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三·中山策
居頃之,趙使來為司馬憙求相。中山君大疑公孫弘,公孫弘走出。
五 司馬憙三相中山章
司馬憙三相中山,陰簡難之。
田簡謂司馬憙曰:“趙使者來屬耳,獨不可語陰簡之美乎?趙必請之。君與之,即公無內難矣。君弗與趙,公因勸君立之以為正妻。陰簡之德公,無所窮矣。”果令趙請,君弗與。司馬憙曰:“君弗與趙,趙王必大怒;大怒則君必危矣。然則立以為妻,固無請人之妻不得而怨人者也。”
田簡自謂:取使,可以為司馬憙,可以為陰簡,可以令趙勿請也。
六 陰姬與江姬爭為后章
陰姬與江姬爭為后。司馬憙謂陰姬公曰:“事成,則有土子民;不成,則恐無身。欲成之,何不見臣乎?”陰姬公稽首曰:“誠如君言,事何可豫道者。”
司馬憙即奏書中山王曰:“臣聞弱趙強中山。”中山悅而見之曰:“愿聞弱趙強中山之說。”司馬憙曰:“臣愿之趙,觀其地形險阻,人民貧富,君臣賢不肖,(啇)[商]敵為資,未可豫陳也。”中山王遣之。
見趙王曰:“臣聞:趙,天下善為音,佳麗人之所出也。今者,臣來至境,入都邑,觀人民謠俗,容貌顏色,殊無佳麗好美者。以臣所行多矣,周流無所不同,未嘗見人如中山陰姬者也。不知者,特以為神力,言不能及也。其容貌顏色固已過絕人矣。若乃其眉目、準頞、權衡、犀角、偃月,彼乃帝王之后,非諸侯之姬也。”趙王意移,大悅曰:“吾愿請之,何如?”司馬憙曰:“臣竊見其佳麗,口不能無道爾。即欲請之,是非臣所敢議,愿王無泄也。”
司馬憙辭去,歸報中山王曰:“趙王非賢王也,不好道德,而好聲色;不好仁義,而好勇力。臣聞其乃欲請所謂陰姬者。”中山王作色不悅。司馬憙曰:“趙,強國也,其請之必矣。王如不與,即社稷危矣;與之,即為諸侯笑。”中山王曰:“為將奈何?”司馬憙曰:“王立為后,以絕趙王之意。世無請后者。雖欲得請之,鄰國不與也。”中山王遂立以為后,趙王亦無請言也。
七 主父欲伐中山章
主父欲伐中山,使李疵觀之。李疵曰:“可伐也。君弗攻,恐后天下。”主父曰:“何以?”對曰:“中山之君所傾蓋與車,而朝窮閭隘巷之士者七十家。”主父曰:“是賢君也,安可伐?”李疵曰:“不然,舉士,則民務名不存本;朝賢,則耕者惰而戰士懦。若此不亡者,未之有也。”
八 中山君饗都士章
中山君饗都士,大夫司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馬子期怒而走于楚,說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隨其后者,中山君顧謂二人:“子奚為者也?”二人對曰:“臣有父,嘗餓且死,君下壺飡餌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來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嘆曰:“與不期眾少,其于當厄;怨不期深淺,其于傷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國,以一壺飡得士二人。”
九 樂羊為魏將章
樂羊為魏將。攻中山。其子時在中央,中山君烹之,作羹致于樂羊。樂羊食之。古今稱之:樂羊食子以自信,明害父以求法。
十 昭王既息民繕兵章
昭王既息民繕兵,復欲伐趙。武安君曰:“不可。”王曰:“前年國虛民饑,君不量百姓之力,求益軍糧以滅趙。今寡人息民以養士,蓄積糧食,三軍之俸,有倍于前,而曰‘不可’,其說何也?”
武安君曰:“長平之事,秦軍大克,趙軍大破;秦人歡喜,趙人畏懼。秦民之死者厚葬,償者厚養,勞者相饗,飲食餔饋,以靡其財;趙人之死者不得收,傷者不得療,涕泣相哀,戮力同憂,耕田疾作,以生其財。今王發軍,雖倍其前,臣料想趙國守備,亦以十倍矣。趙自長平已來,君臣憂懼,早朝晏退,卑辭重幣,四面出嫁,結秦燕、魏,連好齊、楚,積慮并心,備秦為務。其國內實,其交外成。當今之時,趙未可伐也。”
王曰:“寡人既以興師矣。”乃使五(校)大夫王陵將而伐趙。陵戰失利,亡五校。王欲使武安君,武安君稱疾不行。王乃使應侯往見武安君,責之曰:“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君前率數萬之眾入楚,拔鄢郢,焚其廟,東至竟陵,楚人震恐,東徙而不敢西向。韓、魏相率,興兵甚眾,君所將之不能半之,而與戰之于伊闕,大破二國之軍,流血漂鹵,斬首二十四萬。韓、魏以故至今稱東藩。此君之功,天下莫不聞。今趙卒之死于長平者已十七、八,其國虛弱,是以寡人大發軍,人數倍于趙國之眾,愿使君將,必于滅之矣。君嘗以寡擊眾,取勝如神,況以強擊弱,以眾擊寡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