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七 吳書二 吳主傳第二
評曰: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于讒說殄行,胤嗣廢斃,【馬融注尚書曰:殄,絕也,絕君子之行。】豈所謂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哉?其后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臣松之以為孫權橫廢無罪之子,雖為兆亂,然國之傾覆,自由暴皓。若權不廢和,皓為世適,終至滅亡,有何異哉?此則喪國由於昏虐,不在於廢黜也。設使亮保國祚,休不早死,則皓不得立。皓不得立,則吳不亡矣。】
《三國志》 南朝宋·裴松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