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元宵節主題班會教案(通用2篇)
中小學元宵節主題班會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收集有關元宵節的來歷,了解風俗習慣。
2、指導學生完成彩燈的設計制作,布展。
3、培養熱愛中華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元宵節的來歷,風俗習慣,感受節日文化帶來的樂趣。
掌握設計制作元宵節彩燈的基本制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展示圖片觀察內容。調動學生興趣,創設情景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新課(板書課題)
看到各種各樣的彩燈,元宵節習俗有哪些?學生說一說(賞燈、猜燈謎、趕廟會、舞龍燈、耍獅子、扭秧歌、踩高蹺、劃旱船、吃元宵、放煙花等)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這一環節,因為興趣是的老師,所以我在教學一開始,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景中,為后面教學做好鋪墊,同時引出本課課題—元宵節里掛彩燈。]
2、讓學生說說元宵節的來歷及有關元宵節的傳說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所以人們又把這一天稱作"燈節"。
故事內容: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只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以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設計意圖:是讓學生知道元宵節的來歷,了解風俗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結合其他學科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對元宵節的認識,增強一些感性認識。]
(二)欣賞花燈評析:(課件出示彩燈圖片)
接下來讓我們再跳上龍舟一路前行欣賞各具特色的花燈。穿過一道彩虹橋可以看到水面上有改編自民間故事的水漫金山燈,雙龍戲珠燈,岸上有充滿浪漫氣息的月亮星星燈,店鋪里掛滿各色燈籠,家家戶戶門口懸掛著漂亮的花燈,真是流光溢彩熱鬧非凡呀!
師:認真觀察各種各樣的彩燈,從顏色、造型等方面欣賞花燈的美,
花燈美嗎?為什么美?
生:認真觀察各種各樣的彩燈,回答問題。
師:各有什么特點?
師:你還見過什么樣的花燈?
生:小兔燈、荷花燈、龍燈等
(三)探索研究
同學們想設計一款什么造型的花燈呢?請同學上講臺來把自己的想法畫一畫。對于這些草圖誰有合理化的建議提出來幫他修改一下。(動物、植物、圓形、菱形、多邊形、各種器物、等)學生上臺畫出自己的設計草圖,鼓勵其他同學大膽修改,提出意見。
(四)欣賞這幾盞出自老師之手的花燈
一個個富有生命力的花燈即將誕生,不過先不要著急,再來欣賞這幾盞花燈,看看你比較喜歡哪一盞,說說理由。仔細觀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喜歡或不喜歡的理由。引導學生欣賞各種花燈圖片,并說說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以圖片欣賞為載體,通過不同的感知,讓學生了解花燈的特征,給人不同的視覺享受,掌握剪紙、拼貼、等一些技能技巧,同時感知中國的傳統文化和民間特色,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
(五)教師示范與學生一起討論、演示花燈的制作過程和方法
1、師:演示制作方法、過程。
2、除了用紙質來做,還可以使用什么材料來做?
3、你認為還可以怎樣制作更漂亮或更簡便?
出示教師制作的花燈,從材料、做法、裝飾等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技法探究。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想一想等手段,探索花燈的制作方法。合作交流,相信同學們有了自己的思路和小組交流學生分組進行討論、設計。說出自己的想法。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自己的制作創意。
[設計意圖:通過欣賞讓學生知道同一個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來表現,在不同的場所有不同的藝術享受,從而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或特長來選擇不同的方法進行創作,這也是因人而異,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個性。]
(六)作業要求(課件)
課堂要求:
1、在制作過程中保持環境整潔。
2、在制作過程中注意安全。
課件出示作業要求
(七)學生制作彩燈(分組)
認真讀要求協作完成在優美的樂曲聲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合作完成花燈制作,小組合理分工,制作裝飾并把燈謎書寫粘貼在花燈上。
(八)作品欣賞、展示、評議
看著一盞盞構思巧妙,制作精細的花燈把我們的教室裝扮成燈的海洋,在這個美麗的作品下還藏著一條條燈謎等著大家共同分享,下面請同學們有秩序來賞花燈,猜燈謎吧!學生有秩序賞花燈,猜燈謎。
中小學元宵節主題班會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資料交流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由來、風俗,通過賞花燈、猜燈謎,讓學生體驗、熟悉我國傳統的元宵節活動的熱鬧氛圍,親身感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魅力所在。
2、在元宵節活動中能表現出探究的意識,發現元宵節活動的新鮮事,有趣事;學習收集與元宵節活動相關的資料,鍛煉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網絡、他人經驗等)獲取信息的能力;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分工合作、積極參與、樂于表現的意識和樂于與他人分享的態度。
教學過程:
一、解釋"元宵"的含義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
2、有誰知道"元宵"一詞的含義呢?
二、了解元宵節的由來
那么元宵節是怎么來的呢?
三、知曉元宵節的習俗
(一)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
(二)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
(三)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四、賞花燈,猜燈謎
1、學生相互欣賞各自的花燈,教師引導學生用連貫的語言介紹自己花燈的形狀、顏色、名稱、制作方法及特別之處等;評選出最能代表班級水平的花燈。
2、猜燈謎。
五、作業
圍繞元宵制作一張手抄報(A4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