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八十八 列傳七十五
八月,世宗疾大漸,鄂爾泰仍以大學士與莊親王允祿,果親王允禮,大學士張廷玉,內大臣豐盛額、訥親、海望同被顧命。鄂爾泰與廷玉捧御筆密詔,命高宗為皇太子。俄,皇太子傳旨命鄂爾泰等輔政。世宗崩,宣遺詔以鄂爾泰志秉忠貞,才優經濟,命他日配享太廟。高宗即位,命總理事務,進一等精奇尼哈番。乾隆二年十一月,辭總理事務,授軍機大臣;又辭兼管兵部,上不許,加拜他喇布勒哈番,合為三等伯,賜號襄勤。迭主會試,充領侍衛內大臣、議政大臣、經筵講官。
四年,南河河道總督高斌請開新運口,河東河道總督白鍾山請復漳河故道,命鄂爾泰按視。尋加太保。七年,副都御史仲永檀以密奏留中事告鄂爾泰長子鄂容安,命王大臣會鞫,請奪鄂爾泰官逮問,上不許。十年,以疾乞解任。上慰留,加太傅。卒,命遵遺詔配享太廟,并祀賢良祠,賜祭葬,謚文端。二十年,內閣學士胡中藻以詩辭悖逆獲罪,中藻出鄂爾泰門下,鄂爾泰從子甘肅巡撫鄂昌與唱和,并坐譴。上追咎鄂爾泰植黨,命撤出賢良祠。
鄂爾泰弟鄂爾奇,康熙五十一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雍正中,四遷至侍郎,歷工、禮二部,署兵部。五年,擢戶部尚書,兼步軍統領。十一年,直隸總督李衛論劾壞法營私、紊制擾民諸狀,鞫實,當治罪,上推鄂爾泰恩,宥之。十三年,卒。
鄂爾泰子鄂容安,鄂實,鄂弼,鄂寧,鄂圻,鄂謨。鄂容安自有傳。鄂實與高天喜同傳。
鄂弼初授三等侍衛,遷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出為山西巡撫,調陜西,署西安將軍。擢四川總督,未上官,卒,賜祭葬,謚勤肅。
鄂寧,舉人,初授戶部筆帖式。屢以員外郎署副都統,復自郎中擢禮部侍郎。出為湖北巡撫,調湖南,再調云南。師征緬甸,云南總督楊應琚戰失利,鄂寧以實疏聞。明端代應琚,深入戰死。鄂寧劾參贊額勒登額、提督譚五格逗遛失機。上獎鄂寧,加內大臣銜,即命代明瑞為云貴總督。尋以與參贊舒赫德合疏議撫失上指,奪內大臣銜,左授福建巡撫,迭降藍翎侍衛。卒。
張廷玉,字衡臣,安徽桐城人,大學士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散館授檢討,直南書房,以憂歸。服除,遷洗馬,歷庶子、侍講學士、內閣學士。五十九年,授刑部侍郎。山東鹽販王美公等糾眾倡邪教,巡撫李樹德令捕治,得百五十馀人。上命廷玉與都統讬賴、學士登德會勘,戮七人、戍三十五人而讞定。旋調吏部。
世宗即位,命與翰林院學士阿克敦、勵廷儀應奉幾筵祭告文字,賜蔭生視一品,擢禮部尚書。雍正元年,復命直南書房。偕左都御史朱軾充順天鄉試考官,上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尋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調戶部。疏言:“浙江衢州,江西廣信、贛州,毗連閩、粵,無藉之徒流徙失業,入山種麻,結棚以居,號曰‘棚民’。歲月既久,生息日繁。其強悍者,輒出剽掠。請敕督撫慎選廉能州縣,嚴加約束。其有讀書向學,膂力技勇,察明考驗錄用,庶生聚教訓,初無歧視。”下督撫議行。命署大學士事。四年,授文淵閣大學士,仍兼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五年,進文華殿大學士。六年,進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七年,加少保。
八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設軍機房隆宗門內,以怡親王允祥、廷玉及大學士蔣廷錫領其事。嗣改稱辦理軍機處。廷玉定規制:諸臣陳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內閣擬旨;要事用摺,自奏事處上,下軍機處擬旨,親御朱筆批發。自是內閣權移於軍機處,大學士必充軍機大臣,始得預政事,日必召入對,承旨,平章政事,參與機密。
廷玉周敏勤慎,尤為上所倚。上偶有疾,獎廷玉等翊贊功,各予一等阿達哈哈番,世襲。廷玉請以子編修若靄承襲。十一年,疏言:“諸行省例,凡罪人重者收禁,輕者取保。獨刑部不論事大小、人首從,皆收禁,累無辜。請如諸行省例,得分別取保。刑部引律例,往往刪截,但用數語,即承以所斷罪;甚有求其仿彿,比照定議者:高下其手,率由此起。請敕都察院、大理寺駁正;扶同草率,并予處分。”命九卿議行。大學士英祀京師賢良祠,復即本籍諭祭,命廷玉歸行禮,并令子若靄從;弟廷璐督江蘇學政,亦命來會。發帑金萬為英建祠,并賜冠帶、衣裘及貂皮、人參、內府書籍五十二種。十二月,廷玉疏言:“行經直隸,被水諸縣已予賑,尚有積潦不能種麥,請敕加賑一月。”并議以工代賑。得旨允行。十二年二月,還京師,上遣內大臣、侍郎海望迎勞盧溝橋,賜酒膳。十三年,世宗疾大漸,與大學士鄂爾泰等同被顧命。遺詔以廷玉器量純全,抒誠供職,命他日配享太廟。高宗即位,命總理事務,予世職一等阿達哈哈番,合為三等子,仍以若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