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教案大全 > 有關于蟬的教案(精選8篇)

有關于蟬的教案

發(fā)布時間:2023-08-02

有關于蟬的教案(精選8篇)

有關于蟬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讀準“很、有、名、本、領、以、為、然、識、結、永”11個生字的音,并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認識筆畫“橫折提”,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描摹“識、本”。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標點正確停頓,能讀出“不以為然、不耐煩”等語氣。

  3、在閱讀中了解蟬沒有好的學習態(tài)度,不愿學習,結果什么本領也沒有學會。

  4、通過學習課文后,知道沒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是學不好本領的,并能用比較規(guī)范的話把自己的感受說一說。

  【重點難點】

  1、能借助拼音讀準11個生字的音,并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認識筆畫“橫折提”,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描摹“識、本”。

  2、能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標點正確停頓,能讀出“不以為然、不耐煩”等語氣。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謎語

  天熱爬上樹梢,

  總愛大喊大叫,

  明明啥也不懂,

  偏說知了知了。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簡介:蟬以吮吸植物的汁液為生。雄蟬能鳴叫,因為雄蟬的腹部有個音箱一樣的鳴叫器官。

  3、蟬也叫知了,因為它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播放蟬鳴聲)這樣的叫聲真難聽,森林里的動物們都想來教蟬本領。

  4、出示:許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蟬學本領。

  (1)指名讀,把句子讀正確。

  (2)學習生字:有名 本領 正音。

  (3)自由讀,齊讀,把句子讀通順。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師范讀課文,生邊聽邊思考:哪些有名的歌唱家想來教蟬本領呢?蟬的表現(xiàn)怎樣?

  2、交流、板書:黃鶯 畫眉 云雀(可簡單介紹)

  3、開放式回答:有名的歌唱家黃鶯、畫眉和云雀想教蟬本領,可是蟬

  三、學習課文,指導朗讀

  1、蟬的叫聲很難聽,有名的歌唱家們到底要教蟬什么本領呢?自己輕聲讀讀課文第2節(jié),思考。

  2、交流:(可出示句型,填空)

  (1)黃鶯想教蟬發(fā)音,畫眉想教蟬識譜,云雀想教蟬唱歌。

  (2)黃鶯、畫眉和云雀分別想教蟬發(fā)音、識譜和唱歌。

  3、板書 黃鶯 畫眉 云雀

  發(fā)音 識譜 唱歌

  老師給你們一個填空,請你們想一想,該怎么說?

  出示: 、 和 分別想教蟬 、 和 。

  學生思考,準備

  4、蟬學會這些本領了嗎?讀讀課文第三節(jié)

  果然,蟬什么本領也沒有學會,而且,它永遠只會叫“知了,知了”。這里有個生字:永。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書空

  5、蟬怎么就沒學到本領,永遠只會叫“知了,知了”呢?我請一個小朋友讀讀第2節(jié),其他小朋友好好想一想。

  交流、補充板書: 不以為然 搖頭 很不耐煩

  6、學習:不以為然 生字:以、為、然

  7、指導朗讀:

  (1)聽蟬與黃鶯、畫眉和云雀三次對話的錄音,感受蟬的語氣。

  (2)出示黃鶯和蟬的對話:

  黃鶯飛來了:“我教你發(fā)音吧!”

  蟬不以為然地說:“知了,知了!”

  ①指名同桌讀,把句子讀正確。

  ②自由讀,想想蟬是怎樣說話的?

  ③體驗朗讀。

  (3)同桌合作,讀蟬和畫眉、云雀的對話,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

  (4)分角色練讀、比賽讀。

  蟬對教它本領的黃鶯、畫眉和云雀感到不以為然、不耐煩,結果怎樣?

  8、指名讀,齊讀課文第三節(jié)。

  9、說話練習:

  那么多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蟬學本領,可到現(xiàn)在為止,蟬還是只會“知了,知了”地叫。學了課文,你想對蟬說些什么?(要求句子規(guī)范、連貫,意思明確。)

  四、復習鞏固

  1、雙軌火車:讀字組詞。

  2、歡樂蹦蹦跳:積累詞語。

  3、讀句子:

  蟬很不耐煩地說:“知了,知了!”

  爸爸耐心地對我說:“別著急,你能行!”

  (1)指名讀,男女生讀,全班讀。

  (2)你能試著也用“很不耐煩”和“耐心”說一兩句話嗎?

  4、有感情朗讀全文。

  五、指導寫字

  1、認識“言字旁”,觀察筆畫“橫折提”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了解“本”的筆順,適時滲透筆順規(guī)則。

  3、學生當堂描寫:識、本。

有關于蟬的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蟬》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三課是一篇自讀課文。這一單元,從文體上看,是說明文單元;從題材上看,是有關中國文化題材的文章。在單元教材的編選上雖兼顧文體,但更注重題材內容的相關性。基于這樣的認識,對此單元課文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對于文本內容以及內容所放映的文化的理解上,而不是僅僅局限與文體知識的把握。盡量避免單純以文體為中心來解讀文本,把本來蘊含著豐富文化內涵的課文,變成了枯燥的說明文。

  二、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理清說明思路,概括課文內容。(重點)

  2.品味語言,學習作者用文學筆法來加強說明生動性的寫作方法。(難點)

  3.細讀課文感受作者孜孜以求的科學精神和細致嚴謹?shù)目茖W方法。(重點)

  三、教學與學法

  1.自讀課文,主要參考旁批以及課后的閱讀提示快速閱讀,抓住文章的關鍵語句。

  2.批注法,建議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和看法也寫成旁批。

  四、教學過程

  預習課

  【學習目標】

  1.我能夠快速流利的默讀課文,解決字詞障礙,明確說明文的特征。

  2.我能找出文章中的多種說明方法并賞析他們的作用。

  【學習方法】

  默讀法,圈點勾畫法,自主探究法,批注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虞世南的《蟬》“垂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導入本課學習。(教師板書課題《蟬》法布爾)

  二、預習指導(10分鐘)

  1.目標導學一:通讀全文,理清說明順序提問1:法布爾從哪幾方面向我們介紹了蟬?說說每一部分說明的內容及其說明順序。

  2.目標導學二:默讀課文,品味說明語言提問2:這是一篇說明文,但我們讀起來并不覺得枯燥無味,為什么?

  3.目標導學三:感知內容,了解作品精髓提問3:作者為什么能把我們熟視無睹的蟬的成長過程說明得這樣清楚明白?

  【設計意圖】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教學時應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把握本文的特點,學習課文的寫法,體會作者的科學精神。

  三、自主預習(20分鐘)

  在教師預習指導結束后,學生以課文為根本,適當借助工具書,完成導學案的內容。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情,優(yōu)生完成導學案80%以上的題目,中等生完成70%以上的題目,而待優(yōu)生完成60%以上的題目。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預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和自學能力,提高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四、合作交流(10分鐘)

  由學科組長組織本組的成員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利用幫扶小對子以及小組的作用,初步解決導學案上的基礎部分和相對比較容易的重難點。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五、問題反饋(5分鐘)

  學科組長負責收集本組遺留下來的難點問題,反饋給代課老師。

有關于蟬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了解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

  3.體悟生命的意義,引導積極、認真對待生命的態(tài)度。

  教學重點:

  1.感知課文內容,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先抑后揚及由事物引發(fā)哲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點。

  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1、導入:(4分)

  唐代李商隱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聽完李商隱的詩后,大家知道他描寫的是什么嗎?

  蟬的畫面{投影}

  盛夏在濃綠中知知叫個不停的蟬,它的生命周期是多長呢?享受生命的時間呢?

  蟬,古稱蜩、蚱蟬等,俗名“知了”、爬樹猴。蟬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種有3000余種之多。蟬的一生有四個階段,即卵、幼蟲、擬蛹和成蟲。雌蟬通常于7~8月份產卵于孔,幼蟲孵化后會隨樹枝或自造細絲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蟲在地下生活的時間很長,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過4~5年,長的要經過12~13年。

  我國古人按蟬的出現(xiàn)時間分為春蟬、夏蟬和寒蟬。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蟬》。短文兩則之一《蟬》。板書課題。

  2、讀一讀(1分)

  3、作者介紹(1分鐘)

  過渡:對了,短文讀過了,作者是誰?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作者啊?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等。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等。

  4、朗讀(3分鐘)

  過渡:下面我們朗讀課文,讀的時候要吐字清晰,融入感情,仔細體會文中作者的感情變化。

  一個學生讀{配樂}。

  全班齊讀。

  評價:聲音優(yōu)美,融入了自己的感受。

有關于蟬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提高朗讀能力,在讀準字音的同時要能讀出感情;

  2、了解由抑到揚的寫作手法以及培養(yǎng)由事物引發(fā)哲思的能力;

  3、體會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活著的情感,樹立對動物追求自身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教學重難點:

  由抑到揚的寫作手法的掌握難點:對生命的意義的理解

  教學方法:提問法、引導法學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讓學生收集關于蟬的成語,比賽說出找到的成語)

  蟬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見聞不廣。

  蟬翼為重,千鈞為輕:把蟬的翅膀看成是重的,三萬斤的重量看成是親輕的。喻指是非顛倒,真?zhèn)位煜?/p>

  春蛙秋蟬:春天蛙叫,秋天蟬鳴。比喻喧鬧夸張、空洞無物的言談。功薄蟬翼:功勞象蟬的翅膀那樣微薄。形容功勞很小。常用作謙詞。

  寒蟬凄切:寒蟬: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時,知了發(fā)出凄慘而低沉的聲音。文藝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涼的氣氛和情調。

  金蟬脫殼:蟬變?yōu)槌上x時要脫去一層殼。比喻用計脫身,使人不能及時發(fā)覺。噤若寒蟬: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蟬,不知黃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淺,只想到算計別人,沒想到別人在算計他。

  蟬喘雷干:蟬:昆蟲名,知了;干:空。蟬喘息,雷聲凈。形容酷熱干旱。

  (同學們喜不喜歡蟬?那我們今天就要學習一篇關于蟬的文章,看看作者筆下的蟬是不是和成語當中的蟬感覺一樣。)

  二、初步感知,讀熟《蟬》

  1、請大家齊讀一遍課文,注意結合預習,讀準字音。——設計意圖:對文章進行正音訓練,積累生字詞。

  2、讀過課文,你們覺得蟬還煩不煩?你們還喜不喜歡蟬?

  三、整體感知,了解“蟬”“蟬之煩”

  1、作者為什么說蟬的叫聲是“煩人的聒聒”?(蟬鳴得早,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

  追問:因為蟬打擾了我們人類,就覺得它煩,你怎么看待這一問題?(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安排討論)

  “蟬之恕”

  1、我們知道,作者最終寬恕蟬“煩人的聒聒”,從文章當中我們可以找到哪些作者寬恕的原因?

  (預設答案:病蟬可憐、小小的卻響徹夏天、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好好的過活90天)

  2、“我”和朋友進行了第一次“對話”,請找出來,說說這次對話說明了什么道理?(“我”認為僅僅是一個夏天的時間卻是蟬的一輩子,通過用17年和一夏三個月的時間對舉,說明人類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用自己的價值尺度去衡量蟬,以我們自己的好惡去苛責蟬。)

  “蟬之敬”

  1、文中作者與朋友進行的第二次“對話”說明了什么道理?

  (17年埋在土中,出來就活一個夏天,但即使只有九十天,也要好好地過活,這就是蟬生命的意義,在屬于他的那個夏天里,拼盡它小小軀體額全部力量去響徹一個夏天。

  2、蟬的生命的意義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除了贊美之外。也意在喚醒人類向蟬學習:好好過活,熱愛生命;理解、尊重蟬)

  “蟬之悟”

  1、我們已經了解到蟬的生命的意義了,那么老師要請大家思考這么幾個問題:對待自然萬物,人類應該采取何種態(tài)度?只有人類的生命和事業(yè)才是有意義的嗎?人類如何和其他動物和諧相處?

  (生命需要相互理解、尊重進而關愛)

  2、作者最初表達對蟬態(tài)度的貶抑,而最后表現(xiàn)對蟬的態(tài)度褒揚,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法?有什么作用?

  (欲揚先抑,是褒揚顯得尤為突出)

  四、讓學生再次朗讀課文,讀出對蟬的感情,體會作者由日常小事物引發(fā)的對人生的感想。

  五、作業(yè)

  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什么話要對周瘦鵑說的嗎?請寫下來,言之有理即可。——設計意圖:這是對課堂的遷移,鞏固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東西,同時也是對學生課外閱讀量的一種擴大,取得互文解讀的效果。

  在大熱的幾天里,一天到晚,總可聽得蟬聲如沸,小園里樹木多,所以蟬也特別多,便織成了一片交響樂,簡直鬧得人心煩意亂。天氣越熱,蟬也越鬧,清早就鬧了起來,直鬧到夕陽西下時,還是無休無歇。聽它們的聲音,似乎在喚“知了!知了!”所以蟬的別名就叫知了。但不知它們成日的喚著知了知了,到底知道了什么。【周瘦鵑:《蘇州游蹤》】

  教學反思

有關于蟬的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6個字。注意多音字“殼、嘩、調”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蟬脫殼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弄清課文是如何將內容表達具體的,學會表達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中天才樂師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場景。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句子,學習怎樣把課文寫具體。

  教學難點:

  學習語言,品味語言。讓學生自己讀書,抓住關鍵詞句理解。

  教具安排:

  生字卡片。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10個生字,認識6個字。注意多音字“殼、嘩、調”的讀音。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言激趣:

  一肚子沒學問,

  開口閉口知道,

  瞧瞧這小家伙,

  實在真是驕傲。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小動物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關于蟬的一篇課文。

  二、初讀

  自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些什么,并邊讀邊圈生字,讀完課文后把所圈生字反復多讀幾遍直到熟練。

  檢查生字。

  把生字送回課文再讀課文,想想讀完課文后,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可提出來。

  三、精讀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2、生交流:(這一部分主要寫了蟬是我的鄰居,一到夏天,我家屋外就成了蟬的天下。)

  3、那么蟬還有些怎樣的特點呢?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學習生字

  1、本課有三個多音字,殼,嘩,調。注意字音。“蟬、弱、震”是翹舌音,操是平舌音,騰是后鼻音。

  教學時,重點指導學生讀準這些字音。

  2、指導學生書寫生字,不要平均使用力量,可采取歸類學習。

  3、全班交流。

  4、重點指導生字書寫:疊騰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具體學習蟬的特點,知道蟬是如何脫殼的,了解雄蟬喜歡唱歌的特點。

  2、能用自己的話講講蟬脫殼的過程。理解重點句子,學習怎樣把課文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抽讀生字卡片。

  2、上節(jié)課同學們了解了我家屋外成了蟬的天下,那么蟬又是如何脫殼,雄蟬喜愛演奏、蟬的視覺,聽覺分別有什么特點呢?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

  二、精讀課文2—4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2—4自然段。

  邊讀邊思考;蟬是怎樣脫殼的?勾畫重點詞句,特別是動作的詞語。

  2、同桌討論交流蟬脫殼的方式。

  3、全班交流。

  (1)蟬是怎樣脫殼的?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理解課文。如:描寫蟬脫殼的動作的詞語“騰起、翻、倒掛、打開、伸直、翻、勾住、蛻”。

  (2)理解課文是如何將“蟬脫殼的時候,可以說是一種奇怪的體操。”寫具體的。

  (3)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評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三、精讀課文5—10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5—10自然段。

  邊讀邊思考;哪些地方描寫出了雄蟬喜愛演奏的特點?勾畫重點詞句。

  2、同桌討論交流雄蟬喜愛演奏的特點。

  3、全班交流。

  (1)蟬有哪些特點?

  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理解課文。

  (2)抓住蟬喜愛演奏,視覺靈敏,聽覺特殊這幾個特點,讓學生自己讀書,抓住關鍵詞語理解。

  (3)指導學生朗讀,教師評點,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四、聯(lián)系實際

  1、感受中天才樂師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的演奏場景。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知識點

  1、文學常識

  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1823—1915),法國昆蟲學家、作家。被世人稱為“昆蟲界的荷馬”(相傳荷馬為古代希臘兩部著名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的作者),文學界的“維吉爾”。寫作背景本文選自《昆蟲的故事》。

  2、重點字詞

  喧囂(xiāo)蚋(ruì)臃腫(yōnɡ)鰭(qí)涂墁(màn)蜣(qiānɡ)窠(kē)無動于衷(zhōnɡ)尋覓(mì跳蚤(zǎo)鈸(bó)

  喧囂:聲音雜亂,不清靜。囂,吵鬧、喧嘩。

  罅隙:縫隙。騰躍:跳躍。

  開合自如:分開收攏不受阻礙。

  無動于衷:心里一點也不受感動;一點也不動心。

  3、文章主旨

  本文兩個部分主要介紹了蟬的地下穴道,以及幼蟬蛻皮的過程,描述了蟬產卵狀況以及蟬孵化成幼蟲時的生物習性,揭示了蟬在生命之初所可能遭遇的種種危險,抒發(fā)對蟬經過艱苦勞動才換來短暫歡樂的由衷贊嘆和同情。

  教學反思

  很害怕上由法布爾《昆蟲記》改寫的課文。他是一個蟲癡,癡到極致成家成魔成仙,做生物學研究,這是難得的第一手資料,做語文課教學,往往有很“裹”人的地方,讓我們這些非專業(yè)者黔驢技窮。這不,有關金蟬脫殼這一節(jié),老師們之中都產生較大分歧,畢竟生活在城市,近距離觀察端詳蟬的幾率少之又少。

  然而,孩子們卻表現(xiàn)出超常的好奇心,似乎只有充滿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孩童,才會是童心未泯法布爾的“知音”——正如備課時所預設的:中的天才樂師沉浸在自我陶醉中不停地演奏的場景,吸引著學生去關注蟬脫殼的情況,蟬的視覺、聽覺異于人類的特點。

  教學這樣的文字,我明白“只有讓學生自己去學習、去獲取,學生才能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但蟬脫殼那一段實在太難想象了!要是有錄像參照,可能還好點兒,通過真實觀察,再來看語言文字是怎么再現(xiàn)的。如今誰也沒有看到過這個相對微觀的情景,如何僅從語言文字中理解、體會?還真不是一般的難點。

  如果我有可以的電教設備,如果稍微能擠出點找資料的時間,相信這一課會上得更清晰、準確。

有關于蟬的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品讀、欣賞課文,感受課文委婉輕柔、自然流暢的風格。

  2、體悟生命的意義,教育學生珍視自己的生命,積極、認真的對待生命。

  學情分析

  1、全程“學導式”,放手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參與互動課堂。

  2、反復誦讀,在誦讀中感悟文章形質之美。

  重點難點

  1、重點:引導學生仔細品讀課文,揣摩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中表達的情感。

  2、難點教學對比探究閱讀;學習由一個具體細小的物而引出抽象深刻哲理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蟬

  1、導入設計:

  ①圖片(石縫中綻放的花朵)引發(fā)學生對生命的思索

  ②冰心名言:“宇宙是一個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葉歸根,我們是宇宙中的一息,我們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熟發(fā)芽,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與痛苦是相輔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快樂、興奮、痛苦又何嘗不是美麗呢?”

  ③引發(fā)學生思考,引入課文。

  2、整體感知,探究問題

  ①學生發(fā)表預習所得,介紹作者(如下)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祖籍廣東番禺。19xx年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

  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于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②學生誦讀課文,教師出示本課學習目標和方法(如下)

  ○學習目標·方法:

  誦讀課文,疏通生難字;構制情景,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再讀課文,獨立思考,動筆回答下面問題

  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通過一抑一揚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②“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③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來并說說對它的理解。

  3、自由誦讀課文,交流獨立思考所得;師生、生生互動,修正答案

  ②學生獨立完成目標1、2(修正答案如下)

  ●作者寫蟬,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通過一抑一揚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首先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后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xù)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于蟬的印象已經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

  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晴朗的天空等都融進了秋風中。

  秋天來了,果實成熟了,本是收獲的季節(jié),但對在地下埋了17年,苦苦等了17年的蟬來說,卻意味著生命的結束。生命雖然短暫,蟬卻執(zhí)著的等待,作者對蟬的敬意油然而生。

  ●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可以找出來并說說對它的理解。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fā)的對于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了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③師生、生生互動,完成目標

  3、教師小結

有關于蟬的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零落 斷續(xù) 收斂 寬恕 短暫。

  2、學習本文欲揚先抑的寫法。

  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習的閱讀能力。

  2、結合本文學習寫作理論知識,提高寫作能力。

  德育目標

  體會生命的真諦:雖然生命短暫弱小,但可以通過奮斗使她的意義和價值得以體現(xiàn)。

  教學重點:

  通過蟬的一生體會生命的意義。

  教學難點:

  欲揚先抑,托物寓意的寫法。

  教學方法:

  朗讀法,啟發(fā)式

  教具準備:

  錄音機,朗讀帶 ,圖片.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生命是多彩的朝霞,映照著廣闊的大地;生命是智慧的火花,點綴著燦爛的星空;生命是美麗的鮮花,裝扮著絢麗的人生……生命真是一個奇跡。一枝從淤泥里長出的夏荷,竟開出雪一樣潔白純凈的花兒;一粒細細黑黑的螢火蟲,竟能在茫茫黑夜里發(fā)出星星般閃亮的光;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開出像海洋一樣湛藍的花;一只毫不起眼的鳥兒,在樹頭唱出遠勝小提琴的夜曲;一條柔軟無骨的蚯蚓,居然能在堅實的土地里如魚在水中似得自由遨游。在夏天里不斷聒噪著的蟬,海邊一枚小小的貝殼,都會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其實我們不必感嘆為什么奇跡不會發(fā)生在我們身上,因為我們本身就是個奇跡,能活了這么長時間,長了這么大,更是一種奇跡。活著是一種幸福,只要活下來,那就是一種無比的幸福。所以要珍惜現(xiàn)在,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

  下面我說四個謎語:

  唱歌不用嘴,聲音真清脆,嘴尖像根錐,專吸樹枝水

  說鳥不是鳥,躲在樹上叫。自吹啥都懂,其實全不曉

  一肚子沒學問,開口閉口知道,瞧瞧這小家伙,實在真是驕傲

  天熱爬上樹梢,總愛大喊大叫,明明啥也不懂,偏說知道知道

  學生回答(蟬)

  對,是蟬,大家知道蟬分哪些嗎?

  蟬,古稱蜩(tiao)、蚱蟬等,俗名“知了”、爬樹猴。蟬遍布全世界,已知品種有3000余種之多。蟬的一生有四個階段,即卵、幼蟲、擬蛹和成蟲。雌蟬通常于7~8月份產卵于孔,幼蟲孵化后會隨樹枝或自造細絲落到地面入土中,幼蟲在地下生活的時間很長,最短也要2年左右,一般要過4~5年,長的要經過12~13年,甚至更長時間。我國古人按蟬的出現(xiàn)時間分為春蟬、夏蟬和寒蟬。

  下面大家看圖片:

  ① 卵在樹洞生活10個月左右

  ②幼蟲在六月七月爬出來。

  ③兩個月后,若蟲第二次脫皮,成為二齡若蟲

  ④一年后,長大兩倍,變成四齡若蟲

  ⑤再過兩年,長大兩倍,脫皮成為五齡若蟲,在夏天爬出地面。

  ⑥ 產卵后的第6個夏天,羽化成蟲。

  ⑦成蟲大約只有兩個星期的生命。

  ⑧羽化后五六天,雄蟬以歌聲引誘雌蟬前來配對,等待死亡。

  現(xiàn)在我們初步了解了蟬,那么在詩人眼中的蟬是怎樣的呢,我們知道詩人浪漫,想象力豐富,在他們眼中的蟬是餐風飲露,高潔的,他們常常以蟬來托物言志,在唐朝詠蟬的詩歌有三絕,一是虞世南《蟬》駱賓王《詠蟬》李商隱《蟬》,其中唐虞世南●蟬

  垂緌(ruí)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jiè)秋風。

  這首托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后世人稱道。

  大家看黑板。(賞析)

  賞析

  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須,形狀好像下垂的冠纓,故說“垂緌”。古人認為蟬生性高潔,棲高飲露,故說“飲清露”。這一句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處處含比興象征。“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纓”指代貴宦)。這顯貴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筆下,卻把它們統(tǒng)一在“垂緌飲清露”的形象中了。這“貴”與“清”的統(tǒng)一,正是為三四兩句的“清”無須藉“貴”作反鋪墊,筆意頗為巧妙。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高樹,著一“疏”字,更見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狀蟬聲的長鳴不已,悅耳動聽,著一“出”字,把蟬聲傳送的意態(tài)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讀者從中卻可想見人格化了的蟬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有了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三四兩句的發(fā)揮才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托的點睛之筆。它是在上兩句的基礎上引發(fā)出來的詩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于秋風的傳送,詩人卻別有會心,強調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遠。這種獨特的感受蘊含一個真理:立身品格高潔的人,并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例如權勢地位、有力者的幫助),自能聲名遠播,正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說的那樣,“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于后。”這里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兩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贊美和高度自信,表現(xiàn)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唐太宗曾經屢次稱賞虞世南的“五絕”(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可能帶有自況的意味吧。沈德潛說:“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別裁》)這確是一語破的之論。

  二、作者簡介:

  小思簡介

  小思,1939年生,香港作家,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盧颿等,祖籍廣東番禺。課文選自其作品散文集《承教小記》,除此,她的出版作品還有《路上談》《不遷》《彤云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

  提問學生。

  《蟬》選自(   ),作者(   ),本名(   ),(   )作家。

  三、朗讀:

  1 示范朗讀

  1、學生朗讀

  2、再自由朗讀一遍課文。

  展示生字

  (1)給下列黑體字注音

  蟬( )收斂( )顫動( )聒( )寬恕( )

  (2)字義 : 卑微: 一絲不茍:

  四、分析文章:

  1、問:這篇文章可以分哪幾個部分?

  答:三部分。

  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6),第三部分(7)。

  2、問:第二部分先講對蟬聲的厭煩,再講對蟬的理解,這樣可分哪幾部分?

  答:二部分,第二段為一部分,后面為一個部分。

  3、問:這樣課文可以分四個部分,各是什么意思?

  (方式:先給時間讓學生思考再做討論總結)

  答:第一部分(1):蟬鳴;

  第二部分(2):厭煩。

  第三部分(3-6):生命。

  第四部分(7):寬恕。

  思考并理解:

  1 找出全文的文眼,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2 《蟬》一文的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先抑后揚

  3 作者寫蟬,先先抑后揚。抑在哪里?揚在何處?

  抑:寫蟬的聒噪聲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只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

  揚:蟬的生活歷程顯示了生命的意義。

  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好好地活著

  4 《蟬》中揭示出蟬生命意義的一句話是什么?

  “為了生命延續(xù),必須好好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著。”

  5 說出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

  心煩——寬恕——震撼

  6 體會以下句子的含義:

  1、“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中,“秋風顏色”怎么理解?

  “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于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五、思路:

  點題——承接——轉換——總結

  六、鑒賞:

  1 先抑后揚

  先抑后揚,是一種人物描寫技巧。先抑后揚的“揚”,是指褒揚、抬高。“抑”,指按下、貶低。作者想褒揚某個人物,卻不從褒揚處落筆,而先是按下,從相反的貶抑處落筆。用這種方法,使情節(jié)多變,形成波瀾起伏,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

  “揚”和“抑”,在藝術上都是一種強調手段。古人做文章強調“蓄勢”,講的也是欲揚先抑、先抑后揚的道理。

  運用這種方法,作者在構思與寫作過程中,要注意抑揚前后應具有對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對立的形式構成對照。另外,對于抑揚兩者,不可等量齊觀,而是應該重在后揚。抑,起的是襯墊作用。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過自己不斷的寫作實踐,去細細地體會、揣摩。

  2文章章法結構

  起承轉合 ( qǐ chéng zhuǎn hé )

  解 釋

  ①詩文寫作結構章法方面的術語。舊時詩文慣用的行文方法,后泛指文章作法。“起”是起因,文章的開頭;“承”是事件的過程;“轉”是結果是轉折;“合”是對該事件的議論,是結尾。

  (先給時間讓學生思考再做討論總結)

  1、思路清晰:起——承——轉——合

  2、層次分明,結構完整。

  3、欲揚先抑:第一二部分厭煩,第三四部分贊揚,前后對比,立意更加鮮明突出。

  4 、托物言志:蟬——生命感悟

  七、主題:

  本文贊揚了生命脆弱而短暫的蟬對生命意義的不懈追求,啟發(fā)人們應該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創(chuàng)造生命。

  八、小結:

  作者從夏天聒噪的蟬這些細小事物中,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引起我們對生命意義的追問和思索:生命究竟是為什么而存在?生命是短暫、脆弱的,該怎樣做,才能讓生命變得更有意義?通過學習這兩篇短文,我們會高聲回答: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九、練習:

  1 《蟬》蘊含著怎樣的人生哲理?

  《蟬》告訴我們:無論生命多么短暫,都要愛惜,并且自我尊重,這樣的生命才有意義。

  2 名師學案 P7 7-11題

有關于蟬的教案 篇8

  教學總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到、很、想、名、本、領、知、識,永”等9個 生字,重點讀準“本領”一詞的音;認識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師指導下,正 確描摹“識、本、領”3個字。

  2. 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重點朗讀好文中人物的語言,初步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

  3.能根據(jù)提示說清課文的大致內容。

  4.了解蟬最終沒有學到本領的原因,知道學本領不能怕苦、怕難、怕累的道理,并能用一句話說清自己的讀文感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認讀“到、很、想、名、本、領、知、識,永”等9個 生字,重點讀準“本領”一詞的音。

  2.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3.能根據(jù)提示說清課文的大致內容。

  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媒體課件、田字格卡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拼音引入,揭示課題

  1.板書音節(jié):chán,指名拼讀。

  2.板書:蟬,結合字形簡單介紹“蟬”。

  師:蟬是一種昆蟲,所以左邊是個蟲字旁(板書:蟲)。右邊是個“單” (板書),合起來就是蟬。這是一個形聲字,蟲字旁表義,單表音。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說明】

  結合揭示課題,復習拼音,讀準翹舌音。通過板書,結合字形簡單介紹蟬這種昆蟲,同時滾動復習 ,加深對“形聲字”的認識。

  二、鞏固分節(jié),初讀課文

  1. 鞏固標小節(jié)號。

  (回憶方法——自己標小節(jié)號——集體核對)

  2. 自讀課文,要求:字字過目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以拼拼音節(jié)。

  【說明】

  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標小節(jié)號是初讀課文的常規(guī)步驟。對于標小節(jié)號這種新技能的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初學階段,通過引導學生回憶標小節(jié)號的方法及注意點并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逐步使學生對這項技能日趨熟練。另外,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自讀課文的時間,逐步培養(yǎng)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主正音的意識,幫助他們熟悉和掌握自主閱讀的最基本的步驟。

  三、小組學習,讀課文劃詞語

  1.小組內分節(jié)朗讀課文。

  出示要求:(1)借助漢語拼音字字過目讀課文,努力做到讀準生字的字音。

  (2)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游戲鞏固,核對詞語。

  (1) 游戲:拼音節(jié),請詞語。

  (媒體出示課文內容:詞語都用拼音代替,讀對后出示詞語)

  重點關注:

  ? 很 (前鼻音, “很”就是“非常”的意思。)

  ? 本領 (分清前后鼻音。)

  ? 知識 (整體認讀音節(jié))

  (2)媒體示范、全班比對檢查。

  3.指導讀好詞語“不以為然、一搖頭、不耐煩”

  【說明】

  把課文讀正確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分

  的時間讀文,鼓勵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盡力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對于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逐步養(yǎng)成不急不躁的讀文好習慣。

  “圈生字、劃詞語”有助于提高學生自主識字的能力,有助于他們漸漸形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閱讀習慣。游戲的引入,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同時,各有側重地對容易讀錯的字音進行一次集中的正音。

  四、指導讀句,掃除朗讀障礙

  1.出示句子,同桌練讀。

  媒體出示:(1)蟬一天到晚趴在樹枝上叫,它的叫聲很不好聽。

  (2)蟬不以為然地說:“知了,知了!”

  (3)蟬很不耐煩地說:“知了,知了!”

  2.指名交流讀句,隨機理解“一天到晚”。

  【說明】

  本教學環(huán)節(jié),意在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通過多種形式理解句子中重點詞語的意思,進而理解句子的意思,將句子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為學生讀懂文章打基礎。

  五、讀課文,根據(jù)提示說清課文的大致內容

  1.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鞏固讀書習慣。

  2.齊讀課文。

  3.根據(jù)提示說清故事大概內容。

  (1) 師帶讀提示。

  出示:因為蟬的叫聲___________,所以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__________。 (怎么樣) (干什么) 可是,蟬不愿意學。結果,它___________。

  (怎么樣)

  (2)同桌交流。

  (3)逐句交流,隨機學習生字“名、本、領”。

  第一句:

  師:誰來交流第一句?

  師:可不是一般的歌唱家,而是-----,有名就是名氣很響的意思。誰能

  讀好這個詞?(有名) 你有好辦法記住“名”嗎? 指名說 (關注規(guī)范表達)

  師:那有名的歌唱家想干什么呢?(出示:本領)

  師:你怎么記住“本”這個字?(指導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領”這

  個字怎么記呢?(關注規(guī)范表達) 邊說邊在桌上寫一寫。

  師:再來讀好這個詞語。

  第二句:

  師:可是蟬不愿意學,那結果怎樣呢?

  (4)齊讀。

  【說明】

  分節(jié)讀課文是對學生先前預習課文時標小節(jié)、讀準字音的再一次反饋。同時借助填空整體進入,通過“說一說”、“寫一寫”繼續(xù)加強生字的識記,結合語境理解詞義,初步了解課文的大致內容。

  六、課堂小結,指導書寫

  1.小結。

  2.指導寫字,練習書寫“本、領”。

  【說明】

  通過老師示范,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書寫的好習慣。將字形結構、關鍵筆畫作為切入點,對生字的書寫進行有的放矢的指導。教師要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建立起寫好字的信心,并給予充分的時間加以實踐。

  七、布置作業(yè)

  1.正確朗讀課文。

  2.根據(jù)提示說說課文的大致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鞏固認讀“到、很、想、名、本、領、知、識,永”等9個

  生字;認識部首“言字旁”,能在老師指導下,正確描摹“識”。

  2. 能借助漢語拼音正確朗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標點停頓。 重點朗讀好文中人物的語言,初步體會人物說話時的心情。

  3. 了解蟬最終沒有學到本領的原因,知道學本領不能怕苦、怕難、怕累的道理,并能用一句話說清自己的讀文感受。

  教學技術與學習資源應用:

  媒體課件、田字格卡紙、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回顧內容,導入新課

  1.引讀填空,回顧故事內容。

  2.導入新課。

  二、重點學習第二節(jié),讀通句子,了解內容,在朗讀中體會人物心情

  (一)分清句子,讀通句子。

  1.指導數(shù)句。

  2.自讀課文,分清句子,盡量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3.分句開火車交流,正音。

  4.齊讀第2節(jié)。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6句話。邊讀邊記,有哪幾位歌唱家(板書:歌唱家)想教(板書:想教)蟬學本領(板書:本領)?

  (二)讀第二小節(jié),了解哪幾位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蟬學本領。

  1.思考:課文中提到了哪幾位有名的歌唱家?

  2.交流并板書:黃鶯、畫眉、云雀

  3.聽鳥叫聲,加深了解。

  (三) 朗讀描寫三位“歌唱家”的句子,了解它們想教蟬學習的本領。

  1.指名3人交流句子。(生交流一句,媒體出示一句)

  2.師生配合讀句,隨機指導識記、書寫“識”。

  A.發(fā)音

  B.識譜(出示詞卡)

  引導發(fā)現(xiàn)2個字的共同處(都是左右結構,都是言字旁)。

有關于蟬的教案(精選8篇) 相關內容:
  • 鄭振鐸《貓》教案優(yōu)秀(通用14篇)

    教材解讀:人教版教材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是有關動物的文章,生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優(yōu)劣之分。保護動物,珍愛生命,每一個人都應該這樣。讀鄭振鐸先生的《貓》,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是否因為我們擁有超過其他動物的智慧和物質手段就...

  • 有關中班美術教案范文匯編(通用14篇)

    活動目標:1.積極參與戰(zhàn)勝大灰狼的活動,充分享受活動帶來的快樂。2.初步學習有規(guī)律的整齊的粘貼方法。重點難點:重點:積極參與到美術活動中來,享受參與的快樂。...

  • 幸福的大桌子大班語言教案(精選3篇)

    活動目標:1、體驗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萌發(fā)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2、仔細觀察畫面,聯(lián)系故事內容進行思考,較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 《掌聲》公開課教案(精選14篇)

    第一步:來信導入、質疑掌聲從小英的來信入手,復習小英是個怎樣的孩子,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第一和第五段,回憶掌聲前后小英個性的變化。引出學生的質疑:小英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掌聲怎么會有如此神奇的力量?通過第一段和第五段的對...

  • 小學一年級語文《柳樹》教學教案(精選12篇)

    一、聽一聽、看一看1、春天里發(fā)芽比較早的樹是什么樹?2、我們學過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是什么?3、古詩中說的是什么樣的柳樹?(垂柳)4、淺釋古詩:古詩中怎樣贊美垂柳的?(碧玉杖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 《暮江吟》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學習《暮江吟》,學會本詩生字.②理解重點詞語和詩句的意思,了解此詩所描寫的景色,有感情地朗讀.2,能力目標:①通過反復朗讀,感受自然美和語言美.②能背誦,默寫全詩.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此詩,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

  • 關于大班社會教案范文集合(精選16篇)

    活動目標:1.了解筷子的種類和作用,知道筷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餐具。2.學習使用筷子,做到持筷姿勢正確,能挑、撥、夾東西。3.發(fā)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和手眼協(xié)調的能力。重點:認識筷子的特點和作用,了解不同材料的筷子。...

  • 關于小班安全教案合集(精選16篇)

    活動目標:讓幼兒知道不能輕信陌生的話,不能跟陌生人走,培養(yǎng)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活動準備:餅干、巧克力、玩具等,請兩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設置好情境。活動過程:1.講故事《小華和陌生人》。...

  • 教案大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AV一区 | 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 色悠悠久久 | 国产午夜禁区精品视频 |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 久久九九影视 | 97人人人人 | 成人福利av| 久久久久色 |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 |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乱人伦高清视频 | 中国一级特黄真人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不能 | 日韩精品不卡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成人 | 午夜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天天搞天天操 |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成人永久免费网站 |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 一级女性生活片 | 国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2001 | 波多野结衣乳巨码无在线播放 | 片黄色毛片黄色毛片 | 久久99久久精品视频 |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播放 | 野花社区www高清图片 | 天天摸天天草 | 无码丰满熟妇juliaann | 麻豆视频免费观看 | 国产网红主播无码精品 | 97视频自拍| 色翁荡熄又大又硬又粗又视频 | 天天躁狠狠躁狠狠躁夜夜躁 |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 夜夜摸夜夜操 | 国产免费午夜a无码v视频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 夜夜操天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