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七十六 州郡六
興州(今理順政縣。)戰國時為白馬氐之東境。二漢屬武都郡。晉惠帝時亦為楊茂搜所據。其后為梁所破,置武興蕃王國。后魏置東益州。西魏改為興州,兼置順政郡。隋初郡廢,煬帝初復置。大唐為興州,或為順政郡。領縣三:
順政(漢沮縣地。后魏置略陽縣。沔水發源於此,一名沮水。有小丙山,有穴方圓二尺馀,有水潛流,穴口面丙,因以為名,左思蜀都賦所謂"嘉魚出於丙穴"。)
長舉(西魏置槃頭郡。有鳳溪。)
鳴水(西魏置落叢郡。)
○懷道郡
(東至武都郡二百七十里。南至同昌郡四百十里。西至合川郡二百四十里。北至和政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西南到……西北到和政郡二百五十里。東北到同谷郡上祿縣三百二十里。去西京千四百七十里,去東京二千二百八十里。戶千二百六十,口七千四十。)
宕州(今理懷道縣。宕,達浪反。)秦漢以來為諸羌之地,后魏始封為蕃國。后周置宕昌國,武帝置宕州。隋置宕昌郡。大唐為宕州,或為懷道郡。領縣二:
懷道(后周置。)
良恭(亦周置陽宕縣,隋改之。)
○同昌郡
(東至武都郡三百二十里。南至江油郡六百里。西至交川郡三百三十里。北至懷道郡四百十里。東南到陰平郡百六十里。西南到交川郡三百里。西北到故芳州三百二十里。東北到武都郡三百二十里。去西京千六百十里,去東京二千四百十里。戶二千三百二十,口萬三千七百七。)
扶州(今理同昌縣。)歷代西戎之地。西魏逐吐谷渾,於此置鄧州及鄧寧郡。隋初改曰扶州,又改曰同昌郡。大唐因之,或為同昌郡。領縣四:
同昌
帖夷
尚安(有黑水,東南流入白水。)
鉗川
○陰平郡
(東至益昌郡四百九十里。南至江油郡三百二十里。西至同昌郡百六十里。北至武都郡二百五十里。東南到益昌郡四百九十里。西南到同昌郡同昌縣十六里。西北到同昌郡百六十里。東北到武都郡盤隄縣百里。去西京千四百五十里,去東京二千九十里。戶千六百七十,口八萬四千八十五。)
文州(今理曲水縣。)古氐羌之境。漢開西南夷,置陰平道,屬廣漢郡,后漢因之。蜀亦得之。(后主建興七年,諸葛亮定之。其后鍾會伐蜀,姜維表請備陰平橋頭,后主不從。)鄧艾自陰平景谷步道,懸兵束馬,逕江油,出綿竹以滅蜀,即此是也。晉置陰平郡,永嘉末,沒於楊茂搜。西魏平定,始置文州及盧北郡。隋廢為縣,并屬武都郡。大唐復置文州,或為陰平郡。領縣二:
曲水
長松
○江油郡
(東至益昌郡四百里。南至巴西郡三百五十里。西至交川郡三百三十里。北至陰平郡三百二十里。東南到普安郡二百九十里。西南到通化郡三百二十里。西北到同昌郡六百里。東北到益昌郡四百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六十里,去東京三千十五里。戶九百二十,口五千二百。)
龍州(今理江油縣。)秦漢及魏為無人之境,晉得之,屬陰平郡。宋、齊皆因之。后魏置江油郡。西魏置龍州。隋初郡廢,煬帝初州廢,置平武郡。大唐為龍州,或為江油郡。領縣二:
江油(有石門山,與氐分界,蜀都賦曰"緣以劍閣,阻以石門"是也。鄧艾伐蜀,自陰平至江油,即此。)
清川
○交川郡
(東至同昌郡三百三十里。南至臨翼郡百八十里。西至……北至吐蕃界九十里。東南到通化郡三百里。西南到江源郡三百里。西北到吐蕃界五十里。東北到同昌郡三百里。去西京二千二百五十里,去東京三千五十里。戶千五十,口五千六百五十。)
松州(今理嘉誠縣。)歷代諸羌之域。晉屬汶山郡。宋、齊亦得之。后為西魏、后周所有。隋屬汶山、同昌二郡。大唐武德元年,置松州,或為交川郡。領縣三:
嘉誠(有甘松嶺,江水所發之源。)
交川
平康
○合川郡
(東至懷道郡二百四十里。南至吐蕃界三十里。西至吐蕃界九十里。北至臨洮郡百八十里。東南到同昌郡三百四十里。西南到吐蕃界七十里。西北到吐蕃界七十里。東北到和政郡四百五十里。去西京千七百六十里,去東京二千五百六十里。戶千三百十,口七千四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