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狼教案(精選5篇)
實用的狼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樂曲活潑、跳躍的性質,能聽辯出樂曲中的重音部分。
2、能通過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3、享受游戲的快樂,學習有控制地按規則游戲。
二、活動準備:
圖形樂譜、大灰狼頭飾、cd帶、課件背景圖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做律動進場。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到森林里去玩,好嗎?
2、感受音樂的性質,引導幼兒通過各種形式表現自己對樂曲的感受。
(1)第一次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活潑與跳躍。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你有什么感覺?
(2)第二次欣賞音樂,讓幼兒用身體動作來感受音樂的活潑與跳躍。
師:現在我們和小動物跳個舞吧,你們準備學什么小動物跳舞呀?
(3)第三次欣賞音樂,幼兒嘗試找音樂的強音。
師:現在小動物想考考你們,看你們能不能找出這段音樂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第四次欣賞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示音樂的強音。
師:我們聽音樂拍腿,聽到有重音的地方,就拍手。
(5)出示圖譜。
師:剛才有小動物提醒我說,森林里很黑很黑,路也很難走,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迷路,所以它們特意送來了森林地圖。
(6)第五次欣賞音樂,看圖譜找重音。
師:小鳥給我地圖時,還特意關照我,要小心路上有危險。那危險的地方在哪兒呢?小鳥告訴我們只要聽音樂,就會發現哪里有危險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如果你聽出來了,就拍手來告訴我。
(7)第六次欣賞音樂,老師指揮集體練習。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地圖上,有哪些地方有危險了嗎?現在我們來練習一下怎樣穿過森林,來到危險的地方,我們的嘴巴就模仿你喜歡的小動物的叫聲。
(8)、第七次欣賞音樂,用造型表示音樂的強音。
師:在我們正式到大森林之前,我們要像解放軍叔叔一樣進行演習。聽到有危險的地方,我們就要停下來,擺一個你喜歡的造型,好嗎?
3、游戲:聰明孩子和笨老狼。
(1)介紹游戲的玩法。
(2)第一次游戲。老師扮笨老狼,幼兒扮聰明孩子。
(3)第二次游戲。提醒幼兒在重音處可以把自己變成樹、石頭等,但不能動。
(4)第三次游戲。由幼兒自己扮演老狼開展游戲
師:這個游戲好玩嗎?我們把這個游戲就叫《聰明孩子和笨老狼》。
4、以游戲情景結束活動。
告訴幼兒已穿過黑森林,趕快回家吧。
音樂教案:笨老狼篇二:大班音樂活動《聰明孩子笨老狼》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是藝術領域中的音樂
欣賞。我以游戲的方式呈現,因為音樂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項活動,幼兒參與興趣濃厚,幼兒能聽音樂,按規則做游戲,體驗游戲的趣味性。在活動中讓幼兒聽第一遍曲子是讓幼兒感知曲子,利用《聰明孩子和笨老狼》這個吸引人的故事做鋪墊,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孩子在欣賞音樂時更加投入了。他們都認真地傾聽著、感受著音樂,很快他們便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為了鞏固孩子對音樂重音出現規律的記憶,再次讓體驗找重音的成就感,我又增加一個環節:讓孩子在音樂重音出現處拍手、跺腳等。通過聽故事、看圖譜、拍重音,孩子對樂曲已經有了更深一層的了解。當我帶上大灰狼的頭飾后,孩子的游戲欲望也被激發了,游戲便開始……游戲中孩子們非常投入,似乎他們就是那個聰明的孩子,而我也成了一只笨老狼,我們都盡情、開心的游戲。從本次活動的效果看,幼兒對音樂中重音出現的規律把握得很好,但我在策略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如:
幼兒在音樂欣賞活動中忽略了對樂曲的分析。音樂中有些細微的地方,比如短促的,舒緩的地方也應該讓幼兒了解,對于教材的重點沒能全面的抓好,而只注重于重音忽略了其他的方面。
在音樂欣賞方面我有一個特別深刻的體會就是無論聆聽什么類型的音樂都要給幼兒留有一個想象和發展的空間。音樂有內容,但沒有固定的內容。因此,音樂實踐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避免的帶有實踐者的個性特征。所以我們在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現有的知識去引導幼兒去主動的聆聽和欣賞。對于某一音樂作品如何理解,對于一首歌如何表現,我們都應鼓勵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結果,有更多的表現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通過音樂教育使孩子的個性得到張揚和發展。
實用的狼教案 篇2
活動準備
《狼媽媽的善良》課件。
紅太郎玩具。
活動目標
讓孩子通過這個故事知道狼也有善良的。
在學習小動物睡覺的模樣發現不同。
活動過程
一、紅太郎玩具
1、這個玩具是誰啊?
——紅太郎。
2、那誰知道紅太郎的是誰的媽媽啊?
——小灰灰。
3、紅太郎對小灰灰很好,我們去看還有位很好的狼媽媽。
二、放《狼媽媽的善良》課件
1、狼媽媽是一個從不吃小動物,狼寶寶要吃只好去抓小動物去了。
2、狼媽媽去抓兔寶寶……
3、狼媽媽去抓小鹿寶寶……
4、狼媽媽去抓小豬……
5、狼媽媽后來就回家……
三、《狼媽媽的善良》理解內容
1、狼寶寶吵著狼媽媽要吃肉,狼媽媽才去抓小動物的。
2、狼媽媽被兔寶寶的一聲媽媽感動了,就去抓鹿寶寶了。
3、鹿寶寶的一聲媽媽感動了狼媽媽,又去抓小豬了。
4、小豬的一聲媽媽又感動了狼媽媽,狼媽媽就回家了。
5、狼媽媽那個小動物都沒抓,就回家抱著狼寶寶睡覺了。
四、結束
1、學一學,小動物睡覺的模樣,有什么不同?
2、這個故事告訴狼媽媽的善良才沒有抓小動物回家吃,我們也要學狼媽媽有顆善良的心。
實用的狼教案 篇3
教學目的
1.識記:綴 窘 苫蔽 弛 眈 瞑 隧 黠 尻 寐
2.了解作者、作品及課文出處;讀懂課文
3.掌握課文中狼的陰險狡詐和屠戶的機智勇敢的斗爭精神及課文闡明的道理。
4.名詞活用和一詞多用現象。
教學重點難點
1.對情節和主題的把握(重點)
2.課文闡明的道理(重點)
3.名詞活用和一詞多用(難點)
教學方法
1.朗讀
2.品讀
3.討論點拔
媒體設計
多媒體或投影儀、錄音機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一提起狼這種動物,我們就會想起它的狡詐和兇殘。當然,對于狼的本質的認識,也是經歷了一段過程的,東郭先生不是險些被狼吃掉了嗎?今天,我們再來講述一個發生在屠戶和狼之間的故事。(板書課題)
本文節選自《聊齋志異·狼三則》,作者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郭沫若先生為他的書房---聊齋所題的對聯是:“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給予他極高的評價。
二、明確目標:
1.掌握重點詞句的翻譯,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說的情節結構;
3.分析、歸納文章的主題;
4.熟讀、背誦課文。
三、自讀與點拔
(一)預習識記。(注意音形義)
綴zhuì 窘jiǒng 苫shàn 蔽bì 弛chí 眈dān 瞑míng 隧suì 黠xiá 尻kāo 寐mèi
(二)初讀課文。
完成兩項自學任務:
1.識記作者、作品及課文出處
2.借助課文注釋,梳理文句,讀譯課文,把握課文大意。
(三)再讀課文。理順課文情節脈絡。
(四)熟讀課文,回答下列幾個問題(能用原句作答的,盡量用原句作答)
1.這則故事的時間、地點和對立的雙方各是什么?
2.屠戶對狼的態度前后有什么變化?
3.屠戶的機智表現在什么地方?
4.屠戶是怎樣殺死狼的?
5.作者對這件事發表了怎樣的議論?
(五)口述“遇狼”到“殺狼”四個情節。
(六)品讀課文。
1.屠戶奔靠柴堆下,放下擔子拿起刀,這時狼的表現怎樣?從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2.面對狼的陰險狡詐,屠戶表現出怎樣的勇敢和機智?
3.狼狡猾,但最終逃不掉“頃刻兩斃”的下場,作者用了什么表達方式?其作用是什么?課文闡明了什么道理?
4.把握下列文言詞語,解釋句中帶點詞的含義:
(1)恐前后受其敵
(2)場主積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一狼洞其中
(5)隧入以攻其后
(6)屠自后斷其股
(7)恐前后受其敵
(8)蓋以誘敵
(9)而前狼又至
實用的狼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積累文言詞匯,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2.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故事情節,理解文章的主旨。
3.能聯系生活,多角度理解本文主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誦讀,更好地理解文意。
2.能借助注釋自行疏通文意,積累詞匯。
3.通過語言的揣摩,認識本文狼和屠戶的形象以及描寫方法。
4.通過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議論,把握本文的主旨。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敢于和善于同壞人壞事作斗爭的正義和勇氣。
【重點、難點】
一、重點
1.疏通文意,了解故事情節和內容。
2.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理解主旨。
二、難點:
通過故事之“奇”和作者的議論,把握本文的主旨。
【教學方法】
誦讀,教師點撥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最近有部動漫叫《喜洋洋與灰太狼》非常受到歡迎,里面不僅有善良、聰慧的小羊們,還有一個讓人討厭的大灰狼。說到狼,人們就把它和貪婪兇狠聯系在一起;帶“狼”字的成語也往往帶有貶義,如狼子野心、狼狽為奸等;而“東郭先生與狼”、“狼來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戶曉,現在還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但如果狼與人斗爭,結果又會怎么樣呢?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在他的名著《聊齋志異》中為我們做了一個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見解,讓我們共同欣賞。
二、作者簡介
學生簡介,教師適當補充。
三、誦讀(檢查預習)
1.請一位學生背誦。
2.請學生讀下列字音
綴行甚遠屠大窘苫蔽成丘奔倚其下弛擔持刀眈眈相向少時
目似瞑止露尻尾假寐狼亦黠矣
3.請學生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兩狼之并驅如故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斷其股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4.全體學生誦讀一遍。
四、疏通文意
1.請學生就預習中遇到的不能疏通的詞句提問,師生共同解答。
2.教師點撥重點詞句。
3.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分五組,每組一段。教師點評。
五、把握故事情節和內容
1.本文可明顯分為幾個部分?
(兩個部分:敘事部分和作者的議論)(板書)
2.學生概括故事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
(遇狼——懼狼——御狼——殺狼)(板書)
六、分析狼和屠戶的形象,感悟主旨。
1.你認為故事中的狼給你什么樣的印象?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2.你認為故事中的屠戶給你什么樣的印象?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機智)3.文中主要通過什么描寫來刻畫狼和屠戶的形象的?試舉例說明。(動作、神態)
4.作者是怎樣議論這件事的?《聊齋志異》一書的“志異”二字,是“記述奇異的故事”之意,本文的故事奇異在哪兒?由此可以看出,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教師明確:無論狼多么狡詐,也不是人的對手,終歸會為人的勇敢智慧所戰勝。
5.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這個主旨,聯系生活,多角度地去感悟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發。你有怎樣的啟發呢?
教師明確:①諷喻像狼一樣的惡人,不論怎樣的狡詐,終歸要失敗的;②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協讓步,必須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七、表演感知
教師可安排學生按照角色不同,把這篇短文排成小話劇,學生在參與其中之后,能夠更加深刻的體會到狼的狡猾,屠戶的機智,對文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八、拓展遷移
狼是這樣的兇狠狡詐,令人討厭甚至恐懼,那么,我們是不是要將它們趕盡殺絕呢?
教師明確:狼的名聲是不太好,但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文藝作品將它過分渲染的。作為一種自然的生物,它也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食物鏈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我們不能夠將它們趕盡殺絕。如今,這種生物的數量也在急劇減少,我們還是有必要加以保護的。
實用的狼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誦文言課文,狼 。
2.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3.積累文言詞匯。
4.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象。
5.理解句意、文意。
教學重點:目標 3 5
教學難點:目標4
預習指導:
1.熟讀課文,盡量背誦
2.看注釋,查字典試翻譯課文
教學過程:
一、三分鐘演講,創設情境
要求學生講一則狼的故事
教師講解,狼可怕嗎,表面上看,狼兇惡、狡詐,貪婪,但狼卻沒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只要動腦筋就一定會戰勝像狼一樣的惡人,下面就看《狼》這篇課文是怎么描述的。
二、作家作品簡介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清朝山東淄川人,著有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據說,蒲松齡在創作《聊齋志異》時,文思枯竭,難以下筆。他知道自己缺乏寫作素材,便變賣家產,在路口擺下席子,煮綠豆湯、茶水供路人歇息、解渴。他不收分文,只求路人講一則故事。之后,他把這些路人口述的故事,整理成篇,寫成小說。
三、朗讀課文
1.檢查學生預習朗讀情況:
抽查三個朗讀,后學生評價
2.教師作較高水平的示范朗讀。
3.學生們自由高聲誦讀一次
4.抽查三個朗讀,與剛才對比。
四、疏通字詞句篇的意思
1.教師投影下列問題學生合作解決:
一詞多義:
止 同“只” 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 神情 意暇甚 想 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
敵 攻擊 恐前后受其敵 敵方 蓋以誘敵
前 前面 恐前后受其敵 向前 狼不敢前
2.講解詞性活用
洞:名詞用為動詞,打洞。一狼洞其中。
隧:名詞用作狀語,從隧道。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名詞用作狀語,像狗一樣。其一犬坐于前。
3.講解通假字
止同“只”,只有。止有剩骨。
4.學生自己試疏通課文,有不明白的提出來,由明白的學生或老師解決
5.抽查四人分段譯課文,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狼 教案示例二》。學生評價后教師糾正。
五、大意理解:
請學生談談初學課文對狼的本性的認識和屠戶的勝利說明了什么問題。
六、練習背誦
分段,抓住屠戶與狼斗爭的過程由事情發展的先后結合關鍵詞的方法練習背誦,自己先背,教師再組織男女生分別背最后齊背。
七、教師小結:
1.虛詞的用法:
(1)之
代詞,它,指狼又數刀斃之 助詞,的, 禽獸之變詐幾何哉
助詞,調整音節,不譯,久之助詞,位于主謂之間,不譯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2)以
介詞,把投以骨 介詞,用以刀劈狼首
連詞,來意將遂人以攻其后也 連詞,用來蓋以誘敵
(3)“其”的含義
①恐前后受其敵。(指狼) ②場主積薪其中。(指打麥場)
③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拾柴草堆)
⑤意將隧人以攻其后也。(指屠戶) ③屠自后斷其股。(指狼)
八、作業
[說課精要]本節的內容主要是疏通文意,進一步的理解留到下一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