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全用電主題班會教案(精選3篇)
關于安全用電主題班會教案 篇1
活動要求:
1、使學生了解安全使用電器得粗淺知識。
2、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各種用電設備
活動過程:
1、請學生找一找教室中的電源插座或插頭在什么地方?
2、討論:學生園班級里的插座為什么都要安裝得這么高?(讓學生知道電插頭、電源插座都是很危險的'東西,如果手碰到插孔內,人就會觸電,會有生命危險。)
3、請學生看教師拿插頭時手的姿勢和抓的位置,讓學生知道插孔里有電,插頭上的小銅片能把電通過電線傳給錄音機,所以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插孔內。
4、組織學生討論:用電時要注意什么?知道潮濕的東西不能靠近電器,這樣會漏電,電器不能和與紙、布等易燃物品放在一起,不然可能引起火災。
5、讓學生說說在家中用電器時要注意什么?
活動延伸:
散步時。可以帶學生從遠處觀察高壓電的標記,教育學生高壓電很危險,一定要遠離高壓電。
小學生用電安全教育教案,電是我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能量,但是電的危險性也是很高的,我們一定要教導學生如何安全用電,不讓它傷害到自己。
關于安全用電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平安使用電器的粗淺學問。
2、學習詞匯:插頭、插座、觸電。
3、初步了解用電的小常識。
4、樂于探究、溝通與共享。
5、加強幼兒的平安意識。
活動預備:
1、幼兒操作卡片
2、電線若干、插座若干。
活動過程:
1、通過提問,引起幼兒談話愛好,啟發幼兒敘述電的用途。(1)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見,這時候我想看書怎么辦?(2)天氣特別熱,我想在一個涼快的.環境里工作,怎么辦?(3)房間的地毯上落了很多灰塵,我想把它打掃潔凈,用什么?(4)燈、電風扇、空調、吸塵器,要讓它們工作起來,都需要用什么?
(5)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需要用電?
小結:電有這么多的用處,它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我們在生活中越來越離不開它了,它是我們的好伴侶,但這位伴侶有時候也會發脾氣傷人的。
2、請幼兒取出操作卡片,引導幼兒觀看、爭論,關心幼兒了解平安使用電器的粗淺學問。
(1)提問:這只小熊做得對不對?這樣做會怎樣?為什么?
出示一段電線,讓幼兒觀看它的基本結構和作用,讓幼兒知道電線的內層是一根銅線,可以傳電,外層是塑料,包裹著銅線,是愛護層,它沒有電。假如電線的愛護層被損壞,人們就可能遇到電,電就會給我們帶來危急。
(2)提問:這只小兔在干什么?它這樣做對不對?會發生什么問題?
出示一個插座,讓幼兒觀看插座的基本結構和作用,讓幼兒了解插座內有銅片或是銅絲是帶電的,外層是塑料做的盒子,起愛護作用。假如將手或其它東西伸進插孔,接觸到銅片,電就會傳到我們身上,損害我們。
(3)提問:這位小伴侶在干什么?這樣做會發生什么事?
小結:水是可以傳電的,假如將電器放在潮濕的地方使用,會發生漏電。
3、總結:
電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好處,但假如不正確使用電器,就會給我們帶來危急。所以小伴侶肯定要留意平安用電,還要提示四周的人也要平安用電。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讓小伴侶知道平安用電的重要性。幼兒的愛好特別濃,能樂觀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爭論的這個階段,觀察電線段落在路上,我應當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
關于安全用電主題班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電是具有危急性的,了解生活中哪里有電。
2、在共同嬉戲中了解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電。
3、能樂觀參與嬉戲活動,并學會自我愛護。
4、增加平安意識,克制自己的奇怪心,不去危急的地方玩耍。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小白兔要搬新家了,它的家里需要放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幫它出出辦法,它需要哪些東西呢?
2、原來小白兔還需要這么多的家具,還要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燈這么多的東西。我們的家里有沒有這些東西呢?
3、那怎么樣才能讓這些東西動起來呢?。它們需要什么?
4、原來這些都是電器,只有電才能讓它們動起來。他們是電器,我們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電器。
二、找電器
1、出示電的標志(寶寶們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嗎?這是什么標志?這是電的標志)。
2、在我們的教室里有沒有用電的電器呢?
3、我們一起找找哪里有電器,找到之后把這個電的標志貼在它上面吧。
4、共同進行嬉戲。
5、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們有沒有找對教室里各種各樣的電器。
6、和幼兒一起檢查。
三、危急的電
1、電也是非常危急的,你知道為什么嗎?
2、那我們平常有哪些動作不能做?(引導幼兒講出不能去玩電器,不能去碰電插頭的道理。)
3、幼兒了解觸電的危急。
4、共同進行爭論除了電還有什么是危急的。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看各種家用電器的圖片,激發他們的愛好。在平安用電環節上,請孩子們再看使用電器正確與錯誤的圖片,知道平安用電的重要性。幼兒的愛好特別濃,能樂觀回答老師的問題,但在幼兒爭論的這個階段,觀察電線段落在路上,我應當創設情景,讓幼兒體驗。我會多看看多學學,讓以后的教學活動能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