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唐律疏議卷第十八賊盜 凡九條
266 諸殘害死屍,謂焚燒、支解之類。及棄屍水中者,各減鬥殺罪一等;緦麻以上尊長不減。
【疏】議曰:「殘害死屍」,謂支解形骸,割絕骨體及焚燒之類;及棄屍水中者:「各減鬥殺罪一等」,謂合死者,死上減一等;應(yīng)流者,流上減一等之類。注云「緦麻以上尊長不減」,謂殘害及棄屍水中,各依鬥殺合斬,不在減例。
棄而不失及髡髮若傷者,各又減一等。即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者,各不減。皆謂意在於惡者。
【疏】議曰:棄屍水中,還得不失。髡髮,謂髡去其髮。傷,謂故傷其屍,傷無大小,但非支解之類。「各又減一等」,謂凡人各減鬥殺罪二等,緦麻以上尊長唯減一等,大功以上尊長及小功尊屬仍入「不睦」。即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者,各不減,並同鬥殺之罪,子孫合入「惡逆」,決不待時(shí)。注云「皆謂意在於惡者」,謂從殘害以下,並謂意在於惡。如無惡心,謂若願(yuàn)自焚屍,或遺言水葬及遠(yuǎn)道屍柩,將骨還鄉(xiāng)之類,並不坐。
267 諸穿地得死人不更理,及於冢墓?fàn)`狐貍而燒棺槨者,徒二年;燒屍者,徒三年。緦麻以上尊長,各遞加一等;卑幼,各依凡人遞減一等。
【疏】議曰:因穿地而得死人,其屍不限新舊,不即埋掩,令其曝露;或於他人冢墓而燻狐貍之類,因燒棺槨者:各徒二年。謂唯燒棺槨,火不到屍。其燒棺槨者,緦麻以上尊長,從徒二年上遞加一等,至期親尊長,流二千五百里。其卑幼,各依凡人遞減一等:緦麻,於二年上減一等,徒一年半;小功,徒一年;大功,杖一百;期親,杖九十。若穿地得死人,可識(shí)知是緦麻以上尊長,而不更埋,亦從徒二年上遞加一等,卑幼亦從徒二年上遞減一等,各準(zhǔn)「燒棺槨」之法。其燒屍者徒三年,緦麻以上尊長各遞加一等,謂從徒三年上遞加一等,燒大功尊長屍流三千里,雖期親尊長,罪亦不加。其卑幼,各遞減一等,謂緦麻卑幼減凡人一等,徒二年半;遞減至期親卑幼,猶徒一年。
問曰:下條「發(fā)冢者,加役流」,注云「招魂而葬亦是」。此文燒屍者徒三年,未知招魂而葬亦同以否?
答曰:準(zhǔn)律,招魂而葬,發(fā)冢者與有屍同罪。律有「燒棺槨」之文,復(fù)著「燒屍」之罪;招魂而葬,棺內(nèi)無屍,止得從「燒棺槨」之法,不可同「燒屍」之罪。
若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冢墓?fàn)`狐貍者,徒二年;燒棺槨者,流三千里;燒屍者,絞。
【疏】議曰:稱子孫於祖父母、父母者,曾、高亦同。部曲、奴婢者,隨身、客女亦同。子孫於祖父母、父母,部曲、奴婢於主冢墓?fàn)`狐貍者,徒二年;若燒棺槨者,流三千里;燒屍者,絞。
268 諸造祅書及祅言者,絞。造,謂自造休咎及鬼神之言,妄說吉兇,涉於不順者。
【疏】議曰:「造祅書及祅言者」,謂構(gòu)成怪力之書,詐為鬼神之語。「休」,謂妄說他人及己身有休徵。「咎」,謂妄言國家有咎惡。觀天畫地,詭說災(zāi)祥,妄陳吉兇,並涉於不順者,絞。
傳用以惑眾者,亦如之;傳,謂傳言。用,謂用書。其不滿眾者,流三千里。言理無害者,杖一百。即私有祅書,雖不行用,徒二年;言理無害者,杖六十。
【疏】議曰:「傳用以惑眾者」,謂非自造,傳用祅言、祅書,以惑三人以上,亦得絞罪。注云:「傳,謂傳言。用,謂用書。」「其不滿眾者」,謂被傳惑者不滿三人。若是同居,不入眾人之限;此外一人以上,雖不滿眾,合流三千里。其「言理無害者」,謂祅書、祅言,雖說變異,無損於時(shí),謂若豫言水旱之類,合杖一百。「即私有祅書」,謂前人舊作,衷私相傳,非己所製,雖不行用,仍徒二年。其祅書言理無害於時(shí)者,杖六十。
269 諸夜無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時(shí)殺者,勿論;若知非侵犯而殺傷者,減鬥殺傷二等。
【疏】議曰:「夜無故入人家」,依刻漏法:晝漏盡為夜,夜漏盡為晝。謂夜無事故,輒入人家,笞四十。家者,謂當(dāng)家宅院之內(nèi)。登於入時(shí),被主人格殺之者,勿論。「若知非侵犯」,謂知其迷誤,或因醉亂,及老、小、疾患,並及婦人,不能侵犯,而殺傷者,減鬥殺傷二等。若殺他人奴婢,合徒三年,得減二等,徒二年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