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冬至美術教案(精選3篇)
中班冬至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曲直、長短、粗細不同的線條表現冬天里的樹,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方法。
2、通過對比觀察,了解樹干和樹枝的不同特征。
3、感受大樹在深冬的變化,并愿意用畫筆表現。
活動準備
1、幼兒已了解在深冬季節落葉樹的葉子會落光;幼兒已欣賞過四季中樹的圖片。
2、冬天里的樹的圖片多幅。
3、小號水粉筆,水粉顏料(黑色、咖啡色、灰色、褐色),抹布,洗筆筒,畫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經驗。
(1)教師:冬天到了,大樹媽媽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2)教師:樹葉都掉光了,剩下了什么呢?
2、引導幼兒欣賞樹的圖片,整體感受樹干和樹枝的不同造型。
(1)教師:光禿禿的大樹給你什么感覺呢?讓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你喜歡哪棵樹?它是什么樣子的?它像什么?
3、教師引導幼兒對比觀察樹干和樹枝的不同特征。
(1)教師:現在我們來找一找,樹干在哪里?樹枝在哪里?樹干是什么樣子的?樹枝呢?
(2)教師:這棵樹上的樹枝有什么不一樣呢? (引導幼兒用手臂的動作表現樹枝的不同)
(3)教師:靠著樹干的樹枝和最上面的樹枝一樣嗎?有什么變化?
(4)教師:用什么方法可以畫出由粗變細的樹枝呢?
要點提示
(1)在探索樹枝由粗變細的表現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用筆的側面進行作畫,或用筆的力度由重到輕,類似于“提”的感覺。
(2)畫大樹時一定要引導幼兒從下往上,按生長的方向進行繪畫。
4、幼兒繪畫。
教師:你想畫一棵什么樣的樹呢?像什么?樹干是什么樣子的?樹枝呢?
5、欣賞幼兒作品。
教師:找一找,你最喜歡哪一棵樹?為什么?
中班冬至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畫小朋友在冬季運動會上活動的正面不同動態和歡樂的場景。培養幼兒初步組合畫面的能力。
2、進一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
3、教育幼兒不怕冷,勇敢地參加鍛煉。
活動準備
1、開展冬季運動會。
2、蠟筆、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回憶運動會情景,引起繪畫興趣。
啟發幼兒說出同一姿勢可表示不同的運動項目,"還有沒有跟上面不一樣的姿勢呢?這些小朋友什么地方不同?我們已經畫過正面人和背面人了,他們什么地方不同呢?"
2、教師指導單腳跳繩的動作,和幼兒一起討論。
"請小朋友看這個跳繩的小朋友,我們畫畫時應該先畫什么?再畫什么?手腳的位置在什么地方?應該怎樣畫?對!應該先畫頭、身體,再畫手,手是上舉的,接下來畫腿、腳,一條腿直,一條腿曲,畫時要注意頭、身體、腿的比例。最后給衣服、褲子涂上漂亮的顏色,涂色要均勻。"(重點、難點)
3、指導幼兒作畫,提出作畫要求,幼兒作業,教師巡回指導,對能力較差的幼兒給予適當的幫助。
"擺出你最喜歡的活動姿勢,把它 下來,擺一個畫一個,看哪個小朋友畫得又多又好。畫面上除了畫比賽的運動員,還可以再畫些什么呢?對,還可以畫旁邊看的小朋友,五顏六色的彩旗和大大小小的氣球……畫的時候要先想好畫些什么,畫在什么地方,用哪種顏色漂亮,要把運動會畫得又熱鬧又漂亮。"(能力弱的畫出1~2個小朋友就可以了,能力強的要求面出3個以上小朋友)
4、講評。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通過孩子們對人物繪畫的已有經驗,讓他們再學習新本領。根據孩子們平日里喜歡的運動,讓他們先討論。然后孩子們開始動手畫畫,在難點的地方教師示范畫,因此大多孩子能正確地畫出活動時彎曲的腿部,并到位地表現了人物的動作。其中有幼兒畫得玩風火輪有一定的創新。整個過程都很強調孩子們的主動性和自主性,讓孩子在探索發現中學到東西。
中班冬至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用剪、貼、畫、粘等方法表現冬天的雪房子。
2、學習與同伴合作完成,體驗創作的樂趣。
3、鍛煉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多種制作材料,如紙板、彩色卡紙、泡沫、松枝、白棉花、剪刀、彩筆、膠水、雙面膠、紙杯
活動過程:
1、啟發幼兒說一說冬天下雪后的情景引。
2、教師出示材料請幼兒說說它們有什么用途?起幼兒動手制作的興趣。
3、引導幼兒在紙板上畫出小房子的形狀并用卡紙剪出房子的外形粘貼在紙板上。
4、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用棉花當作雪花,粘貼在房頂。用彩筆畫出房子的窗戶再粘貼房子的門和煙筒。
5、請幼兒在房子的周圍裝飾相關的雪景如用棉花做雪人,如用紙杯和松枝做松樹
6、整理自己的材料,送回原處。
7、將幼兒完成的作品進行展示,供幼兒欣賞、交流。
活動延伸:
用制作的“雪房子”裝飾“快樂的冬天”主題環境。
活動反思:
中班幼兒已經掌握了一些簡單的剪紙、畫、粘技能,能夠剪出比較平整的直線和弧線了,同時中班的孩子又特別喜歡動手操作的活動,所有這些都為本次活動奠定了基礎。