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二 列傳五十九
圣祖既親政,以南懷仁治理歷法,光先坐譴黜,復用新法。時湯若望已前卒,復通微教師封號,視原品賜恤,改“通玄”曰“通微”,避圣祖諱也。
楊光先,字長公,江南歙縣人。在明時為新安所千戶。崇禎十年,上疏劾大學士溫體仁、給事中陳啟新,舁棺自隨。廷杖,戍遼西。
國初,命湯若望治歷用新法,頒時憲歷書,面題“依西洋新法”五字。光先上書,謂非所宜用。既又論湯若望誤以順治十八年閏十月為閏七月,上所為摘謬、辟邪諸論,攻湯若望甚力,斥所奉天主教為妄言惑眾。圣祖即位,四輔臣執政,頗右光先,下禮、吏二部會鞫。康熙四年,議政王等定讞,盡用光先說,譴湯若望,其屬官至坐死。遂罷新法,復用大統術。除光先右監副,疏辭,不許;即授監正,疏辭,復不許。
光先編次其所為書,命曰不得已,持舊說繩湯若望。顧學術自審不逮遠甚,既屢辭不獲,乃引吳明烜為監副。明烜,明炫兄弟行,明炫議復回回科不得請,至是明烜副光先任推算。五年春,光先疏言:“今候氣法久失傳,十二月中氣不應。乞許臣延訪博學有心計之人,與之制器測候,并飭禮部采宜陽金門山竹管、上黨羊頭山秬黍、河內葭莩備用。”七年,光先復疏言:“律管尺寸,載在史記,而用法失傳。今訪求能候氣者,尚未能致。臣病風痺,未能董理。”下禮部,言光先職監正,不當自諉,仍令訪求能候氣者。
是時朝廷知光先學術不勝任,復用西洋人南懷仁治理歷法。南懷仁疏劾明烜造康熙八年七政民歷於是年十二月置閏,應在康熙九年正月,又一歲兩春分、兩秋分,種種舛誤,下議政王等會議。議政王等議,歷法精微,難以遽定,請命大臣督同測驗。八年,上遣大學士圖海等二十人會監正馬祜測驗立春、雨水兩節氣及太陰火、木二星躔度,南懷仁言悉應,明烜言悉不應。議政王等疏請以康熙九年歷日交南懷仁推算,上問:“光先前劾湯若望,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光先何者為是,湯若望何者為非,及新法當日議停,今日議復,其故安在?”議政王等疏言:“前命大學士圖海等二十人赴觀象臺測驗,南懷仁所言悉應,吳明烜所言悉不應,問監正馬祜,監副宜塔喇、胡振鉞、李光顯,皆言南懷仁歷法上合天象。一日百刻,歷代成法,今南懷仁推算九十六刻,既合天象,自康熙九年始,應按九十六刻推行。南懷仁言羅睺、計都、月孛、推歷所用,故入歷;紫炁無象,推歷所不用,故不入歷。自康熙九年始,紫炁不必造入七政歷。”又言:“候氣為古法,推歷亦無所用,嗣后并應停止。請將光先奪官,交刑部議罪。”上命光先但奪官,免其罪。
南懷仁等復呈告光先依附鼇拜,將歷代所用洪范五行稱為滅蠻經,致李祖白等無辜被戮,援引吳明烜誣告湯若望謀叛。下議政王等議,坐光先斬,上以光先老,貸其死,遣回籍,道卒。刑部議明烜坐奏事不實,當杖流,上命笞四十釋之。
南懷仁,初名佛迪南特斯,姓阜泌斯脫氏,比利時國人。康熙初,入中國。時湯若望方黜,楊光先為監正,吳明烜為監副,以大統術治歷,節氣不應,金、水二星躔度舛錯。明烜奏水星當見,其言復不售。乃召南懷仁,命治理歷法。南懷仁劾光先、明烜而去之,遂授南懷仁監副。
時康熙八年三月,南懷仁言是歲按舊法以十一月置閏,以新法測驗,閏當在九年正月。既又言是月二十九日雨水,乃正月中氣,即為康熙九年之正月,閏當在是年二月。上命禮部詢欽天監官,多從南懷仁,乃罷八年十二月閏,移置九年二月;節氣占候,悉用南懷仁說。六月,南懷仁請改造觀象臺儀器,從之。十二月,儀器成,擢南懷仁監正。儀凡六:曰黃道經緯儀,曰赤道經緯儀,曰地平經儀,曰地平緯儀,曰紀限儀,曰天體儀;并繪圖立說,次為靈臺儀象志。十七年,進康熙永年表,表推七政交食,為湯若望未竟之書,南懷仁續成之。二十一年,命南懷仁至盛京測北極高度,較京師高二度,別為推算日月交食表上之。南懷仁官監正久,累加至工部侍郎。二十七年,卒,謚勤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