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學二
道理生,便縛不住!泊尽
見,須是見得確定!泊尽
須是心廣大似這個,方包裹得過,運動得行!卜阶印
學者立得根腳闊,便好!采洹
須是有頭有尾,成個物事!卜阶印
徹上徹下,無精粗本末,只是一理。〔賜〕
最怕粗看了,便易走入不好處去!彩恳恪
學問不只於一事一路上理會!舱瘛
貫通,是無所不通。
"未有耳目狹而心廣者。"其說甚好!舱瘛
帖底謹細做去,所以能廣!舱瘛
大凡學者,無有徑截一路可以教他了得;須是博洽,歷涉多,方通。〔振〕
不可涉其流便休。〔方子〕
天下更有大江大河,不可守個土窟子,謂水專在是!擦π小
學者若有本領,相次千枝萬葉,都來湊著這里,看也須易曉,讀也須易記!卜阶印
大本不立,小辨不正!部蓪W〕
刮落枝葉,栽培根本。〔可學〕
大根本流為小謗本。舉前說。因先說:"欽夫學大本如此,則發處不能不受病。"〔方〕
學問須嚴密理會,銖分毫析。〔道夫〕
因論為學,曰:"愈細密,愈廣大;愈謹確,愈高明。"〔僩〕
開闊中又著細密,寬緩中又著謹嚴。〔廣〕
如其窄狹,則當涵泳廣大氣象;頹惰,則當涵泳振作氣象!卜阶印
學者須養教氣宇開闊弘毅!采洹
常使截斷嚴整之時多,膠膠擾擾之時少,方好。〔德明〕
只有一個界分,出則便不是!矎V〕
義理難者便不是。〔振〕
體認為病,自在即好!舱瘛
須是玩味!卜阶印
咬得破時,正好咀味!参奈怠
若只是握得一個鶻侖底果子,不知里面是酸,是咸,是苦,是澀。須是與他嚼破,便見滋味!病次,中"蟲改田"〉〕
易曰:"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語曰:"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學問之后,繼以寬居。信道篤而又欲執德弘者,人之為心不可促迫也。人心須令著得一善,又著一善,善之來無窮,而吾心受之有馀地,方好。若只著得一善,第二般來又未便容得,如此,無緣心廣而道積也。洽。
自家猶不能怏自家意,如何他人卻能盡怏我意!要在虛心以從善。〔升卿〕
"虛心順理",學者當守此四字!踩私堋
圣人與理為一,是恰好。其他以心處這理,卻是未熟,要將此心處理!部蓪W〕
今人言道理,說要平易,不知到那平易處極難。被那舊習纏繞,如何便擺脫得去!譬如作文一般,那個新巧者易作,要平淡便難。然須還他新巧,然后造於平淡。又曰:"自高險處移下平易處,甚難。"〔端蒙〕
人之資質有偏,則有縫罅。做工夫處,蓋就偏處做將去。若資質平底,則如死水然,終激作不起。謹愿底人,更添些無狀,便是鄉原。不可以為知得些子便了。〔燾〕
只聞"下學而上達",不聞"上達而下學"!驳旅鳌
今學者之於大道,其未及者雖是遲鈍,卻須終有到時。唯過之者,便不肯復回來耳!脖卮蟆
或人性本好,不須矯揉。教人一用此,極害理。又有讀書見義理,釋書,義理不見,亦可慮!部蓪W〕
學者議論工夫,當因其人而示以用工之實,不必費辭。使人知所適從,以入於坦易明白之域,可也。若泛為端緒,使人迫切而自求之,適恐資學者之病!踩私堋
師友之功,但能示之於始而正之於終爾。若中間三十分工夫,自用吃力去做。既有以喻之於始,又自勉之於中,又其后得人商量是正之,則所益厚矣。不爾,則亦何補於事。〔道夫〕
或論人之資質,或長於此而短於彼。曰:"只要長善救失。"或曰:"長善救失,不特教者當如此,人自為學亦當如此。"曰:"然。"〔燾〕
凡言誠實,都是合當做底事;不是說道誠實好了方去做,不誠實不好了方不做。自是合當誠實。〔僩〕
"言必忠信",言自合著忠信,何待安排。有心去要恁地,便不是活,便不能久矣。若如此,便是剩了一個字在信見邊自是著不得。如事親必於孝,事長必於弟,孝弟自是道理合當如此。何須安一個"必"字在心頭,念念要恁地做。如此,便是辛苦,如何得會長久?又如集義久,然后浩然之氣自生。若著一個意在這里等待氣生,便為害。今日集得許多,又等待氣生,卻是私意了。"必有事焉而勿正",正,便是期必也。為學者須從窮理上做工夫。若物格、知至,則意自誠;意誠,則道理合做底事自然行將去,自無下面許多病痛也。"擴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