌院學士曰:“吾未識其人,何以論其才否?”璜以語聯奎,使往見,聯奎漫應之,不往。及京察舉一等,又列聯奎名,復言如前,終不得與,璜乃益重之。和珅為掌院,訪時望傅其子豐紳殷德,或薦晉涵及聯奎,晉涵移病歸,聯奎亦堅辭。循資累遷至內閣學士。嘉慶九年,遷兵部侍郎,歷禮部、兵部、吏部。二十一年,擢左都御史。逾年,擢禮部尚書,調兵部。二十五年,失行印,坐降三品京堂,補太常寺卿,督浙江學政。道光元年,擢禮部侍郎,又擢兵部尚書。召還京,未至,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