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六 志第四十五上
宣政院:院使,俸一百一十八貫六錢六分,米一十二石。同知,俸一百六貫,米一十一石。副使,俸九十五貫三錢三分,米九石五斗。僉院,俸九十貫一錢八分,米九石五斗。同僉,俸五十九貫三錢三分,米六石。院判,俸四十二貫,米四石五斗。參議,俸三十九貫三錢三分,米三石五斗。經歷,俸三十四貫六錢六分,米三石五斗。都事,俸二十八貫,米三石。照磨,俸二十二貫,米二石;管勾同。斷事官、客省使并同太禧宗禋院例。宣徽院同。
翰林國史院:承旨,俸一百一十八貫六錢六分,米一十二石。學士,俸一百六貫,米一十一石。侍讀學士,俸九十五貫三錢三分,米九石五斗;侍講學士同。直學士,俸五十九貫三錢三分三厘,米六石。經歷,俸三十四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三石。都事,俸二十八貫,米三石。待制,俸三十九貫三錢三分三厘,米三石五斗。修撰,俸二十八貫,米三石。應奉,俸二十五貫三錢三分三厘,米二石。編修,俸二十二貫,米二石;檢閱同。典籍,俸二十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一石五斗。翰林院、集賢院,大學士同承旨,余并同上例。
中政院:院使,俸一百一貫三錢三分三厘,米一十石五斗。同知,俸八十二貫六錢六分六厘,米八石五斗。僉院,俸七十貫,米七石五斗。同僉,俸五十九貫三錢三分三厘,米六石。院判,俸四十三貫,米四石五斗。司議,俸三十四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三石。長史,俸二十八貫,米三石。照磨,俸二十二貫,米二石;管勾同。太醫院、典瑞院、將作院、太史院、儲政院并同。
太常禮儀院:院使,俸八十二貫六錢六分,米八石五斗。同知,俸七十二貫,米七石五斗。僉院,俸四十八貫六錢六分六厘,米四石五斗。同僉,俸四十二貫,米四石五斗。院判,俸三十七貫三錢三分三厘,米四石。經歷,俸二十八貫,米三石。都事,俸二十五貫三錢三分,米二石。照磨,俸二十二貫,米二石。太祝,俸二十貫六錢六分,米一石五斗;奉禮、協律同。
通政院:院使,俸八十二貫六錢六分六厘,米八石五斗。同知,俸七十貫,米七石五斗。副使,俸五十九貫三錢三分三厘,米六石。僉院,俸四十八貫六錢六分六厘,米四石五斗。同僉,俸四十四貫,米四石五斗。院判,俸三十九貫三錢三分三厘,米三石五斗。經歷,俸三十四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三石。都事,俸二十六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二石五斗。照磨,俸二十二貫,米二石。
大宗正府:也可紥魯忽赤,內一員俸一百一十八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一十二石;二十七員俸八十二貫六錢六分六厘,米八石;五員俸六十七貫三錢三分三厘,米六石五斗。郎中,俸三十六貫,米三石五斗。員外郎,俸三十一貫三錢三分三厘,米三石。都事,俸二十六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二石五斗。照磨,俸二十二貫,米二石;管勾同。
大司農司:大司農,俸一百一十八貫六錢六分,米一十二石。大司農卿,俸一百三貫,米一十一石。大司農少卿,俸九十五貫三錢三分,米九石五斗。大司農丞,俸九十貫一錢八分,米九石五斗。經歷,俸三十四貫六錢六分,米三石。都事,俸二十八貫,米三石。照磨,俸二十二貫,米二石;管勾同。
內史府:內史,俸一百四十三貫三錢三分。中尉,俸一百一十六貫六錢六分六厘。司馬,俸八十三貫三錢三分三厘。諮議,俸四十六貫六錢六分六厘。記室,俸四十貫。照磨,俸三十貫。
大都留守司:留守,俸一百一貫三錢三分,米一十石五斗。同知,俸八十二貫六錢六分,米八石五斗。副留守,俸五十九貫三錢三分三厘,米六石。留判,俸四十二貫,米四石五斗。經歷,俸三十四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三石。都事,俸二十八貫,米三石。照磨,俸二十二貫,米二石。
都護府:大都護,俸八十二貫六錢六分六厘,米八石五斗。同知,俸七十二貫,米七石五斗。副都護,俸五十九貫三錢三分三厘,米六石。經歷,俸二十八貫,米三石。都事,俸二十六貫六錢六分六厘,米二石五斗。照磨,俸二十二貫,米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