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卷八十
文貞。贈太尉鄭國公魏征。贈司空許國公蘇瑰。贈尚書左丞相兗國公陸象先。贈太尉廣平郡公宋璟。贈太師燕國公張說。(太常卿初謚為文貞。左司郎中楊伯威駁曰。謚者。德之表。行之跡。將以激勵風俗。檢束名教。固無虛譽。是存實錄。準張說罷相制云。不肅細微之人。頗乖周慎之旨。又致仕制云。行虧半石。防闕周身。未免瓜李之嫌。而喧眾多之口。且玉之有瑕。尚可磨也。人之斯玷。焉可逭也。謚曰文貞。何成勸沮。請下太常。更據行事定謚。工部侍郎張九齡又議。請依太常為定。眾論未決。上為制碑文。賜謚曰文貞。眾議始定。)贈太傅崔佑甫。贈太子太師牛僧孺。(大中十三年十二月。中書侍郎平章事白敏中。上疏請行贈謚。上從之。請下太常謚之。)
文懿。贈禮部尚書永興縣公虞世南。(貞觀十二年十一月敕。虞世南學綜古今。行篤終始。至孝忠直。事多宏益。易名之典。抑有舊章。前雖謚懿。未盡其美?芍u曰文懿。)贈太師韓國公苗晉卿。(初。太常謚為懿獻。及敕出。改為文懿。)贈司徒李回。贈太尉王起。
文昭。贈太尉梁國公房元齡。贈司徒鄭畋。
文忠。贈尚書右仆射河南縣公褚遂良。贈太子少傅清水縣男李元纮。贈太子少師宜陽縣子韓休。贈司徒魯郡公顏真卿。
文康。贈太常卿陽翟縣公褚亮。
文惠。贈司空梁國公狄仁杰。
文憲。贈尚書右仆射許國公蘇颋。贈太尉衛國公杜鴻漸。
文成。贈荊南大都督漁陽縣伯盧懷慎。
文孝。贈禮部尚書王珣。
文簡。贈司徒楊綰。(初太常謚楊綰為文貞。比部郎中蘇端駁曰。古者美惡無私。褒貶必當。將以嘉善而退惡。為列辟之明典也。可不慎歟。今謹詳前謚。文貞者;ǹ际隆?址枪庠蕰r論。發揚來訓矣。夫道德博聞曰文。清白守節曰貞。且元載與司徒友敬殊深。推為長者。首舉清要。人莫與京。及司徒寵望漸高。載畏其逼。又知載隳壞綱紀。心二于君。既懼其疑。因而疏間。有口皆知載惡。而獨曾無一言;蛴邪l載之惡。證告未明。抱誠坐法者。司徒時居上列。奏達非難。不能因此披衷正詞。全志士之命。露兇狡之私。而乃晏安自泰。優游過日。使元載禍大滅身。竟勞圣上防伺之慮。豈守節不隱耶。豈懷道無毒耶。非謂文貞亦明矣。洎元載將謀不忠。罔圣蔽聰。嗇恩于下。招怨于上。使北塞人勞。有過時之戍。西郊虜入。無吊災之惠。磁邢堅義之士。將死復生。梁宋傷夷之人;蚝蝠H。搜訪旌恤。中外所急。載皆絕之。使王澤不及于下。為行路所嘆。而楊公當圣上維新之時。居天下得賢之望。誠宜不俟終日。造次速言。乃寥寂起悟。禁閉謨猷。食萬錢之賜。虛承一心之顧。使防河之人。家聞采菉之嘆。近甸諸邑。多興祈父之憂。豈慈惠愛人乎。既曰不慈不惠。何以謂之文。有隱有毒。何以謂之貞矣。古者。諸侯有國。卿大夫有家。上以報祖宗。下以處子孫之義也。楊公歷處厚俸。人謂儒宗。曾不立家。又無私廟。寧使人世闕敬祖之禮。位極無祭禰之宮。凡在衣冠。誰不嘆恨。又乖大義克就。愍仁接禮之義矣。曰文與貞。曷可以議。圣人立謚。有公無私。所以周宣不敢私于父。謚曰厲。漢宣不敢私于祖。謚曰戾。百王明制。列圣通則。公叔文子有死衛之節。修班制之勤。社稷不辱。方居此謚。爰及太宗初。魏公征有匡救公直之忠。中宗末。蘇瑰有保安不奪之節。所以諸賢甚眾。謚文貞者。不過數公。至于燕國公張說。先朝輪能。名節昭著。省司尚謂不可。至今人故稱之。由是言之。焉可比德。請牒太常。更詳他謚。以守彝章。庶乎青史之筆。不乖于周漢。黃泉之魂。免慚于蘇魏。大歷十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別敕謚為文簡。)贈司空鄭肅。
懿文。贈太子太保薛元超。
景武。贈司徒衛國公李靖。
貞武。贈太尉英國公李績。
忠武。贈司徒鄂國公尉遲敬德。贈太師汾陽郡王郭子儀。贈太師西平郡王李晟。
莊武。贈太傅北平郡王馬璲。贈太師劉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