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出租車》大班教案(精選3篇)
《小猴出租車》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動內容:語言活動——續編故事:小猴的出租車
二、活動目標:
1、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能夠大膽、自信地在集體面前表達。
2、通過活動發展語言表達力、前書寫能力及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重在提升每個孩子從句到段的記錄能力。)
3、積極參與討論,能根據故事提供的線索發揮想象積極續編。
三、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張,出租車(會活動的)、小猴、蛋寶寶、熊的貼絨教具。
2、記錄紙、筆、記錄板
四、活動過程:
(一)以提問的方式引起幼兒興趣。
你坐過出租車嗎?小猴也買了一輛出租車,我們聽聽看它的出租車能不能讓乘客滿意?
(二)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結合掛圖完整講述故事。
2、提問:乘客對小猴的出租車是否滿意,為什么?
(三)學習續編故事。
1、引發幼兒仿編的興趣:
師:小猴的名氣越來越大了,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來坐它的出租車。提問:那么還有誰也會來乘坐小猴的出租車?它們會遇到什么困難?小猴能解決嗎?(提問1至2個幼兒)
師:現在我們來幫小猴想想怎么加工這輛出租車,讓所有的小動物都能順利地乘坐。(幼兒分組討論仿編故事。)
2、引導幼兒以小組學習的方式開展續編活動:
(1)提出續編的內容:
①誰來坐出租車了?遇到了什么困難?
②它對小猴怎么說的?小猴又對它說了什么?
(2)提出小組學習
活動的要求:
①請每組幼兒分別續編故事并記錄,張貼在記錄板上。
②每組小朋友編一個故事,記錄完后,小組先交流。
③集體交流,評選最佳劇本。(以競賽的形式進行鼓勵。)
(四)集體交流小組活動情況。(教師要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編得好的幼兒。)
講評時,請1至2個孩子,從故事的新穎、與生活的相聯系程度、以及孩子故事中出現的禮貌用語來點評。
(五)、活動延伸——表演故事。
附:
小猴的出租車
小猴新買的出租車經過一番改造,終于上路了。小猴的車拐過一個路口。突然,它看到蛋寶寶在馬路邊傷心地流淚。小猴關心地問:“蛋寶寶,你為什么哭呀?”蛋寶寶邊哭邊說:“我迷路了。”小猴說:“我送你回家吧。”蛋寶寶一聽,嚇得直搖頭:“我,,,,我怕,,,,,我怕從座們上滾下來。”小猴說:“別擔心,我有辦法。”說著小猴一摁按鈕,“嘭”地一聲,從座位里彈出了一個圓墊子來,蛋寶寶坐在上面又舒服又安全,它高興地拍起了手,點點頭說:“我很滿意!我很滿意!”。
“嘀嘀”小猴看見小熊在路邊左右張望,便問:“小熊,要用車嗎?”小熊朝車廂里打量了下,搖搖頭說:“我長得胖,肚子又大,你的座位這么小,我還是等一輛“胖胖車”吧!”小猴說:“別擔心,我有辦法。”說著,小猴一摁按鈕,座位就自動往后移,空出很大一塊地方。小熊坐上去,腿能伸直了,覺得舒服極了!它高興地拍起了手,點點頭說:“我很滿意!我很滿意!”
展開閱讀全文
《小猴出租車》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依據故事提供的線索大膽想像,會根據動物不同特征,合理地仿編故事情節2. 能大膽地表述,積極參與故事續編。
3. 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過程:
1. 出示第一畫面”開出租車的小猴”,引起興趣師:誰來了?你能看出小猴是做什么工作的嗎?
(哦,原來它是開出租車的)
2. 教師出示第二畫面,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師:小猴今天第一天開車,“看,誰來坐車了?”(出示小熊畫面)小熊來了,你看它長的怎么樣?
你覺得它能坐進去嗎?為什么呀?
小熊會怎么說呢?(個別幼兒講述)我們一起來說一說:我長的胖,你的座位太小,我還是等一輛“胖胖車”吧!
小猴會想什么辦法讓小熊坐進它的出租車呢?請你們來幫它想想辦法?(個別幼兒講述)小朋友想了這么多辦法,小猴也幫它想了一個辦法,小猴說:“別急,包你滿意!說著,小猴一摁按鈕,座位就自動往后移,空出很大一塊地方”
現在小熊能坐進去了嗎?現在小熊能坐進出租車了,它心里會怎么想?它會怎么說呢?
幼兒回答后,教師直接講述故事(小熊的這一段)
(2)師:送完小熊,小猴的車拐過一個路口,“看,誰又來坐車了?”(出示蛋寶寶畫面)蛋寶寶來坐小猴的車,會發生什么事情呢?(個別幼兒講述)蛋寶寶會怎么說呢?我們來聽聽蛋寶寶是怎么說的:“我……我怕……我怕從座位上滾下來。”
如果你是小猴,你會想什么辦法解決呢?(個別幼兒講述)小猴也想了一個辦法,小猴說:“別擔心,包你滿意,說著,小猴一摁按鈕,“嘭”的一聲,從座位里彈出一個墊子”(點擊墊子跳出來)現在蛋寶寶能坐進去嗎?現在蛋寶寶能坐進出租車了,它心里會怎么想?它會怎么說呢?
現在請小朋友把剛才發生的事情和老師一起來說一說!
教師和幼兒一起講故事(蛋寶寶的這一段)
3.續編故事師:小猴讓每一個坐過它出租車的乘客都感到很滿意,所以小猴和它的出租車的名氣越來越大,森林里的小動物都想來坐一坐!
①它們都在后面排著隊等著呢!呆會請你去請一個小動物來坐出租車,想想它會遇到什么困難?會說些什么?小猴是怎么解決的?(幼兒自由交流)②你請的是什么小動物?它遇到了什么困難?小猴是怎么解決的?請你完整地講給大家聽!(請2-3個幼兒上來講,將幼兒手中的圖片放在投影儀上給大家看,幼兒講教師幫助補充)③小猴的出租車讓森林里的小動物都很滿意,那我們一起來把小猴為小動物解決困難,幫助別人的這些事情編成一個好聽的故事吧!
《小猴出租車》大班教案 篇3
今天的語言教學活動《小猴出租車》是一節較為成熟的教案設計,在課堂教學后,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成功之處:
1、孩子參與性高。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聽故事一直是孩子們的樂趣所在。《小猴的出租車》這則小故事生動有趣,體現了趣味性和豐富的想象力,讓幼兒感到新鮮,同時孩子們在生活中有著這方面的生活經歷,今天的語言課上,孩子們的參與性很高,學習氛圍很強,教學效果較好。
2、思路清晰,環節層層遞進。
首先,我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談一談自己坐出租車的感受,然后結合課件學習故事內容。在故事學習中,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讓幼兒觀察圖片并結合日常生活經驗,從小熊、小猴、蛋寶寶的角度思考問題,“你覺得它會上小猴的出租車嗎?為什么?”“小猴是怎么幫助它的?”……一個個開放性、假設性的問題,為幼兒提供了充分的發言機會,孩子們能大膽想象,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個別講述交流,和好朋友分角色表演、小組合作等,豐富的活動形式層層遞進,注意突出以幼兒為主體的自主學習。
3、能及時調整提問策略。
在今天的教學活動中,導入環節進行得并不順利。“小朋友,你們坐過出租車嗎?外出時為什么要做出租車,有什么好處呢?”這個問題提出后,孩子們的回答多是“它可以送我回老家”;“他能送我去公園”……雖然他們有著乘出租車的經驗,但對于出租車的好處卻局限于“可以把我們送到目的地”。于是我把問題的范圍縮小:“你覺得和公交車相比,出租車有什么好處?”如此問題一下去,孩子們立刻七嘴八舌說了起來:“出租車人少”、“出租車中間不用停車,速度很快”、“出租車隨時可以坐到,而公交車要在站臺等”……通過對比,孩子們對于出租車的方便快捷很快就能夠感受出來了。
不足之處:
1、對于課堂節奏的把握不好。
在課前熟悉教案時,我把難點放在了根據動物不同的特征,合理續編故事上。可是在今天的教學活動中,由于前半部分根據圖片猜測故事情節并學習對話我用了相當長的時間,雖然這起到了很好地鋪墊作用,讓幼兒在仿編時能夠用故事中的語言講述,但因此留給合作創編環節的時間就比較少了,以致小朋友們的合作效果并不好,創編講述時也比較倉促,整節課顯得較為拖沓。
2、師幼互動中對幼兒的等待不夠。
在提問后,我總是希望幼兒能夠很快地回答到問題點上,所以有時候提問后會集中于幾個常常舉手回答問題、語言表達能力較好的孩子。在今天的語言課上,雖然我也注意多提問一些幼兒,一些簡單的問題,如:“小猴會怎樣跟小熊打招呼呢?”但是當他們站起來說不出來,或者只給出了簡單的答案“小熊好”時,我卻沒有給予他更多的引導和等待,而是直接提問了別的幼兒。而在讓幼兒猜測“小猴會想出什么辦法呢?”我給予幼兒的等待也不夠,總是在一兩個孩子說了之后就立刻總結為故事中的答案,顯得比較“高控制”。
3、幼兒合作意識不強。
在今天的教學中,我們設計了多種活動形式,有好朋友合作、小組合作等。但是當我請孩子們5個人一組,選擇一種動物來編一段完整的故事時,有一部分幼兒只是自己坐在座位上無所事事,不愿意參加討論。而一組的孩子在一起討論時,他們的意見也難以統一,有人選小刺猬,有人則想選長頸鹿……于是我在一旁引導他們選擇合適的方式統一選擇一種小動物進行仿編。在集體上來講述仿編故事環節,我由于時間有限,我只選擇了一組,而這一組5個孩子上來,也只有2個孩子能夠大膽講述,其他孩子則沒有聲音,這說明他們的合作效果并不好。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是我們班的孩子在以后的日子里需要逐步培養的。
4、幼兒插嘴現象嚴重。
我們班有很多男孩子,有些思維活躍,常常在老師問題提出后就直接說出了答案,即便舉手也會嘴巴里說“我、我……”雖然我們已經注意班級上課規則意識的培養,在課前就強調好課堂紀律,讓孩子知道回答問題要舉手,老師點到名字后才可以回答問題,但是這種現象屢見不鮮。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課堂中逐步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用更合適的方法逐步去改善這一現象。
教學再思考:《小猴出租車》這節課幼兒還是很感興趣的,在下一次實施過程中,我想我會逐步改善,并注意以下幾點教學改進:1、加強故事的完整欣賞;2、在仿編時多滿足孩子的表現欲望,給予孩子更多的遐想時間和空間。3、在課后延伸中可以讓幼兒觀看一些未來汽車的樣子,讓孩子自己來設計不同功能的汽車等,不僅僅停留于課堂固定時間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