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學(xué)五
楊志之患讀史無記性,須三五遍方記得,而后又忘了。曰:"只是一遍讀時(shí),須用功,作相別計(jì),止此更不再讀,便記得。有一士人,讀周禮疏,讀第一板訖,則焚了;讀第二板,則又焚了;便作焚舟計(jì)。若初且草讀一遍,準(zhǔn)擬三四遍讀,便記不牢。"又曰:"讀書須是有精力。"至之曰:"亦須是聰明。"曰:"雖是聰明,亦須是靜,方運(yùn)得精神。昔見延平說:'羅先生解春秋也淺,不似胡文定。后來隨人入廣,在羅浮山住三兩年,去那里心靜,須看得較透。'淳錄云:"那里靜,必做得工夫有長(zhǎng)進(jìn)處。只是歸來道死,不及叩之。"某初疑解春秋,干心靜甚事,后來方曉。蓋靜則心虛,道理方看得出。"義剛曰:"前輩也多是在背后處做幾年,方成。"曰:"也有不恁地底。如明道自二十歲及第,一向出來做官,自恁地便好了。"〔義剛〕
《朱子語類》 宋·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