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
其春,武安侯病,【正義】:其春,即四年春也。元光四年十月,灌夫棄巿。十二月末,魏其棄巿。至三月乙卯,田蚡薨。則三人死同在一年明矣。漢以十月為歲首故也。秦楚之際表云,十一月,十二月,端月,二月,三月,至九為終。周建子為正月,十一月為正月,十二月為二月,正月為三月,二月為四月,至十月為歲終。漢初至武帝太初以前,并依秦法,以後改用夏正月,至今不改。然夫子作春秋依夏正。專呼服謝罪。【集解】:漢書音義曰:“言蚡號呼謝服罪也。”使巫視鬼者視之,見魏其、灌夫共守,欲殺之。竟死。子恬嗣。【集解】:徐廣曰:“蚡疾,見魏其、灌夫鬼殺之,則其共在一春內邪?武帝本紀‘四年三月乙卯,田蚡薨’,嬰死在蚡薨之前,何復云五年十二月邪?疑十二月當為二月也。”案侯表,蚡事武帝九年而卒,元光四年侯恬之元年,建元元年訖元光三年而九年。大臣表蚡以元光四年卒,亦云嬰四年棄巿,未詳此正安在。然蚡薨在嬰死後分明。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襜褕【正義】:爾雅云“衣蔽前謂之襜”。郭璞云“蔽膝也”。說文、字林并謂之短衣。入宮,不敬。【集解】:徐廣曰:“表云坐衣不敬,國除。”【索隱】:襜,尺占反。褕音逾。謂非正朝衣,若婦人服也。表云恬坐衣不敬,國除。
淮南王安謀反覺,治。王前朝,【集解】:徐廣曰:“建元二年。”武安侯為太尉,時迎王至霸上,謂王曰:“上未有太子,大王最賢,高祖孫,即宮車晏駕,非大王立當誰哉!”淮南王大喜,厚遺金財物。上自魏其時不直武安,特為太后故耳。【索隱】:案:武帝以魏其、灌夫事為枉,於武安侯為不直,特為太后故耳。及聞淮南王金事,上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
太史公曰:魏其、武安皆以外戚重,灌夫用一時決筴而名顯。魏其之舉以吳楚,武安之貴在日月之際。然魏其誠不知時變,灌夫無術而不遜,兩人相翼,乃成禍亂。武安負貴而好權,杯酒責望,陷彼兩賢。嗚呼哀哉!遷怒及人,命亦不延。眾庶不載,竟被惡言。嗚呼哀哉!禍所從來矣!
【索隱述贊】竇嬰、田蚡,勢利相雄。咸倚外戚,或恃軍功。灌夫自喜,引重其中。意氣杯酒,辟睨兩宮。事竟不直,冤哉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