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一 志第二十一◎五行二
晉懷帝永嘉五年,偃鼠出延陵,此毛蟲之孽也。郭景純筮之曰:"此郡東之縣,當有妖人欲稱制者,亦尋自死矣。"其后吳興徐馥作亂,殺太守袁琇,馥亦時滅,是其應也。
晉成帝咸和六年正月丁巳,會州郡秀孝于樂賢堂,有躭見于前,獲之。孫盛曰:"夫秀孝,天下之彥士,樂賢堂,所以樂養賢也。晉自喪亂以后,風教凌夷,秀無策試之才,孝乏四行之寶。躭興于前,或斯故乎。"
晉哀帝隆和元年十月甲申,有麈入東海第。百姓沄言曰:"主入東海第。"識者怪之。及海西廢為東海王,先送此第。
晉孝武太元十三年四月癸巳,礿祠畢,有兔行廟堂上。兔,野物也,而集宗廟之堂,不祥莫甚焉。
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二月,雍州送六足獐,刺史武陵王表為祥瑞。此毛蟲之孽。
宋順帝升明元年,象三頭度蔡洲,暴稻谷及園野。
犬禍:
公孫淵家有犬冠幘絳衣上屋,此犬禍也。屋上亢陽高危之地。天戒若曰,淵亢陽無上,偷自尊高,狗而冠者也。及自立為燕王,果為魏所滅。京房《易傳》曰:"君不正,臣欲篡,厥妖狗出朝門。"
魏侍中應璩在直廬,見一白狗,問眾人無見者。逾年卒。近犬禍也。
諸葛恪征淮南歸,將朝會,犬銜引其衣。恪曰:"犬不欲我行乎?"還坐,有頃復起,犬又銜衣。乃令逐犬。遂升車入而被害。
晉武帝太康九年,幽州有犬,鼻行地三百余步。
晉惠帝元康中,吳郡婁縣民家聞地中有犬聲,掘視得雌雄各一。還置窟中,覆以磨石,宿昔失所在。元帝太興中,吳郡府舍又得二物頭如此。其后太守張茂為吳興兵所殺。案《夏鼎志》曰:"掘地得狗名曰賈。"《尸子》曰:"地中有犬,名曰地狼。"同實而異名也。晉惠帝永興元年,丹陽內史朱逵家犬生三子,皆無頭。后逵為揚州刺史曹武所殺。
晉孝懷帝永嘉五年,吳郡嘉興張林家狗人言云:"天下人餓死。"
晉安帝隆安初,吳郡治下狗恒夜吠,聚高橋上。人家狗有限,而吠聲甚眾;蛴幸钩鲆椫,云一狗假有兩三頭,皆前向亂吠。無幾,孫恩亂于吳會。
桓玄將拜楚王,已設拜席,群官陪位,玄未及出,有狗來便其席,萬眾旺候,莫不驚怪。玄性猜暴,竟無言者,逐狗改席而已。
宋武帝永初二年,京邑有狗人言。
文帝元嘉二十九年,吳興東遷孟慧度婢蠻與狗通好如夫妻彌年。
孝武孝建初,顏竣為左衛,于省內聞犬子聲在地中,掘焉得烏犬子。養久之,后自死。
明帝初,晉安王子勛稱偽號于尋陽,柴桑有狗與女人交,三日不分離。明帝泰始中,秣陵張僧護家犬生豕子。
白眚白祥:
晉武帝太康十年,洛陽宮西宜秋里石生地中,始高三尺,如香钅盧形,后如傴人,盤薄不可掘。案劉向說,此白眚也。明年,宮車晏駕,王室始騷,卒以亂亡。京房《易傳》曰:"石立如人,庶人為天下雄。"此近之矣。
晉成帝咸康初,地生毛,近白眚也。孫盛以為民勞之異。是后胡滅而中原向化,將相皆甘心焉。于是方鎮屢革,邊戍仍遷,皆擁帶部曲,動有萬數。其間征伐征賦,役無寧歲,天下擾動,民以疲怨。咸康三年六月,地生毛。
晉孝武太元二年五月,京都地生毛。至四年而氐賊攻襄陽,圍彭城,向廣陵,征戍仍出,兵連不解。太元十四年四月,京都地生毛。是時苻堅滅后,經略多事。太元十七年四月,地生毛。
晉安帝隆安四年四月乙未,地生毛,或白或黑。晉安帝元興三年五月,江陵地生毛。是后江陵見襲,交戰者數矣。晉安帝義熙三年三月,地生白毛。義熙十年三月,地生白毛。明年,王旅西討司馬休之。又明年,北掃關、洛。
魏明帝青龍三年正月乙亥,隕石于壽光。按《左氏傳》,隕石,星也。劉歆說曰:"庶民,惟星隕于宋者,象宋襄公將得諸侯而不終也。"秦始皇時有隕石,班固以為石陰類,又白祥,臣將危君。是后司馬氏得政。
晉武帝太康五年五月丁巳,隕石于溫及河陽各二。太康六年正月,隕石于溫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