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會要卷四十九
開元二十八年。以正月望日。御勤政樓。燕群臣。連夜燃燈。會大雪而罷。因命自今常以二月望日夜為之。
天寶三載十一月敕。每載依舊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開坊市燃燈。永為例程。
病坊
開元五年。宋璟奏。悲田養病。從長安以來。置使專知。國家矜孤恤窮。敬老養病。至于安庇。各有司存。今驟聚無名之人。著收利之便。實恐逋逃為藪。隱沒成奸。昔子路于衛。出私財為粥。以飼貧者?鬃臃侵。乃覆其饋。人臣私惠。猶且不可。國家小慈。殊乖善政。伏望罷之。其病患人。令河南府按此分付其家。
會昌五年十一月。李德裕奏云。恤貧寬疾。著于周典。無告常餒。存于王制。國朝立悲田養病。置使專知。開元五年。宋璟奏悲田乃關釋教。此是僧尼職掌。不合定使專知。元宗不許。至二十二年。斷京城乞兒。悉令病坊收管。官以本錢收利給之。今緣諸道僧尼。盡已還俗。悲田坊無人主領?重毑o告。必大致困窮。臣等商量。悲田出于釋教。并望改為養病坊。其兩京及諸州。各于錄事耆壽中。揀一人有名行謹信。為鄉里所稱者。專令勾當。其兩京望給寺田十頃。大州鎮望給田七頃。其它諸州。望委觀察使量貧病多少給田五頃。以充粥食。如州鎮有羨余官錢。量予置本收利。最為稔便。敕。悲田養病坊。緣僧尼還俗。無人主持?謿埣矡o以取給。兩京量給寺田拯濟。諸州府七頃至十頃。各于本置選耆壽一人勾當。以充粥料。
僧籍
天下寺五千三百五十八。僧七萬五千五百二十四。尼五萬五百七十六。兩京度僧尼。御史一人蒞之。每三歲。州縣為籍。一以留州縣。一以上祠部。
新羅日本僧入朝學問。九年不還者。編諸籍。
會昌五年。敕祠部檢括天下寺及僧尼人數。凡寺四千六百。蘭若四萬。僧尼二十六萬五百人。
大秦寺
貞觀十二年七月。詔曰。道無常名。圣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波斯僧阿羅本。遠將經教。來獻上京。詳其教旨。元妙無為。生成立要。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于義寧坊建寺一所。度僧廿一人。
天寶四載九月。詔曰。波斯經教。出自大秦。傳習而來。久行中國。爰初建寺。因以為名。將欲示人。必修其本。其兩京波斯寺。宜改為大秦寺。天下諸府郡置者。亦準此。
摩尼寺
貞元十五年四月。以久旱。令摩尼師祈雨。
元和二年正月庚子;丶v請于河南府太原府置摩尼寺。許之。
會昌三年敕。摩尼寺莊宅錢物。并委功德使及御史臺京兆府差官檢點。在京外宅修功德回紇。并勒冠帶。摩尼寺委中書門下條疏奏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