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關心生病的伙伴教案(精選2篇)
小班社會關心生病的伙伴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發現身邊需要關心和幫助的人,并能用實際行動關心、幫助他人。
2、學習關心、幫助他人的技巧。
3、體驗幫助他人后的快樂情緒。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事先聯系近來請假未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問清請假的原因及是否愿意接受幫助。
2、制作禮物所需要的材料。
活動過程:
一、以點名的方式引導幼兒發現誰沒有上幼兒園。
二、討論:
他們為什么不能上幼兒園?怎么才能知道他們不上幼兒園的真實原因呢?
三、查出那幾位小朋友的電話號碼,請幼兒打電話,了解小朋友不上幼兒園的原因。
四、引導幼兒分小組討論:
怎么關心生病在家的小朋友?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小組確定“關心”方案。
五、帶領小組成員一起做有關“關心”方案的準備工作。如:制作禮物、準備安慰的話等。
幼兒可能出現的“關心”方案:準備好禮物,到他家去看望他;經常打電話安慰他、關心他;寫一封信或畫一張愛心卡給他,讓大人帶過去或派代表送過去等。
六、幼兒制作 愛心卡,并請老師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活動延伸:
1、教師和保育員分別帶領1—2個小組實施“關心”方案。
2、大家一起交流幫助他人的經過和體驗。
結合幼兒生活實際,讓孩子們學會關心自己身邊的人和事。
讓每個小朋友都來參與愛心討論,發揮幼兒自主精神。
把愛心深入到實際行動中,人人動手制作 愛心卡,說說關愛他人的話。
小班社會關心生病的伙伴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懂得疾病對人的危害,知道有些病是會傳染的.,獲得勤喝水、多鍛煉等預防疾病的經驗。
2、知道關心生病的朋友。
活動準備:
1、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等發病時的圖片。
2、故事掛圖《朋友生病了》。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引入活動。
(1)“最近幾天,我們班里的帥哲小朋友沒來幼兒園,知道為什么嗎?”
“他生病了,”“是啊,他為什么會生病呢?生病了感覺怎么樣?”
(2)讓寶寶討論講述生病的原因及自己生病時的感受。
張涵越說:“因為他不好好吃飯,也不鍛煉身體;那次我生病了,發燒、嗓子也很疼,很難受的……
2、教師自編情境故事《越越生病了》,引出活動。
“有一個寶寶叫越越,她從小就不好好吃飯,水果、蔬菜更不愛吃,還不喜歡鍛煉身體,所以他的身體一點不好,經常生病,這次呢,她可不是平常的感冒,她的手上、腳上都長了好多小紅疙瘩,而且還發燒,可難受了,醫生還不讓她去幼兒園了呢……(出示手足口病圖片)
(1)師幼共同討論:越越為什么生病了?
“因為越越得了手足口病,這種病會傳染,所以不能上幼兒園。
(2)那你們還知道哪些病也會像手足口病一樣會傳染給別人?
“水痘、麻疹、腮腺炎……
(3)向幼兒介紹傳染病對我們身體健康的危害。
“是啊!得了這些病也會傳染給別人,咱們一起來看一看得了水痘、腮腺炎會是什么樣子?(出示水痘等圖片)
3、引導幼兒說一說:生病了怎么辦?
(1)得了水痘或其他傳染病,應該怎么辦?(先讓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師:要及時去看醫生,聽爸爸媽媽和醫生的話,要積極配合治療。
(2)怎樣預防生病?(自由討論回答)
教師小結:要勤喝水,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允手指,不去臟、亂、臭的地方,加強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棒棒的,做一個健康寶寶呢?(幼兒自由回答)
教師小結:多運動,多鍛煉,多吃水果、多吃蔬菜,不挑食,并且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你就會是一個健康的寶寶。
4、組織幼兒交流生活經驗:如何關心生病的朋友!
(1)你生病的時候,心里覺得怎么樣?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照顧你的?
引導幼兒說出生病的時候身體很不舒服,不想吃飯,老想躺著,爸爸媽媽很耐心很細心的照顧,讓我覺得很溫暖,在爸爸媽媽的悉心照顧下我的病會很快好起來。
(2)如何關心生病的朋友?
“寶寶們看一下,今天我們班誰沒來幼兒園?”“帥哲沒來,”“對啊!她生病了,我們應該怎樣關心他呢?
引導幼兒說出打電話關心一下,讓爸爸媽媽陪著去看望一下,或者給他畫一幅畫送給他等。
教師小結:寶寶們,剛才你們說的真好,老師知道我們班的寶寶都是懂事的好孩子,知道關心別人,在家時如果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身體不舒服,也要多關心他們,你們能做到嗎?
5、隨音樂《健康歌》與寶寶一起做動作,自由活動身體。
延伸活動:
在活動中繼續開展關心生病同伴的活動,使寶寶懂得在生活中不僅要感受別人的愛,關心別人也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