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公(元年~十八年)
秋,大閱,簡(jiǎn)車馬也。
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大子生之禮舉之,接以大牢,卜士負(fù)之,士妻食之。公與文姜、宗婦命之。
公問名于申繻。對(duì)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以名生為信,以德命為義,以類命為象,取于物為假,取于父為類。不以國(guó),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幣。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故以國(guó)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畜牲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晉以僖侯廢司徒,宋以武公廢司空,先君獻(xiàn),武廢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命之曰同。」
冬,紀(jì)侯來朝,請(qǐng)王命以求成于齊,公告不能。
桓公七年
經(jīng) 七年春二月己亥,焚咸丘。夏,谷伯綏來朝。鄧侯吾離來朝。
傳 七年春,谷伯、鄧侯來朝。名,賤之也。
夏,盟、向求成于鄭,既而背之。
秋,鄭人、齊人、衛(wèi)人伐盟、向。王遷盟、向之民于郟。
冬,曲沃伯誘晉小子侯,殺之。
桓公八年
經(jīng) 八年春正月己卯,烝。天王使家父來聘。夏五月丁丑,烝秋,伐邾。冬十月,雨雪。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jì)。
傳 八年春,滅翼。
隨少師有寵。楚斗伯比曰:「可矣。仇有釁,不可失也。」
夏,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huì),使薳章讓黃。楚子伐隨,軍于漢、淮之間。
季梁請(qǐng)下之:「弗許而后戰(zhàn),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師謂隨侯曰:「必速戰(zhàn)。不然,將失楚師。」隨侯御之,望楚師。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無與王遇。且攻其右,右無良焉,必?cái) F珨。娔藬y矣。」少師曰:「不當(dāng)王,非敵也。」弗從。戰(zhàn)于速杞,隨師敗績(jī)。隨侯逸,斗丹獲其戎車,與其戎右少師。
秋,隨及楚平。楚子將不許,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隨未可克也。」乃盟而還。
冬,王命虢仲立晉哀侯之弟緡于晉。
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jì),禮也。
桓公九年
經(jīng) 九年春,紀(jì)季姜?dú)w于京師。夏四月,秋七月。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來朝。
傳 九年春,紀(jì)季姜?dú)w于京師。凡諸侯之女行,唯王后書。
巴子使韓服告于楚,請(qǐng)與鄧為好。楚子使道朔將巴客以聘于鄧。鄧南鄙郁人攻而奪之幣,殺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讓于鄧,鄧人弗受。
夏,楚使斗廉帥師及巴師圍郁。鄧養(yǎng)甥、聃甥帥師郁救。三逐巴師,不克。斗廉衡陳其師于巴師之中,以戰(zhàn),而北。鄧人逐之,背巴師而夾攻之。鄧師大敗,郁人宵潰。
秋,虢仲、芮伯、梁伯、荀侯、賈伯伐曲沃。
冬,曹大子來朝,賓之以上卿,禮也。享曹大子,初獻(xiàn),樂奏而嘆。施父曰:「曹大子其有憂乎?非嘆所也。」
桓公十年
經(jīng) 十年春王正月,庚申,曹伯終生卒。夏五月,葬曹桓公。秋,公會(huì)衛(wèi)侯于桃丘,弗遇。冬十有二月丙午,齊侯、衛(wèi)侯、鄭伯來戰(zhàn)于郎。
傳 十年春,曹桓公卒。
虢仲譖其大夫詹父于王。詹父有辭,以王師伐虢。夏,虢公出奔虞。
秋,秦人納芮伯萬于芮。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獻(xiàn)。既而悔之。曰:「周諺有之:『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吾焉用此,其以賈害也?」乃獻(xiàn)。又求其寶劍。叔曰:「是無厭也。無厭,將及我。」遂伐虞公,故虞公出奔共池。
冬,齊、衛(wèi)、鄭來戰(zhàn)于郎,我有辭也。
初,北戎病齊,諸侯救之。鄭公子忽有功焉。齊人餼諸侯,使魯次之。魯以周班后鄭。鄭人怒,請(qǐng)師于齊。齊人以衛(wèi)師助之。故不稱侵伐。先書齊、衛(wèi),王爵也。
桓公十一年
經(jīng) 十有一年春正月,齊人、衛(wèi)人、鄭人盟于惡曹。夏五月癸未,鄭伯寤生卒。秋七月,葬鄭莊公。九月,宋人執(zhí)鄭祭仲。突歸于鄭。鄭忽出奔衛(wèi)。柔會(huì)宋公、陳侯、蔡叔盟于折。公會(huì)宋公于夫鐘。冬十月有二月,公會(huì)宋公于闞。
傳 十一年春,齊、衛(wèi)、鄭、宋盟于惡曹。
楚屈瑕將盟貳、軫。鄖人軍于蒲騷,將與隨、絞、州、蓼伐楚師。莫敖患之。斗廉曰:「鄖人軍其郊,必不誡,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銳師宵加于鄖,鄖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敗鄖師,四邑必離。」莫敖曰:「盍請(qǐng)濟(jì)師于王?」對(duì)曰:「師克在和,不在眾。商、周之不敵,君之所聞也。成軍以出,又何濟(jì)焉?」莫敖曰:「卜之?」對(duì)曰:「卜以決疑,不疑何卜?」遂敗鄖師于蒲騷,卒盟而還。鄭昭公之?dāng)”比忠玻R人將妻之,昭公辭。祭仲曰:「必取之。君多內(nèi)寵,子無大援,將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弗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