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 魯周公世家第三
宣公俀十二年,楚莊王彊,圍鄭。鄭伯降,復國之。
十八年,宣公卒,子成公黑肱立,【集解】:徐廣曰:“肱,一作‘股’。”是為成公。季文子曰:“使我殺適立庶失大援【集解】:服虔曰:“援,助也。仲殺適立庶,國政無常,鄰國非之,是失大援助也。”杜預曰:“襄仲立宣公,南通於楚既不固,又不能堅事齊、晉,故云失大援。”者,襄仲。”襄仲立宣公,公孫歸父有寵。【集解】:服虔曰:“歸父,襄仲之子。”宣公欲去三桓,與晉謀伐三桓。會宣公卒,季文子怨之,歸父奔齊。
成公二年春,齊伐取我隆。【集解】:左傳作“龍”。杜預曰:“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夏,公與晉郤克敗齊頃公於鞍,齊復歸我侵地。四年,成公如晉,晉景公不敬魯。魯欲背晉合於楚,或諫,乃不。十年,成公如晉。晉景公卒,因留成公送葬,魯諱之。【索隱】:經不書其葬,唯言“公如晉”,是諱之。十五年,始與吳王壽夢會鍾離。【正義】:括地志云:“鍾離國故城在濠州鍾離縣東五里。”
十六年,宣伯告晉,欲誅季文子。【集解】:服虔曰:“宣伯,叔孫喬如。”文子有義,晉人弗許。
十八年,成公卒,子午立,是為襄公。是時襄公三歲也。
襄公元年,晉立悼公。往年冬,晉欒書弒其君厲公。四年,襄公朝晉。
五年,季文子卒。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以相三君。【索隱】:宣公,成公,襄公。君子曰:“季文子廉忠矣。”
九年,與晉伐鄭。晉悼公冠襄公於衛,【集解】:左傳曰:“冠于成公之廟,假鐘磬焉,禮也。”季武子從,相行禮。
十一年,三桓氏分為三軍。【集解】:韋昭曰:“周禮,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魯,伯禽之封,舊有三軍,其後削弱,二軍而已。季武子欲專公室,故益中軍,以為三軍,三家各征其一。”【索隱】:征謂起徒役也。武子為三軍,故一卿主一軍之征賦也。
十二年,朝晉。十六年,晉平公即位。二十一年,朝晉平公。
二十二年,孔丘生。【正義】:生在周靈王二十一年,魯襄二十二年,晉平七年,吳諸樊十年。
二十五年,齊崔杼弒其君莊公,立其弟景公。
二十九年,吳延陵季子使魯,問周樂,盡知其意,魯人敬焉。
三十一年六月,襄公卒。其九月,太子卒。【集解】:左傳曰:“毀也。”【索隱】:左傳云胡女敬歸之子子野立,三月卒。魯人立齊歸之子裯為君,【集解】:徐廣曰:“裯,一作‘袑’。”服虔曰:“胡,歸姓之國也。齊,謚也。”【索隱】:系本作“稠”。又徐廣云一作“袑”,音紹也。是為昭公。
昭公年十九,猶有童心。【集解】:服虔曰:“言無成人之志,而有童子之心。”穆叔不欲立,【索隱】:魯大夫叔孫豹也,宣伯喬如之弟。曰:“太子死,有母弟可立,不即立長。【集解】:服虔曰:“無母弟,則立庶子之長。”年鈞擇賢,義鈞則卜之。【集解】:杜預曰:“先人事,後卜筮。義鈞謂賢等。”今裯非適嗣,且又居喪意不在戚而有喜色,若果立,必為季氏憂。”季武子弗聽,卒立之。比及葬,三易衰。【集解】:杜預曰:“言其嬉戲無度。”君子曰:“是不終也。”
昭公三年,朝晉至河,晉平公謝還之,魯恥焉。四年,楚靈王會諸侯於申,昭公稱病不往。七年,季武子卒。八年,楚靈王就章華臺,召昭公。昭公往賀,【集解】:春秋云:“七年三月,公如楚。”賜昭公寶器;已而悔,復詐取之。【集解】:左傳曰:“好以大屈。”服虔曰:“大屈,寶金,可以為劍。一曰大屈,弓名。魯連書曰‘楚子享魯侯于章華,與之大曲之弓,既而悔之’。大屈,殆所謂大曲之弓。”十二年,朝晉至河,晉平公謝還之。十三年,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十五年,朝晉,晉留之葬晉昭公,魯恥之。二十年,齊景公與晏子狩竟,因入魯問禮。【索隱】:齊系家亦然。左傳無其事。二十一年,朝晉至河,晉謝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