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七十四 列傳六十一
二十六年,授江西巡撫。陛辭,上諭曰:“大吏以操守為耍,大法則小廉,百姓蒙福。”騭對曰:“臣向在四川,不取民間粒米束草,日費取給於家。”上曰:“身為大臣,日費必取給於家,勢有所不能。但操守廉潔,念念愛民,便為良吏,且亦須安靜。貪污屬吏,先當訓誡;不悛,則糾劾。”瀕行,賜帑金千。二十七年,擢閩浙總督。疏言:“江西自蕩平后,積年蠲免銀米二百萬有奇,民生漸裕。然徵收之弊,尚為民累,錢糧明加火耗,暗加重戥,部院司道府皆有解費。臣入境之初,火耗已減,解費尚存,即揭示剔除積弊,盡革官役上下大小雜費。南昌、新建二縣漕糧尚仍民兌,俱行革除,漕運積年陋規,搜剔無遺。但在民則省費,在官則失利。恐臣去后,空言無用,乞天語嚴禁,不致前弊復生。”下所司知之。
時湖廣叛卒夏逢龍據武昌,陷黃州。騭次邵武,聞警,恐蔓及江西,奏撥福建兵協剿。自海禁既弛,奸民雜入商販,出洋劫掠。騭既上官,即檄溫州總兵蔣懋勛、黃巖總兵林本植、定海總兵董大本以舟師出洋搜捕。懋勛、本植得賊舟七、大本於白沙灣獲巨艦一,斬盜渠楊仕玉等十六輩,釋被擄難民百十一人。二十八年,上幸浙江,賜騭御用冠服。諭曰:“爾任總督,實心任事,浙、閩黎庶稱爾清廉,故特加優賚。”未幾,召拜戶部尚書,以老病累疏乞休,詔輒慰留。
三十三年,召大學士、九卿及河督于成龍入對,上責成龍排陷靳輔,并及騭與左都御史董訥、內閣學士李應薦附和成龍,騭等具疏引罪,訥、應薦并奪官,騭原品休致。三十四年,卒於家,賜祭葬。
宋犖,字牧仲,河南商丘人,權子。順治四年,犖年十四,應詔以大臣子列侍衛。逾歲,試授通判。康熙三年,授湖廣黃州通判。以母憂去。十六年,授理藩院院判,遷刑部員外郎,榷贛關,還遷郎中。二十二年,授直隸通永道。二十六年,遷山東按察使。再遷江蘇布政使,察司庫虧三十六萬有奇,犖揭報督撫,責前布政使劉鼎、章欽文分償。戶部采銅鑄錢,定值斤六分五釐,犖以江蘇不產銅,采自他省,值昂過半,牒巡撫田雯,疏請停采。下部議,改視各關例,斤一錢。
二十七年,擢江西巡撫。湖廣叛卒夏逢龍為亂,徵江西兵赴剿,次九江,挾餉缺幾譁變。犖行次彭澤,聞報,檄發湖口庫帑充行糧,兵乃進。至南昌受事,舊裁督標兵李美玉、袁大相糾三千馀人,謀劫倉庫,應逢龍以叛。犖诇知之,捕得美玉、大相,眾恟々。犖令即斬以徇,諭眾受煽惑者皆貸不問,眾乃定。
江西采竹木,饒州供紫竹,南康、九江供檀、柟諸木,通省派供貓竹,名雖官捐,實為民累,犖疏請動支正帑采買。上命歲終巡撫視察布政司庫,犖疏請糧驛道庫,布政使察覈;府庫,道員察覈。漢軍文武官吏受代,家屬例當還旗,經過州縣,點驗取結。犖曰:“是以罪人待之也。”疏請自贓私斥革并侵挪帑項解部比追外,止給到京定限咨文,俾示區別。皆下部議行。
三十一年,調江蘇巡撫。蘇州濱海各縣遇颶,上元、六合諸縣發山水,淮、揚、徐屬縣河溢,疏請視被災輕重,蠲減如例。發江寧、鳳陽倉儲米麥散賑。別疏請除太湖傍坍地賦額,戶部以地逾千畝,令詳察。犖再疏上陳,上特允之。
犖在江蘇,三遇上南巡,嘉犖居官安靜,迭蒙賞賚,以犖年逾七十,書“福”、“壽”字以賜。四十四年,擢吏部尚書。四十七年,以老乞罷,瀕行,賜以詩。五十三年,詣京師祝圣壽,加太子少師,復賜以詩,還里。卒,年八十,賜祭葬。
陳詵,字叔大,浙江海寧人。康熙十一年舉人,授中書科中書舍人。二十八年,考授吏科給事中,乞養歸。三十六年,起補原官。輔刑科掌印給事中。疏言:“淮、黃自古不兩行。邇者修歸仁堤,開胡家溝,出睢湖之水;閉六壩,加筑高家堰,出洪澤湖之水。此借淮敵黃不易之理。然淮水入運者多,則敵黃仍弱。舊設天妃閘,自淮、黃交會處至清江浦,凡為五閘,重運到時,更迭啟閉,過即下板鎖斷,是以全淮注黃。其引入運河者,不過暫資濟運。自改建草壩,淮、黃盡趨運河,清江浦民居可危。宜復天妃閘舊制,使淮易敵黃,有裨大工。”疏下河督張鵬翮議行。尋疏劾山東蒲臺知縣俞宏聲以赦前細故,拘系監生王觀成,迫令自殺;巡撫王國昌僅以杖責解役結案,玩視民命。命侍郎吳涵偕詵往按,宏聲坐奪官,國昌等議處。授鴻臚寺卿,再遷左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