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十九 列傳六
子弘普,輔國公,前卒。孫永巘,襲,歷都統、領侍衛內大臣,仍管樂部、宗人府。五十三年,薨,謚曰慎。無子,以從子綿課襲,歷都統、領侍衛內大臣、御前大臣。嘉慶十八年,林清為亂,其徒入宮門,綿課持械拒,射傷一人,得旨議敘。明年,上幸木蘭,綿課奏河橋圮於水,意在尼行,不稱上旨,坐罰俸,并罷諸職。道光二年,坐承修裕陵隆恩殿工草率,降郡王。四年,重修工蕆,復親王。六年,薨,謚曰襄。子奕镈,嗣。八年,以寶華峪地宮入水,追論綿課罪,降奕镈郡王,并奪諸子奕貹、奕飗、奕賟、奕賡職。十一年,上五十萬壽,復奕镈親王。十八年九月,坐與輔國公溥喜赴尼寺食鴉片,奪爵。上聞奕镈浮薄無行,戍吉林;又娶民女為妾,改戍黑龍江,以允祿曾孫綿護襲。
綿護,允祿次子輔國公弘曧孫,輔國將軍永蕃子也。二十一年,薨,謚曰勤。弟綿諽,襲,二十五年,薨,謚曰質。子奕仁,襲,同治十三年,薨,謚曰厚。子載勛,襲。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入京師,載勛與端郡王載漪相結,設壇於其邸,縱令侵使館。俄,授步軍統領。上奉太后幸太原,載勛從,為行在查營大臣。既,與各國議和,罪禍首,奪爵,賜自盡。弟載功,襲。
碩塞第二子博爾果洛,封惠郡王。坐事,奪爵。世宗既以允祿襲莊親王,封博爾果洛孫球琳為貝勒,惠郡王所屬佐領皆隸焉。乾隆中,坐事,奪爵。子德謹,襲輔國公。子孫遞降,以奉恩將軍世襲。
鎮國愨厚公高塞,太宗第六子。初封輔國公。康熙八年,進鎮國公。高塞居盛京,讀書醫無閭山,嗜文學,彈琴賦詩,自號敬一主人。九年,卒。子孫遞降,至曾孫忠福,襲輔國將軍,坐事奪爵。
輔國公品級常舒,太宗第七子。初封鎮國將軍。康熙八年,進輔國公。十四年,坐事,奪爵。三十七年,授輔國公品級。明年,卒。乾隆元年,高宗命錄太祖、太宗諸子后無爵者,授常舒子海林奉恩將軍,世襲。再傳至慧文,卒,命停襲。
輔國公韜塞,太宗第十子。初封鎮國將軍。康熙八年,進輔國公。三十四年,卒。乾隆元年,授韜塞子諭德奉恩將軍,世襲。
襄昭親王博穆博果爾,太宗第十一子。順治十二年,封襄親王。十三年,薨,予謚。無子,爵除。
世祖八子:孝康章皇后生圣祖,孝獻皇后董鄂氏生榮親王,寧愨妃董鄂氏生裕憲親王福全,庶妃巴氏生牛鈕,庶妃陳氏生恭親王常寧,庶妃唐氏生奇授,庶妃鈕氏生純靖親王隆禧,庶妃穆克圖氏生永幹。牛鈕、奇授、永幹皆殤,無封。
裕憲親王福全,世祖第二子。幼時,世祖問志,對:“原為賢王。”世祖異之。康熙六年,封,命與議政。十一年十二月,疏辭,允之。二十二年,上奉太皇太后幸五臺,先行視道路,命福全扈太皇太后行。次長城嶺,上以嶺險不可陟,命福全奉太皇太后先還。二十七年,太皇太后崩。既繹祭,諭曰:“裕親王自太皇太后違豫,與朕同處,殊勞苦。”命皇長子及領侍衛大臣送王歸第。
二十九年七月,噶爾丹深入烏朱穆秦,命為撫遠大將軍,皇長子允禔副之,出古北口;而以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出喜峰口。福全請發大同綠旗兵往殺虎口聽調遣,上令發大同鎮標馬兵六百、步兵一千四百從征,兼命理藩院自阿喇尼設站處量發附近蒙古兵尾大軍置驛。福全又請凡諜報皆下軍中,上從之。師行,上御太和門賜敕印,出東直門送之。上先后遣內大臣阿密達、尚書阿喇尼、都統阿南達等出塞,命各率所部與福全師會。上出塞,駐古魯富爾堅嘉渾噶山,命康親王杰書率師會福全,進駐博洛咎屯。又命簡親王雅布參贊福全軍事。上先遣內大臣索額圖、都統蘇努分道出師,福全奏請令索額圖駐巴林,待師至,與會,上從之,并令蘇努同赴巴林,又趣阿密達、阿喇尼等速率兵內向分駐師所經道中以待。上自博洛和屯還駐舍里烏朱,遣使諭福全曰:“兵漸與敵近,斥堠宜嚴明。噶爾丹當先與羈縻,以待盛京及烏喇、科爾沁諸部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