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戰國策》一書,記載了戰國時代各國的歷史事實和故事傳說,有史料價值,也有文學價值。至西漢末年,書中篇簡有零亂缺失情況,劉向遂加以整理,定為三十三篇。爾后,歷代傳抄傳刻,又多有訛誤。雖然經過學者多次校注、輯補或改編,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何建章教授研究此書多年,曾參考有關書籍一百多種,以他淵博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訓詁學修養,前結前人的整理成果,寫成《戰國策注釋》,提出了自己大量的心得體會。在?狈矫,例如《秦策》一第二章:“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滨U彪注:“掘門,掘垣為門!倍斡癫谩墩f文解字注》:“堀”古與“窟”通用,古書中“堀”多訛為“掘”。本《注釋》指出,“掘門”應作“堀穴”,“掘”、“窟”、“掘”古通用;“穴”因在篆文中與“門”形近而訛為“門”。下文有“戶”字,此處不應復出“門”字。
又如《齊策》三第一一章:“(前略)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勌之苦,而擅其功!北尽蹲⑨尅氛J為,“見”當是字之誤,同“得”。得之,才“無勞勌之苦,而擅其功”。
在解釋方面,例如《齊策》一第二章:“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鼻叭硕及选昂选苯鉃椤昂亍背霎a的貉皮,“代馬”解為代郡出產的馬。本《注釋》識為,“胡”和“貉”是指北方兩個民族地區!昂选蓖磅觥保枪糯拿褡迕。“代馬”指“代郡”和“馬邑”,都是地名。原書中這幾句都是指“地勢形便”而言。
又如《秦策》三第一一章:“臣竊為王恐,恐萬世之后,有國者非子孫也。”于鬯注:“‘萬世’即‘后世’”,于文義不合。本《注釋》認為,“萬世”即“萬歲”、“千秋萬歲”之意,指帝王“晏駕”。古代對貴族諱言死字。
本《注釋》中這類例證很多,既有充分證據,又符合原書內容。何建章教授善于運用橫向和縱向聯系的研究方法,堅持科學的治學態度,使注釋取得了豐碩成果。
陰法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