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談話活動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談話活動教案 篇1
幼兒園談話活動是教師啟發引導幼兒圍繞一定話題、以交談為主要形式展開的語言教育活動。
1、話題的中心性和趣味性
2、談話環境的寬松性和民主性
3、談話方式的互動性和啟發性
幼兒園談話活動的目標
(一)幼兒有與人交談的愿望,樂于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體驗用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快樂
1、激發幼兒“想說”的欲望
2、幫助幼兒樹立“喜歡說”的信心
(二)幼兒能圍繞主題,運用自己的有關生活經驗,圍繞中心有順序的表達,會用多種方式大膽清楚地提出問題
1、要求幼兒圍繞中心話題談話,充分表達個人見解
2、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問題
(三)幼兒能積極地傾聽,學會運用語言進行交談的基本規則,提高語言交往水平
通過談話活動,教師逐步幫助幼兒學習的傾聽技能:有意識傾聽技能、辨析性傾聽技能、理解性傾聽技能
幼兒運用語言交談的基本規則:輪流說話,安靜傾聽別人說話,不隨意打斷別人說話,別人說話時不隨便插嘴,能對別人的說話做出一定的反應,能用修補的辦法延續談話等。
幼兒的日常交談
(一)幼兒日常語言交流的意義
1、日常語言交流能促進幼兒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的發展
2、語言交流能實現溝通,發展平等與信任
3、語言交流能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
(二)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日常交談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與幼兒交談,提供幼兒自由交流的時間
2、讓幼兒感興趣的內容調動其交談的興趣
討論:幼兒比較感興趣的內容有哪些?
3、認真傾聽并有效的挖掘幼兒想說的話
4、教師的語言要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幼兒園集體談話活動
幼兒園集體談話活動,主要是指教師圍繞幼兒感興趣的話題,運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引導幼兒圍繞主題進行交談的集體教育活動。
和日常交談相比,幼兒園集體談話活動是以集體教學活動的形式進行的,話題集中,談話的進程往往在教師控制之下,交流的形式包括教師和幼兒的交流,又包括幼兒之間的交流。
(一)幼兒園集體談話活動話題的選擇
1、有趣的,有一定新鮮感的——幼兒愿意說
2、幼兒熟悉的,有一定經驗基礎的——幼兒有話可說
(二)幼兒園集體談話活動的設計與組織
1、創設談話情境,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
以實物、直觀教具創設情景;以語言創設情境
2、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
思考討論:如何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
(1)應為幼兒的交談準備豐富的材料(實物、圖片、多媒體動畫等)。活動材料要緊緊圍繞目標,并體現層次性;材料應從幼兒的經驗和興趣點出發,激發幼兒表達和交流的愿望。
(2)運用不同的、生動有趣的方式和情境,增加幼兒動手操作的機會,激發幼兒交談的興趣。第一,通過“看”(實物、圖片、多媒體、表演等)和“聽”,激發幼兒“談”的興趣;第二,通過讓幼兒親身體驗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參與表演、探索);第三,通過邊吃邊談,邊玩邊談增加談話的趣味性。
3、拓展談話范圍,深層次地引導幼兒圍繞話題交談
教師引導幼兒拓展談話的范圍可遵循的順序:對話題對象的描述和基本態度——為什么會有這種態度——對話題對象的獨特感受
幼兒園談話活動拓展談話范圍應注意:
第一,應從幼兒的興趣和生活經驗出發,層層深入地拓展問題;
第二,拓展的談話內容應更豐富,注意豐富和拓展幼兒的經驗;
第三,應在談話活動中讓幼兒提出問題,并根據幼兒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
討論交流:
在以下集體談話活動中,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拓展談話的范圍?
1、好吃的糖果(小班)
2、我的鞋子(中班)
3、我要上小學了(大班)
幼兒園談話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最近,我的搭檔鄧老師生病了,園內的許多老師放棄休息來我班帶班,可我們的孩子卻并不領情,有的來園時哭了,有的則表現出悶悶不樂,一臉的不高興。但老師們不斷地努力著,用自己的愛心去感染孩子、打動孩子,漸漸地,孩子熟悉了這些老師,常會說“某某老師喜歡我”“某某老師真漂亮”“某某老師什么時候再來”可以看出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老師們的關愛。
《課程指南》告訴我們:小班的孩子已經能用簡單的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能感受老師的關心,但常帶有很大的情景性。所以在活動設計時,我通過錄像創設一定的情境,給孩子提供一個暢所欲言的寬松空間。我認為只有把自己與孩子放在同一位置時,孩子便會活潑可愛、勇敢開朗;而融洽的師生關系更為孩子們營造了“想說愿說敢說”的氛圍。
當然,在充分沐浴師愛的同時,也應該讓孩子們知道向老師回報自己的一份關愛。從小懂得真愛是做人的道理,所以在最后的環節中孩子們又一次體驗了“被別人愛是快樂,愛別人也是快樂的”這一積極情感愿我們的孩子在“超市式”的環境、開放式的教學、融洽的師生關系中健康、快樂。
活動目標:
1、孩子愿意用普通話大聲地說說身邊熟悉的事。
2、在看看、講講中初步激發孩子關愛他人的積極情感。
活動準備:
一些教師關心孩子的情景錄像以及過新年的錄像。
活動過程:
一、播放過新年的錄像
師:孩子們,過新年開心嗎?你有什么開心的事告訴我們,讓我們大家一起開心開心!
二、邊看邊講:錄像——老師關心我們的開心事師:過新年是開心的事,其實在我們桃園幼兒園、在我們菠蘿班天天象過年一樣,有許許多多開心的事呢!有些什么開心的事,來看錄像。
l鏡頭一:老師和孩子做游戲
鏡頭二:老師帶孩子看金魚
鏡頭三:老師和孩子一起唱歌
鏡頭四:老師為他們整理衣褲、梳小辮
鏡頭五:老師陪孩子們午睡(以上鏡頭教師以聊天的形式隨機插問,并輔以順口溜提高說話樂趣,如:老師吹泡泡,我們捉泡泡,真呀真開心。老師像媽媽,陪著我睡覺。我們是幸福的小寶貝。)看完錄像,師:還有哪些老師也關心、幫助過我們?
教師小結。
三、說說:我們想念鄧老師師:怎么會有那么多老師來到我們班呢?
師:鄧老師生病了,好久不來了,我真想她。吃飯時,我就想,鄧老師吃飯吃得多嗎?有沒有吃蔬菜?睡覺時,我也在想,鄧老師睡得香不香,有沒有做夢?做游戲時,我又在想,如果有鄧老師在,那就更開心了(幼:我生病時,我想鄧老師有沒有吃藥?)
師:你們都有一顆好大好大的愛心。鄧老師,你聽到了嗎?我們想你!來,我們一起喊:“鄧老師,我們想你!鄧老師,我們想你!”(此時鄧老師出現,孩子們激動地與她擁抱。)師:鄧老師身體不好,我們請她坐下來。孩子們,剛才,我們說了許多關心鄧老師的話,鄧老師沒聽到。現在我們說給鄧老師聽聽。(孩子們圍在鄧老師身邊自由交談)師:你幫我,我幫你,我們都是好朋友;你愛我,我愛你,相親相愛是一家。(孩子們隨老師出去,自然結束。)
幼兒園談話活動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學會兒歌,能理解兒歌的內容,有熱愛實幼的美好情感。
2、初步知道比喻句的用法。
3、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兒歌《幼兒園是我家》
2、與兒歌內容相符的圖片和幼兒平時活動的照片。
三、教學過程:
(1)、談話
1、我們的'幼兒園有個好聽的名字,它是?(一幼)
2、你們在幼兒園開心嗎?為什么感到很開心?
3、我們的幼兒園就像我們所熟悉的什么地方?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
(2)、教授兒歌,激發幼兒愛幼兒園的情感。
1、教師(出示本班幼兒活動的數碼相片),照片上都記錄了哪些我們在幼兒園度過的快樂時光?
2、(出示圖片)提問:圖片里畫了些什么內容?你最喜歡哪張圖?為什么?
3、老師把小朋友剛才說的話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聽!
A、教師范讀兒歌,提問:兒歌的名字叫什么?你在兒歌里聽到哪些好聽的歌詞?
B、你最喜歡兒歌里的哪一句?
4、幼兒集體學習兒歌
A、整體跟讀要求幼兒讀準字音:操(cao)、場(chang)
B、分組朗誦引導幼兒說準語氣詞:哈,瞧,嘿
C、個別表演請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到前臺表演
5、重點講述:“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提問:為什么說綠色的操場像花園?
教學反思:
這是一課關于主題活動“我們的幼兒園”,所開展的語言教育教學活動《幼兒園我的家》。課前,我認真地進行備課,準備了相關的圖片。在活動中根據實際,隨機調整教育方案,其中我采取了談話,自由講述,跟讀等一系列的形式,可是在復習鞏固時,我發現:有的幼兒在和旁邊小朋友講話,有的幼兒在打呵欠,有的幼兒在玩餐巾紙。這是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的表現,可是我的教學內容還沒完成,于是我嘗試改變教學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引起思。
幼兒園談話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小學生學習,活動的場所和學習常規。
2、觀察小學生下課,活動的情況,會主動訪問小學生,自己提問,了解小學生活動的有關情況。
活動準備:
1、與附近小學聯系好參觀事宜。重點看一年級的語文、數學課。
2、事先請幼兒在"小學生采訪表"上畫自己想知道的關于上小學的問題活動過程:
3、引發幼兒參觀小學的愿望。
(1)談話:還有一學期我們就要從幼兒園畢業了,將要到哪里學習呢?
(2)啟發幼兒交流自己想要了解的有關小學的內容。
提問:你想了解小學什么情況?要了解情況,你用什么辦法?在參觀時,要看些什么?不知道的內容可以訪問誰?訪問時要注意什么?
4、組織幼兒參觀前的談話內容,在參觀過程中向幼兒提供幫助。
(1)找找校牌,知道校名。
(2)訪問操場上的老師,了解個場所的用途。
(3)組織觀看小學生上課。
(4)鼓勵幼兒訪問下課的小學生,了解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并把得到的答案用繪畫的方式記錄在采訪表上。
5、組織幼兒回園交流。
提問:你參觀了什么學校?知道了哪些內容?你發現幼兒園與小學有什么不同?參觀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誰幫助了呢?解決了什么問題?。
幼兒園談話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衣,幼兒在運用語言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角色互換、組織思維的能力,通過語言得交流,進一步獲取信息,有利于幼兒的發展。本次活動為幼兒創造說話的機會,并能提供幼兒理解他人,換位思考的機會,同時,在談話過程中也體會到了語言交往的樂趣。
活動目標
1.了解談話要圍繞一個中心話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能夠理解故事中勇敢、自信的品質。
2.能夠在談話過程中遵守規則和技巧,不打斷別人的談話,懂得按次序輪流講話。
3.能夠積極參與集體談話,愿意與其他小朋友交談,體驗交談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圍繞繪本《凱能行》并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談話活動。
難點:掌握談話活動的順序、規則、技巧,展開談話。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寬松、自由的語言環境,鼓勵每位幼兒積極表達自己的觀點。
2.材料準備:繪本《凱能行》、PPT課件、幼兒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兒歌導入,激發兒童學習興趣。
教師:小星星樂滋滋,告訴我好孩子,不用媽媽來幫助,書包自己來整理。大公雞喔喔啼,小朋友早早起,不用奶奶來幫忙,自己穿衣上學去。紅太陽笑瞇瞇,自己學著來洗衣,不用爸爸來幫忙,樣樣東西準備齊。
教師:小朋友們在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做到呢?又會遇到哪些困難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聊一下吧。
二、基本部分
(一)觀察圖片,按交談規則說出自己的觀點
教師: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看看圖片里的凱遇到了哪些困難?發生了什么事情呢?
教師:我們請小朋友舉手來說,其他小朋友在說話的過程中,我們要豎起小耳朵認真聽,不要插話或者是打斷別人的說話哦。
總結:繪本里面,凱走路被石頭絆倒了,下樓摔倒了,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媽媽總會生氣地說:“和你一樣大的孩子,早就學會做這些了”。
(二)結合生活,自由交談,學習交談技巧
教師: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和凱一樣的事情呢?你在生活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呢?
教師:請小朋友們思考一會兒,可以選擇身邊的同伴或你的好朋友,講給他們聽,但一定要注意和別人說話要有禮貌,先問問別人是否想要和你交談哦!
小結:利用自由交談的機會,讓幼兒了解與別人交談時要先征求他人同意,并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
(三)圍繞繪本,勇敢說出“我能行”的事件
教師:繪本中,凱在救毛毛蟲的時候很聰明,凱也能做好喂貓這件事,小朋友們想想自己在生活中哪些事情也做的很好呢?做過的哪些事情被其他人表揚過呢?
小結:通過分享“我能行”的事情,增強幼兒的自信心。
(四)出示幼兒遇到困難的圖片,隱形示范新的談話經驗
教師:第一張圖片中,小花整理書包的時候不小心把其他書碰掉了,我能幫他撿起來。
教師:小朋友們請你們看接下來的圖片,說說其他小朋友遇到困難時,你能如何幫助他?
小結:教師通過隱形示范,給幼兒提供新的談話經驗。
總結: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知道了在別人說話的時候認真聽、不插嘴,而且能按照順序來進行表達自己的觀點,小朋友們都很大方的展示了自己,而且讓老師了解了你們可以做那么多的事情,你們都是自信勇敢的好孩子!
三、活動延伸
在下次的美術活動中,鼓勵幼兒結合日常生活“我能行”的實例,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活動總結
本次利用集體談話活動,讓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經歷,進一步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交往能力等。活動環節緊密銜接,步步推進,表現出談話活動的特點和優勢,是一次比較認真準備的活動。但由于大班幼兒的表現力比較強,在談話過程中對于時間的把控還需要加強,應給幼兒更多的展示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