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通用8篇)
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 篇1
教學意圖:
農歷九月初九中國老人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由于現在獨生子女“四合一”結構家庭教育不當造成幼兒“小皇帝”意識,不知尊敬熱愛長輩的現象不少。開展此次教學。培養幼兒尊敬熱愛長輩,促進他們健康全人格和社會性發展。
教學目的:
1.知道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
2.幫助老人。
3.尊敬老人。
教學準備: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重陽節這天請來幼兒的爺爺奶奶。
4.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教學過程:
(一)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1.你看到的是什么?
2.什么內容?
3.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老人節是怎么來的?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教學
1.重陽節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里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并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教學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教學
在家中為姥姥、姥爺、奶奶、爺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學反思:
重陽節,又稱敬老節,顧名思義是尊敬老人,孝敬長輩的傳統節日。通過教學培養孩子尊敬長輩的情感。引導幼兒加深對老人的尊敬與熱愛,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去關心,愛護老人;其次感知體驗重陽節的各種習俗,從多個角度了解中國傳統民俗節日習俗;再是增強家園間的溝通交流,教學在老人和孩子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敬老、愛老的美德也深深的印在了孩子們的心里。
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農歷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2、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3、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4、培養幼兒的表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培養幼兒從小敬老、愛老的美德。
2、教學難點: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教學準備
1、關于重陽節來歷、習俗的圖片。
2、配樂詩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磁帶。
3、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教師:明天是農歷九月九日,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也叫“老人節”。
二、觀看圖片、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
三、聽配樂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感受詩人想念家鄉、親人的情感。
四、說一說:爺爺、奶奶平時怎樣關心你的,你會用怎樣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的愛。
五、情境表演《讓座》。
1、請兩位幼兒分別戴上老爺爺、老奶奶的頭飾,扮演乘車的老人,請四位幼兒扮演乘客進行情境表演《讓座》。
2、討論: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尊老、愛老。
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爺爺奶奶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增進親子關系。
活動準備:
大鼓、花球、布置節日氣氛的教室、橘子、重陽糕、幼兒作品
活動過程:
一.介紹重陽節
(1)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都把自己的爺爺奶奶請到我們幼兒園里老過節了,開心嗎?
(2)邀請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師: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重陽節是怎么來的嗎?
我們的爺爺奶奶本領都很大的,我們請他們來告訴我們,好嗎?
師生共同邀請部分爺爺奶奶來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注:假如不夠詳細,老師可補充介紹。
二.幼兒表演環節師:小朋友們上幼兒園很長時間了,也學會了很多很多的本領,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歌曲:“我上幼兒園”
律動:“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
兒歌:“拍皮球”
歌表演:“兩只老虎“
三.互動環節
(1)擊鼓傳花游戲規則:老師背對擊鼓,當鼓聲停止時,花球落在哪個小朋友手里,哪個小朋友就和他的爺爺奶奶表演一個節目。游戲反復進行。
(2)小腳踩大腳游戲規則:小朋友的腳踩在爺爺奶奶的腳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看哪一隊先走到終點,先到終點的那一隊為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3)剝橘子師:以前在家里,都是爺爺奶奶剝橘子給我們吃,現在我們長大了,會做很多事情了,今天,我們也來剝個橘子給爺爺奶奶吃,看一看,哪個小朋友最會剝橘子,剝的最快。
(4)品嘗重陽糕和爺爺奶奶一起品嘗重陽糕,交流一下品種、味道等,并嘗試回家和爺爺奶奶一起制作重陽糕。
(5)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四.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道德要求。我們很容易做到“愛幼”,但幼兒卻往往不懂得“尊老”。即使知道“尊老”,很多時候也并不能真正做到關心和愛護老人,不知道如何尊重老人。所以,對幼兒實施“尊老”教育有著重要意義。
正逢“九九重陽節”,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進一步增強幼兒的敬老意識,我們舉辦了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的主題活動。 我們從孩子們的身邊的老人開始講起,孩子們熱情高漲,分分介紹自己家里的老人,當問到他們是如何尊敬老人的時候,孩子們沉默了,有幾個孩子說“我給爺爺捶背”,“我給奶奶倒水喝”,“我逗奶奶笑”。于是,我播放事先做好的PPT,請孩子們觀看,這里有多種方式:攙扶老人的、給老人過生日的、和老人聊天、陪伴老人過節、帶老人出去轉轉、幫老人做家務、關心老人身體經常問問情況、 給老人泡泡腳、父母給老人買舒服的衣服等等。孩子們看過后好像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了,分分討論著自己最想做的事。為了讓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又組織孩子們制作了敬老愛心卡,孩子們把自己最想說的話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活動在溫馨的氛圍中結束了,孩子們好像還意猶未盡。
今天活動唯一感到遺憾的是沒有請來我們孩子家里的老人,沒能讓孩子們更直接的表達自己對老人的愛。相信這次重陽節的“敬老”活動,不僅讓孩子們了解了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也讓孩子們體驗一份愛的情感,感受著爺爺、奶奶們的辛苦,學會感恩和尊敬長輩,從而萌發關心老人的美好情感。
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
2、嘗試用各種方式為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表達愛爺爺奶奶的情感。
3、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4、簡單了解節日的來歷,知道其全稱、日期和意義。
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重陽節:
明天是重陽節就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要為爺爺奶奶慶祝這個有意義的節日。
2、送祝福幼兒學說一句祝福的話,對爺爺奶奶送上祝福。
3、感恩活動小朋友,平時爺爺奶奶為小朋友燒飯、洗衣、接送我們上幼兒園,還會給我們買好吃的。在今天這個節日里,我們回家也為爺爺奶奶做一件事。
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 篇5
活動目的
1、知道重陽節是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節日。
2、學習如何幫助老人。
3、激發尊敬老人的情感。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2、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斷。
3、課前和幼兒園的爺爺奶奶取得聯系,到重陽節這一天把他們請來。
4、幼兒人手一份自制禮物。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VCD光盤《常回家看看》
1、剛才你看到的是什么?(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
2、片中表現的是什么內容?(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望老人,回家團圓的情景。)
3、引出老人節:我們小朋友有自己的節日,老人也有自己的節日,介紹農歷九月九日就是老人節。
4、你們知道老人節是怎么來的嗎?
(二)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1、老人節也稱重陽節,相傳在我國古代有個叫恒景的名士,九月九日那天,全家一起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據說這樣可以避邪。因此,重陽節登高就逐漸形成一種風俗。打那以后,在九九重陽這一天有不少詩人做詩來紀念。
2、教師講述:在這一天,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有登高、爬山、賞菊、吃重陽糕的習俗,其中登高和吃糕都含有“步步高”的祝愿,為表示對老人的敬意,我國將重陽節又叫老人節。
3、觀看專題錄像片《百歲老人》(老人們歡樂度晚年的情景)
教師講述: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們國家非常重視和關心老人,各地都為老人修建了敬老院,我們小朋友要尊敬長輩,知道在長輩生病時要表示關心,老人過生日,送一些禮物給他們。
4、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周圍的老人是怎樣過重陽節的。(扭秧歌、跑旱舸、打腰鼓等等)
5、在重陽節,你是如何做的?(給老人送禮物等)
6、在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樣尊敬老人的?
(三)敬老愛老活動
1、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是姥姥、姥爺、奶奶、爺爺的節日,在過節的時候,我們在家里可以給老人買許多東西,和他們一塊過節。我們這里的爺爺奶奶們天天為我們做菜做飯很辛苦,我們一起來孝敬一下他們吧。
2、給老人送禮物,并對老人說句祝福的話。
3、請小朋友一起跟爺爺奶奶們合影留念,活動在《常回家看看》樂曲聲中結束。
(四)延伸活動
1、取得家長配合,讓家長和幼兒一塊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買禮物,表達孝心。
2、在家中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 篇6
幼兒發展目標:
1、初步知道重陽節的基本習俗,愿意和老人一起歡度節日。
2、激發幼兒尊老愛老的情感。
活動準備:
禮物、幼兒手工作品、幼兒節目、和光榮院聯系
活動過程:
一、引出主題
(1) 老師引出重陽節主題師: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它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們爺爺奶奶的節日。今天,我們小朋友到光榮院看望那里的爺爺奶奶,和她們一起過節老過節,開心嗎?
(2)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風俗。
二、互動環節
1、給老人們獻上精心編排的歌曲、舞蹈等節目今天是爺爺奶奶們的節日,我們一起來表演一些節目給他們看,好嗎?
2、歌曲:"我上幼兒園"
律動:"我的小手"
歌表演:"小豬吃的飽飽"
兒歌:"拍皮球"
3、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讓爺爺講講自己革命故事,使我們永遠記得優秀的革命傳統。
4、愛你一家親為老人捶背,整理床鋪、推輪椅等等,伸出自己的小手,獻出自己的一點愛,使老人感覺到親人的溫暖。
5、 贈送禮物給爺爺奶奶將自己畫的,粘貼的,剪的精美愛心賀卡等作品送給自己的爺爺奶奶,讓他們看到自己的本領,認識到我們在長大。
三、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九月初九是中國的一大傳統節日--重陽節,又叫老年節。作為大班的老師,通過參與幼兒園組織的"重陽節"活動,見證了孩子在活動中能積極主動地孝敬老人,并能分享她在活動中的歡樂體驗,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孩子們成長的可喜變化。
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 篇7
一、活動內容
走進敬老院
二、設計思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創設并有效地利用環境促進幼兒的發展。”“充分利用社區的教育資源,引導幼兒適當參與社會生活。”九九重陽,秋高氣爽,正是幼兒戶外活動的大好時機,我們帶領大班幼兒,步行到離我園較近的敬老院,看望那里的爺爺奶奶,和老人們一起活動,既活躍心身又受到教育,還能提高繪畫能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設計這一主題活動正是為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走一走、看一看,使幼兒感受秋天的涼爽和大自然的美麗,產生愉悅的情緒和繪畫的。
2、指導幼兒現場作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繪畫,培養創造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尊敬老人,尊敬長輩,禮貌待人的品質。
4、在活動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四、活動準備
教師準備糖果、彩筆、畫紙、錄音機、幼兒操磁帶。
五、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活動內容及要求:
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對!現在是秋天,今天是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的節日,讓我們帶著秋天的祝福,一起走進敬老院,去看看那里的爺爺奶奶,獻上我們小小的禮物和真誠的祝福吧!我們將走出幼兒園,沿著寬闊的公路,迎著涼爽的秋風,排著整齊的隊伍,唱著歡樂的歌,走進敬老院。今天的活動對每個小朋友都是一次考驗,希聽從老師的指揮,相信你們個個都是最棒的!
(二)排隊走進敬老院:
孩子們在三位老師的帶領下,排著一字形隊伍,唱著歡樂的歌,沿著公路走進敬老院。
(三)向爺爺奶奶問好:
請一名幼兒將一包糖果獻給爺爺奶奶,所有的孩子齊聲說:“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四)表演節目:
1、播放幼兒操樂曲,師幼一起做幼兒操。
2、幼兒歌曲獨唱。兩名幼兒分別唱了一首歌。
(五)就地作畫、獻畫:
1、師:孩子們!你們看,爺爺奶奶的院子里有很多的樹木花草,有高大的樓房,寬敞的臺階,好漂亮呀!你們都是小畫家,想把這美麗的景色畫下來嗎?
2、將幼兒分成六個小組,圍著臺階,準備畫畫。
3、分發彩筆和畫紙,講述繪畫要求。
4、幼兒作畫。老師們巡視指導,鼓勵孩子們展開想象作畫。
5、獻畫。
師:大家畫得真好。有的畫了樹木花草和房子,有的畫了一個大蛋糕,還有的畫了紅紅的太陽。爺爺奶奶好想看看你們的畫,現在咱們把美麗的畫獻給敬愛的爺爺奶奶吧!別忘了祝爺爺奶奶節日快樂,還要雙手遞給他們喲!
(六)沙地即興作畫:
1、師:孩子們,剛才你們把畫獻給了爺爺奶奶,他們夸你了吧?你們做得真好!老師想獎勵你們一次沙地作畫的機會,你們的腳下有一層細細的沙,可以用小石子在沙上作畫,大家喜歡嗎?可以想畫什么就畫什么,但要注意不要把沙子弄到眼睛里去了,注意安全衛生喲!
2、幼兒在沙地上用小石子作畫,老師也參與其中,傾聽他們說說為什么這樣畫,及時。
(七)合影道別:
1、幼兒集合,與爺爺奶奶合影留戀。
2、與爺爺奶奶道別后排隊走回幼兒園。
大班重陽節教案范文 篇8
一、活動設計
農歷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叫"老人節",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重陽節帶給我們的不是登高、賞菊、吃重陽糕,而是一種信息:老年人更需要愛、需要健康、快樂。他們需要的也許并不是你的錢物,不是禮物,而是你一聲深情的問候……創建一個敬老愛老養老助老的氛圍,需要全社會的參與。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心明天的自己。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為了更好地從小培養他們敬老愛老的優良習慣,幼兒園在重陽節,組織孩子們與自己的爺爺奶奶、社區的老人們一起聯歡,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爺爺、奶奶等老人的關心和愛護。
二、各年齡段活動目標
小班(1)知道重陽節是爺爺、奶奶等老人的節日,體驗他們對自己的愛,激發尊敬他們的情感;
(2)在與爺爺、奶奶一起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感受相互關愛的溫暖和快樂 。
具體活動:學說一句祝福的話,學一個感恩的兒歌 。
中班(1)知道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老人的節日,初步了解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2)樂意參與重陽節的相關活動,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老人們的關心和節日的祝賀;
(3)了解爺爺、奶奶對自己的愛,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
具體活動:自制一件手工作品寫上祝福的話語。
大班
(1)通過調查、交流等活動,了解重陽節的來歷和一些風俗習慣;
(2)積極參與敬老活動,大膽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老人們表達自己的關愛與尊敬之情;
(3)在訪問、對話中感受老人也需要關心和幫助,進一步激發關愛老人的情感 。
三、活動準備
1、收集“我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照片布置教室;
2、和爺爺、奶奶說句悄悄話;
3、制作爺爺奶奶的禮物;
4、家長園地:請家長配合,鼓勵幼兒在家里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關愛老人的情感;
5、學習歌曲《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關心老人笑哈哈》;
6、學習兒歌:《奶奶夸我孝順兒》。附兒歌:
奶奶夸我孝順兒
小板凳,三條腿,我給奶奶嗑瓜子。
奶奶嫌我磕得臟,我給奶奶煮面湯。
奶奶嫌我煮得硬,我給奶奶剝花生。
奶奶嫌我剝得慢,我給奶奶煮米飯。
大米飯,香噴噴,奶奶夸我真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