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八十二 列傳六十九
高層云,字二鮑,江南華亭人。康熙十五年進士。授大理寺評事。二十五年,授吏科給事中。二十六年,太皇太后崩,詔王大臣集永康左門外議喪禮。大學士王熙等向諸王白所議,跪移時,李之芳年老,起而踣。層云曰:“是非國體也。”即日疏言謂:“天潢貴胄,大臣禮當致敬。獨集議國政,無弗列坐,所以重君命、尊朝廷也。況永康左門乃禁門重地,太皇太后在殯,至尊居廬,天威咫尺,非大臣致敬諸王之地。大學士為輔弼大臣,固當自重,諸王亦宜加以禮節,不可驕恣倨慢,坐受其跪,失藩臣體。”疏入,上曰:“朕召大臣議事,如時久,每賜墊坐語。今大臣為諸王跪,於禮不合!毕伦谌烁,吏、禮二部議,嗣后大臣與諸王會議,不得引身長跪,著為令。
二十八年,京師旱,詔求言。層云疏論江、淮間行屯田擾民,請急停蘇民困,上嘉納之。遷通政司參議。二十九年,遷太常寺少卿,卒官。
沈愷曾,字樂存,浙江歸安人。康熙二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三十年,改山東道御史?柨β蕦賰雀,上親出塞拊循。愷曾疏言:“巡行口外,為蒙古諸臣定賞罰,編戶口,安插新附。但圣躬遠出,間關崎嶇,乘輿勞頓於外,群臣晏息於家,臣心何安?宜遣部院大臣經理,令逐一奏聞,仍與皇上親行無異。乞傳旨暫緩此行!笔枞,不報。上還京師,召愷曾入對,賜宴。三十五年,上親征噶爾丹,歲暮,以馀孽未靖,復出塞。愷曾復上疏請回鑾,語甚剴切。
順天學政侍郎李光地有母喪,命奪情視事,光地請給假九月,言路大譁。愷曾疏言:“學臣關系名教,表率士子。使衰绖者衣錦論文,其何以訓?宜令終喪,以隆孝治。閣臣職司票擬,理應委曲奏請,始不當有在任守制之票,既不當有仍遵前旨之擬?瞥悸毸痉怦g,閣臣票擬不當,科臣繳旨覆奏,固其職也。乃亦復默然,不知其所謂封駁者何在也?臣不敢以妄擬閣臣為嫌,劾奏同列為咎。”疏入,下九卿議,尋用彭鵬言,令解任在京守制。陜西提督孫思克請令富民納粟佐軍,愷曾論奏乞敕部停止,上是之。
入臺七年,疏數十上,伉直敢言。歷掌山西、江南、浙江、河南道事,管登聞院。三十八年,巡兩廣鹽課,多惠政,商民德之。報滿,留任一年。還京,復掌山西道。丁父憂,以廣東運使罣誤事連坐,罷官。四十四年,上南巡,召試行在稱旨,賜御書。尋卒。
龔翔麟,字蘅圃,浙江仁和人。父佳育,字祖錫。自龍驤衛經歷出知安定縣,又自兵部郎中出為分巡通永道僉事,擢江南布政使,所至有聲績。入授光祿寺卿。命修賦役簡明書,未竟。卒。
翔麟自副貢生授兵部主事,出榷廣東關稅。沿海諸稅口,遠者去省二千里,吏役苛索,商民重困。翔麟嚴其禁,并移行府縣察究?滴跞,考選陜西道御史,遂疏請以諸稅口交府縣徵收,著為令。
尋命巡視西城。大學士熊賜履以誤擬旨罷,復起為吏部尚書。翔麟疏劾:“賜履竊講學虛聲,前因票擬錯誤,嚼毀草簽,卸過同官;噬蠌膶,放歸田里。旋賜起用,晉位冢宰,毫無報稱。其弟賜瓚包攬捐納,奉旨傳問,賜履不求請處分,猶泰然踞六卿之上。乞賜罷斥。”右通政張云翮,故靖逆侯勇子。勇妻李卒,云翮不居喪。翔麟疏劾:“云翮縱非李出,嫡母、繼母并制三年,豈可視為陌路?乞嚴加議處,以儆敗類!痹瀑F總督趙良棟討吳三桂,定云南,以敘功未允,為部下乞恩,屢有求請。翔麟疏劾:“良棟效力行間,悉由皇上指授方略。蕩平后敘功,既經廷議,重以睿裁,輕重無不允當。事閱十年,而良棟猶嘵嘵不已,妄肆薦揚,市恩於眾,借矜己功。且越例求賜莊田、房屋,言詞狂悖,大不敬。乞下所司定罪!辟n履雅負清望,良棟功臣,云翮功臣子,翔麟論列無所避,以是得直聲。俄又劾賜履及侍郎趙士麟亂銓政,條列以上。
官御史十年,乞歸,貧至不能舉火,蕭然不改恒度。尋卒。
高遐昌,字振聲,河南淇縣人?滴跏迥赀M士,授湖南龍陽知縣。以屯賦重,請減與民田同額。父憂去。服闋,補廣東東莞知縣,歷茂名、信宜,護高州知府,皆有聲。行取,擢刑部主事,累遷戶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