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十 列傳第二十五
煬帝即位,征為兵部尚書,待遇甚重。從征吐谷渾,文振督兵屯雪山,連營三百馀里,東接楊義臣,西連張壽,合圍渾主于覆袁川。以功進位右光祿大夫。帝幸江都,以文振行江都郡事。文振見高祖時容納突厥啟民居于塞內,妻以公主,賞賜重疊;及大業初,恩澤彌厚。文振以狼子野心,恐為國患,乃上表曰:"臣聞古者遠不間近,夷不亂華,周宣外攘戎狄,秦帝筑城萬里,蓋遠圖良算,弗可忘也。竊見國家容受啟民,資其兵食,假以地利。如臣愚計,竊又未安。何則?夷狄之性,無親而貪,弱則歸投,強則反噬,蓋其本心也。臣學非博覽,不能遠見,且聞晉朝劉曜,梁代侯景,近事之驗,眾所共知。以臣量之,必為國患。如臣之計,以時喻遣,令出塞外。然后明設烽候,緣邊鎮防,務令嚴重,此乃萬歲之長策也。"時兵曹郎斛斯政專掌兵事,文振知政險薄,不可委以機要,屢言于帝,帝并弗納。
及遼東之役,授左候衛大將軍,出南蘇道。在道疾篤,上表曰:"臣以庸微,幸逢圣世,濫蒙獎擢,榮冠儕伍。而智能無取,叨竊已多,言念國恩,用忘寢食。常思效其鳴吠,以報萬分,而攝養乖方,疾患遂篤。抱此深愧,永歸泉壤,不勝馀恨,輕陳管穴。竊見遼東小丑,未服嚴刑,遠降六師,親勞萬乘。但夷狄多詐,深須防擬,口陳降款,心懷背叛,詭伏多端,勿得便受。水潦方降,不可淹遲,唯愿嚴勒諸軍,星馳速發,水陸俱前,出其不意,則平壤孤城,勢可拔也。若傾其本根,馀城自克。如不時定,脫遇秋霖,深為艱阻,兵糧又竭,強敵在前,靺軻出后,遲疑不決,非上策也。"后數日,卒于師。帝省表,悲嘆久之,贈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北平侯,謚曰襄。賜物一千段,粟麥二千石,威儀鼓吹,送至墓所。有子十人。
長子詮,官至武牙郎將。次綸,少以俠氣聞。文振弟文操,大業中,為武賁郎將,性甚剛嚴。帝令督秘書省學士。時學士頗存儒雅,文操輒鞭撻之,前后或至千數,時議者鄙之。
史臣曰:仲方兼資文武,雅有籌算,伐陳之策,信為深遠矣。聲績克舉,夫豈徒言哉!仲文博涉書記,以英略自許,尉迥之亂,遂立功名。自茲厥后,屢當推轂。遼東之役,實喪師徒。斯乃大樹將顛,蓋亦非戰人之罪也。文振少以膽略見重,終懷壯夫之志,時進讜言,頻稱諒直。其取高位厚秩,良有以也。
《隋書》 唐·魏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