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七 職官九
內給事:周禮內小臣之職,掌王后之命,后出入,前驅。后漢少府有給事黃門,掌侍左右,止在內宮,關通中外及中宮以下眾事。自魏晉至於梁陳無其職。后魏有中給事中,后改為中給事。北齊中侍中省有中給事中四人。煬帝改為內承直。大唐復為內給事,置八人。
內謁者:后漢大長秋屬官有中宮謁者三人,主報中章。后魏、北齊有中謁者仆射。隋內侍省有內謁者監六人,內謁者十二人。大唐因之。
內寺伯:周禮寺人,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令。隋內侍省有內寺伯二人。大唐因之。
掖庭局令:秦置永巷,漢武更名掖庭,置令,掌宮人簿帳、公桑、養蠶及女工等事。后漢掖庭令掌后宮貴人采女,又有永巷令,典官婢,皆宦者,并屬少府。大唐置二人。
宮闈局:令二人。隋置令,掌宮內門閤之禁及出納神主,并內給使名帳、糧廩事。大唐因之。
奚官局:令二人。齊、梁、陳、隋有奚官署令,掌守宮人、使藥、疾病、罪罰、喪葬等事。大唐置二人。
內仆局:令二人。后漢有中宮仆,掌車輿、雜畜及導等。大唐置二人。
內府局:令二人。漢有內者局令。隋曰內者。大唐為內府,置令二人,掌內庫出納、帳設、澡沐等。
○少府監
(監 丞 主簿 中尚、左尚、右尚、織染、掌冶等五署 暴室等丞)
少府,秦官。漢因之,是為九卿,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供養。(應劭曰:"山海池澤之稅,名曰禁錢,以給私養,自別為藏。少者,小也,故稱少府。"顏師古曰:"大司農供軍國之用,少府以養天子也。"天子曰少府,諸侯曰私府,漢時官有私府長,掌禁錢。后光武改屬司農也。王莽曰共工。)后漢少府卿一人,掌中服御之諸物,衣服、寶貨、珍膳之屬,朝賀則給璧。(后漢東平王蒼為驃騎,正月朔朝,蒼當入賀。故事,少府給璧。時陰就為少府,貴傲不奉法,漏將盡,而求璧不得。蒼掾朱暉,遙見少府主簿持璧,乃往紿曰:"試請睹之。"既得而馳奉之,就復以他璧朝。紿,徒改反。)凡中書謁者,尚書令、仆,侍中,中常侍,黃門,御史中丞以下皆屬焉。(孔融字文舉,以將作大匠為少府。)晉制,銀章青綬,五時朝服,進賢兩梁冠,絳朝服,佩水蒼玉。哀帝末,省并丹陽尹,孝武復置。宋少府領左右尚方、御府、東冶、南冶、平準等令、丞。齊又加領左右銀鍛署。梁少府為夏卿,位視尚書左、右丞。陳因之。后魏少府謂之六卿,(以少府、宗正、太仆、廷尉、司農、鴻臚為六卿。)至孝文太和中,易制官品,遂改少府為太府。北齊無少府,其尚方等署皆隸太府。至隋煬帝大業五年,又分太府為少府監,置監及少監,復領尚方、織染等署,后又改監、少監并為令。大唐武德初,置軍器監,廢少府監。貞觀元年五月,分太府中尚坊、織染坊、掌冶坊署,置少府監。龍朔二年,改為內府監,咸亨元年復舊。光宅元年,改為尚方監,神龍元年復舊。監一人,(總判。)少監二人,(通判。初少監一人,太極元年加一人。)領中尚、左尚、右尚、織染、掌冶等五署。(開元十年五月,於北都置軍器監,至二十六年五月廢。)
丞:漢有六人,后漢省五,而有一丞,其后歷代皆一人。(山公啟事曰:"中郎衛昱,往為少府丞,其有損益。")大唐置四人。
主簿:晉置二人,自后歷代一人,大唐有二人。
中尚署:周官為玉府。秦置尚方令,漢因之。后漢主作手工作、御刀劍、玩好器物及寶玉作器。(宦者蔡倫為尚方令,監作秘劍及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代法。)兩漢又有考工令,主作兵器,其職稍同。(考工令作兵器,兵器成則傳執金吾入武庫。及主織采諸雜工,初屬少府,中屬主爵,光武時屬太仆。)漢末分尚方為中、左、右三尚方。魏晉因之,自過江,唯置一尚方,哀帝以隸丹陽尹。宋武帝踐祚,以相府作部配臺,謂之左尚方,而本署謂之右尚方,并掌造軍器。又以相府細作配臺,即其名置令一人,隸門下。孝武大明中,改曰御府。(御府,二漢已有之,典官婢作褻衣服補浣之事。魏晉猶置其職,江左乃省焉。)后廢帝初,省御府,置中署,隸右尚方。則漢之考工令如宋之尚方令,尚方令如宋中署矣。齊置左右尚方令各一人。梁有中、左、右尚方。北齊亦三尚方,隸太府。隋煬帝分隸少府。大唐省"方"字,有中、左、右三尚署,令、丞各一人。(中署掌宮內營造雜作,左署掌車輦、繖扇、膠漆、畫鏤等作,右署掌皮毛膠墨雜作、席薦等事。開元以后,別置中尚使以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